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於犯顏直諫的唐相於志寧,為何在冊封武則天的問題上不發一言?

導讀:

于志寧生活在由亂世轉向治世的特殊階段,同時期人才輩出,還有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人,但他的光芒卻並未被完全掩蓋。于志寧擁有敏銳的政治嗅覺,他在不斷變換的政治局勢中,往往能做出最優的選擇。在唐太宗時期,于志寧敢於犯顏直諫,數次規勸李世民,諫言太子李承乾。身為關隴一員,在高宗廢王立武的問題上他卻"獨持兩端",不發一言。那麼,于志寧為何沒有站到長孫無忌等人的隊列中,維護集團利益?既然未反對冊立武后,晚年的他又為何難逃淒涼的命運?

一、

于志寧最重要的身份之一,是他的關隴貴族集團背景。正是這種背景,使他在高宗廢王立武事件中,無法置身事外,即便不反對立武則天為後,也難逃被打壓的悲慘命運。

敢於犯顏直諫的唐相於志寧,為何在冊封武則天的問題上不發一言?

八柱國受封於西魏時期


于志寧的曾祖父於瑾是西魏八柱國之一,八柱國是實力與名望的象徵,唯有"功參佐命,望時俱重者"才能擔任。八柱國中,還有唐高宗李淵祖父李虎、李淵外祖父獨孤信,隋朝開國皇帝楊堅也只是八柱國下屬的十二將軍之一,由此可見八柱國權勢之大。因而,于志寧的家族在西魏時期,就處在權力核心地位。

當時榮盛,莫與為比。故今之稱門閥者,鹹推八柱國家雲。——《周書》

為了同東魏、南朝爭天下,宇文泰聯合六鎮武人等多方勢力,以長安為據點,組成了關隴貴族集團。自此,天下共主的位置雖幾經輪換,關隴集團卻始終處於權力中心。直到高宗時期,武則天上位,這一勢力才徹底消亡。

二、

家世背景雖然顯赫,于志寧早年的仕途之路卻很一般,隋朝時期只做了個很小的冠氏縣長,隋末天下大亂,于志寧索性辭官回家,靜待時機變化。

敢於犯顏直諫的唐相於志寧,為何在冊封武則天的問題上不發一言?

隋煬帝楊廣劇照


不久後,于志寧以獨到的政治眼光,做出了兩次選擇,為自己的人生創造了重大轉機。第一次是在隋末亂局中投靠李淵,第二次是在李淵諸子中,選擇了李世民。

于志寧雖然官小,但家族勢力龐大,自身名望又重。在爭天下的關鍵時期,于志寧率家族投靠,李淵自然很樂於接受他。

李淵這些兒子們,為了爭奪太子之位,常常會拉攏名臣幫助自己。于志寧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選擇了李世民。

武德初,隱太子與秦王、齊王相傾,爭致名臣以自助。——《新唐書》

于志寧先是擔任李世民的渭北道行軍元帥府記室,後又在李世民開設的文學館中兼任文學館博士,接著被授予天策府從事中郎一職。在這期間,于志寧一直出謀獻策,直到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奪位,于志寧可謂功不可沒。

敢於犯顏直諫的唐相於志寧,為何在冊封武則天的問題上不發一言?

唐太宗李世民


三、

太宗繼位後的于志寧最大的特點就是直言善諫,無論是太宗還是太子李承乾,他都毫不避諱,看不慣要說,覺得對社稷不利也要說。

貞觀十三年,李世民腦袋一熱,竟要封功臣為地方的世襲刺史以示獎賞。將功臣封為地方大員本來是常有的事,然而一旦加上"世襲"二字,性質就變了。這意味著受封者會將位置傳給兒子,兒子傳給孫子,長此以往,朝廷會逐漸失去對地方的控制,地方則容易形成割據勢力。于志寧直接站出來反對,並毫不忌諱地說唐太宗是為了"慕虛名"實際則會給大唐的長治久安留下隱患。李世民意識到自己的失策,雖被于志寧打臉,也只能虛心接受。

李世民信任於志寧,將李承乾交給他教導,可太子是塊爛泥,怎麼都扶不住。于志寧為他操碎了心,母親去世都無法按期守孝,還專門撰寫了《諫苑》二十卷,用來規勸李承乾。幾次勸諫,使于志寧險遭殺身之禍,但他依然不改自己剛直不阿的性格。唐太宗對他的行為很是認可,賞賜了金銀布匹以示鼓勵。

之後,李承乾不知悔改,甚至聯合各方圖謀不軌,事情敗露唐太宗將他廢為庶人,與太子有關的官署大多獲罪,于志寧卻不在這其中。太宗明白,于志寧為了規勸李承乾,是真心出了力的,只不過自己這個兒子他不爭氣。之後,李治為太子,於志文又被任命為太子左庶子,負責教導新太子。

從這些事可以看出,於志文是一個忠臣、直臣,他始終有自己的底線,並堅持自己的原則。那麼,唐高宗廢王立武時,于志寧為何違背平日裡的行為作風,一反常態不發一言?

