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为什么要兵变?


在历史长河中,唐太宗李世民,一直是一个热门的话题。玄武门之变,奠定了他的崛起之路,随之而来的流言蜚语,也流传在民间。杀兄夺权,逼父退位,性格暴虐,但是这一切,唐太宗李世民用他登基以后。所做的事情,造福了百姓。证明了他是有能力当这个皇帝的,也是证明了他为民着想。让这些流言蜚语,不在议论。

好了直奔主题,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取名李承乾。自小聪明伶俐,深得李世民喜欢。

在其八岁时候,李承乾为太子。

李承乾的老师李纲,因为脚疾只能乘着轿子进宫,李承乾亲自将自己的老师引上殿,并恭恭敬敬地行礼,又向其虚心请教,态度极为礼节。李纲病逝后,承乾又亲自为老师立碑。大家都夸他仁义纯深,这让李世民更加的对这个儿子喜爱。

随着年龄的增长,李承乾不幸患病,导致腿脚不利。致使他性格大变,加之其弟一直虎视眈眈。这让李承乾很是害怕,自己的太子之位不保,也为他后来造反埋下了不安的因素。

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为什么要兵变?

男宠离世, 父子不和。

李承乾宠幸一名“美姿容,善歌舞”的太常乐人,并称他为称心。唐太宗听说之后非常生气,下令将其杀死。李承乾非常伤心,在宫中为自己死去的男宠立室,让宫人日夜祭奠。李承乾在宫中为称心树冢立碑,并赠予官职,并经常为称心而哭泣流泪。自此,李承乾与父皇之间的隔阂产生了。

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为什么要兵变?

师长训斥,怀恨在心。

李承乾与宦官玩乐,于志宁批评他,将他比作秦二世。相比之下孔颖达更是激烈,他只要觉得李承乾,有一点不对他心意的地方,他就直接当着他面训斥。这使得李承乾毫无面子,自己这么大了,还被人家当面训斥。感觉自己的地位,还没有自己老师大。心中非常恼火,但又不敢明面说出,怕老师去找自己父王告状。随着时间的推移,心中的怨恨越来越大, 感觉自己地位受到了威胁。

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为什么要兵变?


担忧至深,心怡起兵。

历史上那些走上谋反之路,并失败的人,大多离不开死亡。但是轮到李承乾时,唐太宗却下不去手。

其实唐太宗并没有想过另立太子。只是李承乾却因为忌惮,同样深得父亲宠爱且怀有谋嫡之心的胞弟李泰,在试图暗杀失败后,随即联系他人。准备起兵谋反,但是唐太宗李世民,早就知晓一切。下令将其抓住,并把那些造反之人个个都杀了头。但是轮到自己的太子李承乾时,却是怎么也下不去手。

为了保持其性命,又能堵住文武百官的嘴,夏令废除其太子之位,贬为庶民。发配流放黔州,永不得回城。算是保持了他的性命,但是过惯了养优处优的日子,受不了其打击,最后抑郁而死。结束了他短短几十年的生命。

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为什么要兵变?

这其实也是李世民教育的失败,因为他自己也有过那段黑暗历史。玄武门之变自己就没有以身作则,虽然他很恨兄弟反目成仇,但是这也是因果报应。自己犯下的罪孽 ,其儿子又从重复走向其道路。所以说跟什么人学什么样的事儿,这里建议大家,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多多以身作则。让他们看到你最好的一面,也不要强求于强加于,自己的爱好于小孩儿身上,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谢谢大家观看,我是伯乐说历史。关注我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