敢于犯颜直谏的唐相于志宁,为何在册封武则天的问题上不发一言?

导读:

于志宁生活在由乱世转向治世的特殊阶段,同时期人才辈出,还有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但他的光芒却并未被完全掩盖。于志宁拥有敏锐的政治嗅觉,他在不断变换的政治局势中,往往能做出最优的选择。在唐太宗时期,于志宁敢于犯颜直谏,数次规劝李世民,谏言太子李承乾。身为关陇一员,在高宗废王立武的问题上他却"独持两端",不发一言。那么,于志宁为何没有站到长孙无忌等人的队列中,维护集团利益?既然未反对册立武后,晚年的他又为何难逃凄凉的命运?

一、

于志宁最重要的身份之一,是他的关陇贵族集团背景。正是这种背景,使他在高宗废王立武事件中,无法置身事外,即便不反对立武则天为后,也难逃被打压的悲惨命运。

敢于犯颜直谏的唐相于志宁,为何在册封武则天的问题上不发一言?

八柱国受封于西魏时期


于志宁的曾祖父于瑾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八柱国是实力与名望的象征,唯有"功参佐命,望时俱重者"才能担任。八柱国中,还有唐高宗李渊祖父李虎、李渊外祖父独孤信,隋朝开国皇帝杨坚也只是八柱国下属的十二将军之一,由此可见八柱国权势之大。因而,于志宁的家族在西魏时期,就处在权力核心地位。

当时荣盛,莫与为比。故今之称门阀者,咸推八柱国家云。——《周书》

为了同东魏、南朝争天下,宇文泰联合六镇武人等多方势力,以长安为据点,组成了关陇贵族集团。自此,天下共主的位置虽几经轮换,关陇集团却始终处于权力中心。直到高宗时期,武则天上位,这一势力才彻底消亡。

二、

家世背景虽然显赫,于志宁早年的仕途之路却很一般,隋朝时期只做了个很小的冠氏县长,隋末天下大乱,于志宁索性辞官回家,静待时机变化。

敢于犯颜直谏的唐相于志宁,为何在册封武则天的问题上不发一言?

隋炀帝杨广剧照


不久后,于志宁以独到的政治眼光,做出了两次选择,为自己的人生创造了重大转机。第一次是在隋末乱局中投靠李渊,第二次是在李渊诸子中,选择了李世民。

于志宁虽然官小,但家族势力庞大,自身名望又重。在争天下的关键时期,于志宁率家族投靠,李渊自然很乐于接受他。

李渊这些儿子们,为了争夺太子之位,常常会拉拢名臣帮助自己。于志宁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了李世民。

武德初,隐太子与秦王、齐王相倾,争致名臣以自助。——《新唐书》

于志宁先是担任李世民的渭北道行军元帅府记室,后又在李世民开设的文学馆中兼任文学馆博士,接着被授予天策府从事中郎一职。在这期间,于志宁一直出谋献策,直到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夺位,于志宁可谓功不可没。

敢于犯颜直谏的唐相于志宁,为何在册封武则天的问题上不发一言?

唐太宗李世民


三、

太宗继位后的于志宁最大的特点就是直言善谏,无论是太宗还是太子李承乾,他都毫不避讳,看不惯要说,觉得对社稷不利也要说。

贞观十三年,李世民脑袋一热,竟要封功臣为地方的世袭刺史以示奖赏。将功臣封为地方大员本来是常有的事,然而一旦加上"世袭"二字,性质就变了。这意味着受封者会将位置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长此以往,朝廷会逐渐失去对地方的控制,地方则容易形成割据势力。于志宁直接站出来反对,并毫不忌讳地说唐太宗是为了"慕虚名"实际则会给大唐的长治久安留下隐患。李世民意识到自己的失策,虽被于志宁打脸,也只能虚心接受。

李世民信任于志宁,将李承乾交给他教导,可太子是块烂泥,怎么都扶不住。于志宁为他操碎了心,母亲去世都无法按期守孝,还专门撰写了《谏苑》二十卷,用来规劝李承乾。几次劝谏,使于志宁险遭杀身之祸,但他依然不改自己刚直不阿的性格。唐太宗对他的行为很是认可,赏赐了金银布匹以示鼓励。

之后,李承乾不知悔改,甚至联合各方图谋不轨,事情败露唐太宗将他废为庶人,与太子有关的官署大多获罪,于志宁却不在这其中。太宗明白,于志宁为了规劝李承乾,是真心出了力的,只不过自己这个儿子他不争气。之后,李治为太子,于志文又被任命为太子左庶子,负责教导新太子。

从这些事可以看出,于志文是一个忠臣、直臣,他始终有自己的底线,并坚持自己的原则。那么,唐高宗废王立武时,于志宁为何违背平日里的行为作风,一反常态不发一言?

