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世魔王”程咬金,唐太宗、唐高宗顺利登基都与他有关吗?

导语:他参与了唐朝两位皇帝登基事件,生前入凌烟阁,死后陪葬昭陵,一生既勇且忠。

程咬金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这得益于《说唐演义全传》的塑造,演义中说他是位福将,被神仙托梦教开山斧,但只学了三招,后又上瓦岗寨做了“混世魔王”。投唐之后但凡遇到棘手的事情,李世民第一个就想到他,而他也往往能马到成功。他一生憨厚勇猛,重情重义,虽然能耐不大,但最后却长寿善终。

“混世魔王”程咬金,唐太宗、唐高宗顺利登基都与他有关吗?

以上是《说唐演义全传》里的程咬金。那么,历史上真实的程咬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说唐太宗和唐高宗能顺利登基都有他一份功劳?

程咬金的武器

在《说唐演义全传》中,程咬金的武器是宣花斧,而且只会三招。但是别小看这三板斧,在演义里他可是用这三板斧劫了杨林的皇纲,还给自己劈出一个“混世魔王”的名头。但是很可惜,历史上的程咬金并没有使用斧子,他的武器是槊,确切的说是马槊,是一个比斧子更猛的武器。

“混世魔王”程咬金,唐太宗、唐高宗顺利登基都与他有关吗?

历史上能用马槊的都不是一般人。史料记载,马槊长4米,槊锋长60公分,常用于重装骑兵的配备。马槊的特点是既长且重,而且杀敌迅速、凶猛,在隋唐时期多配备于猛将。像我们熟知的尉迟恭、秦琼的马上兵器都是马槊。

汉朝以来,用马槊是出身名门世家的象征。程咬金的祖父是晋州司马,父亲是济州大中正,程咬金出身世家且臂力奇大,用马槊顺理成章。《旧唐书》记载:程知节,少骁勇,善用马槊。程知节就是程咬金,知节是他后来改的名字。

“混世魔王”程咬金,唐太宗、唐高宗顺利登基都与他有关吗?

程咬金到底猛不猛?

答案是猛,而且非常的猛。

程咬金投奔的第一个主公是李密。当时李密杀了翟让成为瓦岗寨的首领,他手下有一队从军队中挑选出来的“勇烈之士”,号称“内军”。内军一共八千人,分四个猛将率领,程咬金就是其中之一,称为内军骠骑之一。可以想象的是,如果没有两把刷子怎么可能统领好这帮勇猛的士兵。

“混世魔王”程咬金,唐太宗、唐高宗顺利登基都与他有关吗?

后来李密和王世充决战的时候,程咬金为了救受伤落马的裴行俨,强行突入敌阵抱起裴行俨,俩人同乘一匹马,在身体被敌军刺伤的情况下依然强悍的杀出重围,其勇猛程度可见一斑。

到了投唐之后,在李世民手下先破宋金刚,再擒窦建德,后来又大败王世充屡建奇功被封为宿国公。历史记载,程咬金作战勇猛,每次战斗开始都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不过想想也是,拿着那么长的武器不冲在最前面,面子上怎么过得去。不过按照程咬金的性格,打仗勇猛是少不了的。

“混世魔王”程咬金,唐太宗、唐高宗顺利登基都与他有关吗?

唐太宗、唐高宗登基和程咬金有啥关系?

纵观程咬金一生,先是跟着李密,后又短暂的委身于王世充,后来投唐后才遇到明主李世民。从此之后,程咬金跟随李世民东征西讨,并且忠诚勇猛,为李世民的左膀右臂,深受李世民的信任。

在“玄武门之变”前两年,太子李建成给唐高祖李渊进谗言,让程咬金出京担任康州刺史,程咬金就劝告李世民,太子现在逐渐削去你周围的武将,将来一旦有变你怎么自保?还不如早早部署,以防将来。

到了武德九年,也就是“玄武门之变”那一年,李建成鉴于突厥来犯,推荐李元吉率领李世民手下众将出征,想在饯行时杀掉李世民。李世民知道后决定先发制人,率领众将埋伏于玄武门,其中就有程咬金、尉迟恭等人。

“混世魔王”程咬金,唐太宗、唐高宗顺利登基都与他有关吗?

“玄武门之变”成功后,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程咬金由于夺位有功,拜太子右卫率,不久又升为右武卫大将军。后唐太宗将二十四功臣画像入凌烟阁,程咬金排名第十九位。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3年后驾崩,太子李治即将即位。当时李治陪着唐太宗在终南山翠微宫,太宗驾崩后程咬金率领飞骑军护送李治回京即位,为了防止兵变,在皇宫大门外驻扎了三个月才离开。

帝位的传承向来都是极其危险的事情,更何况太宗刚开始立的是李承乾。而后因为宠爱四儿子李泰,导致李承乾和李泰相争,后来李承乾被废,在长孙无忌等人的举荐下,李治才被立为太子。

“混世魔王”程咬金,唐太宗、唐高宗顺利登基都与他有关吗?

因为有“玄武门之变”在先,开了一个不怎么好的头,因此包括长孙无忌、程咬金在内的众大臣在帝位传承上都显得极为谨慎。虽然老一辈的臣子偏向于李治,但帝国内在的其他势力谁能保证在关键时刻不会作祟呢。

正是由于在登基时程咬金的保护,唐高宗李治在后来封程咬金为左卫大将军,统领禁军,对他极其信任。

“混世魔王”程咬金,唐太宗、唐高宗顺利登基都与他有关吗?

结语

历史上的程咬金虽然没有演义里塑造的那么富有传奇色彩,但在其的一生中以作战勇敢、忠心护主著称。一生历经隋末乱世、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尤其在唐太宗和唐高宗继承帝位时尤其显示出忠诚勇敢,也因此被两位帝王予以重信,死后陪葬唐太宗的昭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