敢於犯顏直諫的唐相於志寧,為何在冊封武則天的問題上不發一言?

于志寧


四、

唐高宗廢王皇后,立武則天這件事,不僅僅是後宮爭寵這麼簡單,實質是關隴舊貴族勢力與新興政治力量的交鋒。廢王立武風波,直接導致這一舊貴族勢力走向衰弱,于志寧也因此走到了命運的轉折點。

隋唐時期,九品中正制被廢除,科舉制度實行。世族勢力無法再形成政治壟斷,開始衰落,皇權也因此得到鞏固。但凡事都有個過程,世族的影響不可能一下消亡,人們長期形成的舊有觀念無法快速轉變,因而大門閥依然擁有較高的威望。

隋唐對舊有門閥地位的打壓,從未間斷。李世民下令修訂《氏族制》,"不須論數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級 ",將李唐皇族定為最高等,其他氏族依次向下排列。但是,舊貴族保有的名望和地位,並未因此快速瓦解。這一點,從北周到太宗以來的皇后人選就能看出,她們大多出身於關隴貴族。皇帝和關隴集團為了交換政治利益,並使皇權和地位得到保障,依然要進行政治聯姻。

武則天上位,關隴集團與皇權的政治聯姻被打破,長孫無忌與于志寧等人自然無法接受。因而,關隴勢力與高宗、武后發生了激烈的衝突。

敢於犯顏直諫的唐相於志寧,為何在冊封武則天的問題上不發一言?

李治武則天劇照


高宗將眾人叫來商討廢立皇后之事,褚遂良的反應最為激烈,直接給高宗潑了一盆冷水。言論中表明兩點反對的理由:

其一,皇后無過,不宜廢除。

其二,武昭儀侍奉過先帝,不適合立為皇后。

接著他將官笏扔了,官帽摘下,叩頭流血以明志,這是要用自己的命氣死高宗的節奏啊。

敢於犯顏直諫的唐相於志寧,為何在冊封武則天的問題上不發一言?

官笏


一旁的於志文看著褚遂良的激烈行為,卻不發一言。對廢立之事既不支持,也不反對,完全不符合他以往的作風。無論是從對社稷的忠心還是對關隴集團的利益出發,他的內心對立後之事是必然反對的,他"獨持兩端"的態度,實際上是對局勢權衡再三後做出的選擇:

  1. 關隴集團的衰亡已經在所難免。廢王立武,並不是唐高宗為了女人一時興起。事關國家社稷,立誰為皇后不是兒戲。李治態度如此堅決,擺明了是要藉著立後之事,振興皇權,剷除擋在他掌權路上的長孫無忌等人,以及他們背後的關隴集團。關隴集團大勢已去,于志寧無力力挽狂瀾。
  2. 李治的性格與太宗相差甚遠,不適合犯顏強諫。唐太宗為人寬和,能聽取這些臣子的意見,不易被他人左右。唐高宗則相反,他經不起武則天的蠱惑,他人的幾句片面之詞,就能讓李治下令處死自己的舅舅。後期武則天掌權,同樣能反映出李治的昏庸。面對這樣的皇帝,于志寧諫之無益。
  3. 步步為營的武昭儀,並非只有唐高宗一個靠山,她的麾下還有許敬宗、李義府、崔義玄等人效命。這些人曾經仕途受阻,個別人甚至遭受過關隴貴族的打壓,武則天一旦行動,他們迅速認清形勢選擇依附。面對勢盛如此的武昭儀,關隴集團已無力迴天。

從於志寧早年在重大政治拐點做出的選擇就可以看出,他擁有敏銳的政治嗅覺。面對高宗武后對關隴集團的執意打壓,他選擇了沉默,雖然心有不甘,卻不惜違背自己平日裡的處事原則,祈求以此安穩度過晚年。

敢於犯顏直諫的唐相於志寧,為何在冊封武則天的問題上不發一言?

長孫無忌劇照


接下來發生的事,再次證明了于志寧的政治預見能力。武后的心腹許敬宗、李義府先後拜相。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接連遭受打擊:奪官、貶出京師,後又被誣陷謀反。長孫無忌被逼自盡,他們的子孫宗族皆受到波及,關隴集團土崩瓦解。

于志寧沒有預料到,他沉默的態度並沒有使武后放過他。作為武則天剷除異己的執行者,許敬宗再次誣陷於志文黨附長孫無忌,一同謀反。于志寧雖保住性命,卻接連被貶,輾轉四川、東北等地,於七十八歲草草離世。

小結:

從保全個人與家族的角度來看,于志寧的妥協是可以理解的。但作為一個始終堅持原則底線、直言善諫的忠臣,無論是從關隴集團的利益考量,還是身為一個直臣的本分,他一反常態的態度,又顯得為人所不屑。這也使于志寧既不能善終,又無法贏得生前身後名。


敢於犯顏直諫的唐相於志寧,為何在冊封武則天的問題上不發一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