敢于犯颜直谏的唐相于志宁,为何在册封武则天的问题上不发一言?

于志宁


四、

唐高宗废王皇后,立武则天这件事,不仅仅是后宫争宠这么简单,实质是关陇旧贵族势力与新兴政治力量的交锋。废王立武风波,直接导致这一旧贵族势力走向衰弱,于志宁也因此走到了命运的转折点。

隋唐时期,九品中正制被废除,科举制度实行。世族势力无法再形成政治垄断,开始衰落,皇权也因此得到巩固。但凡事都有个过程,世族的影响不可能一下消亡,人们长期形成的旧有观念无法快速转变,因而大门阀依然拥有较高的威望。

隋唐对旧有门阀地位的打压,从未间断。李世民下令修订《氏族制》,"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 ",将李唐皇族定为最高等,其他氏族依次向下排列。但是,旧贵族保有的名望和地位,并未因此快速瓦解。这一点,从北周到太宗以来的皇后人选就能看出,她们大多出身于关陇贵族。皇帝和关陇集团为了交换政治利益,并使皇权和地位得到保障,依然要进行政治联姻。

武则天上位,关陇集团与皇权的政治联姻被打破,长孙无忌与于志宁等人自然无法接受。因而,关陇势力与高宗、武后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敢于犯颜直谏的唐相于志宁,为何在册封武则天的问题上不发一言?

李治武则天剧照


高宗将众人叫来商讨废立皇后之事,褚遂良的反应最为激烈,直接给高宗泼了一盆冷水。言论中表明两点反对的理由:

其一,皇后无过,不宜废除。

其二,武昭仪侍奉过先帝,不适合立为皇后。

接着他将官笏扔了,官帽摘下,叩头流血以明志,这是要用自己的命气死高宗的节奏啊。

敢于犯颜直谏的唐相于志宁,为何在册封武则天的问题上不发一言?

官笏


一旁的于志文看着褚遂良的激烈行为,却不发一言。对废立之事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完全不符合他以往的作风。无论是从对社稷的忠心还是对关陇集团的利益出发,他的内心对立后之事是必然反对的,他"独持两端"的态度,实际上是对局势权衡再三后做出的选择:

  1. 关陇集团的衰亡已经在所难免。废王立武,并不是唐高宗为了女人一时兴起。事关国家社稷,立谁为皇后不是儿戏。李治态度如此坚决,摆明了是要借着立后之事,振兴皇权,铲除挡在他掌权路上的长孙无忌等人,以及他们背后的关陇集团。关陇集团大势已去,于志宁无力力挽狂澜。
  2. 李治的性格与太宗相差甚远,不适合犯颜强谏。唐太宗为人宽和,能听取这些臣子的意见,不易被他人左右。唐高宗则相反,他经不起武则天的蛊惑,他人的几句片面之词,就能让李治下令处死自己的舅舅。后期武则天掌权,同样能反映出李治的昏庸。面对这样的皇帝,于志宁谏之无益。
  3. 步步为营的武昭仪,并非只有唐高宗一个靠山,她的麾下还有许敬宗、李义府、崔义玄等人效命。这些人曾经仕途受阻,个别人甚至遭受过关陇贵族的打压,武则天一旦行动,他们迅速认清形势选择依附。面对势盛如此的武昭仪,关陇集团已无力回天。

从于志宁早年在重大政治拐点做出的选择就可以看出,他拥有敏锐的政治嗅觉。面对高宗武后对关陇集团的执意打压,他选择了沉默,虽然心有不甘,却不惜违背自己平日里的处事原则,祈求以此安稳度过晚年。

敢于犯颜直谏的唐相于志宁,为何在册封武则天的问题上不发一言?

长孙无忌剧照


接下来发生的事,再次证明了于志宁的政治预见能力。武后的心腹许敬宗、李义府先后拜相。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接连遭受打击:夺官、贬出京师,后又被诬陷谋反。长孙无忌被逼自尽,他们的子孙宗族皆受到波及,关陇集团土崩瓦解。

于志宁没有预料到,他沉默的态度并没有使武后放过他。作为武则天铲除异己的执行者,许敬宗再次诬陷于志文党附长孙无忌,一同谋反。于志宁虽保住性命,却接连被贬,辗转四川、东北等地,于七十八岁草草离世。

小结:

从保全个人与家族的角度来看,于志宁的妥协是可以理解的。但作为一个始终坚持原则底线、直言善谏的忠臣,无论是从关陇集团的利益考量,还是身为一个直臣的本分,他一反常态的态度,又显得为人所不屑。这也使于志宁既不能善终,又无法赢得生前身后名。


敢于犯颜直谏的唐相于志宁,为何在册封武则天的问题上不发一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