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將之子惹怒未來天子,皇帝不想坑舅舅,皇后:你不動手就我來

提起長孫皇后,可能大家知道的並不多。如果說起“一箭雙鵰”這個成語,那可能知道的人就不少了,而完成一箭雙鵰這個壯舉的,正是長孫皇后的父親長孫晟。長孫家是鮮卑族人,在北魏屬於皇親國戚。而長孫晟的一雙子女在中國歷史舞臺上也是頗為出名啊。

長孫皇后小時候非常喜歡跟在哥哥屁股後面跑,童年總是無憂無慮的,而此時洛陽城北的老李家的二小子也時常過來看看,久而久之就玩到了一起,後來從哥哥那得知,這個小夥子也是有鮮卑族血統的人,他叫李世民。舅舅高士廉看兩個孩子兩小無猜,於是竭力撮合這門親事。 於是在大業九年(613年),13歲的長孫氏,便在這豆蔻之年與時年十六歲的李世民完婚,從此開始了與李世民互愛互信,相知相伴的一生。

名將之子惹怒未來天子,皇帝不想坑舅舅,皇后:你不動手就我來

長孫皇后

長孫皇后的哥哥就是開唐名將長孫無忌,從太原起兵開始,長孫無忌順理成章地變成了大唐第一批將領,李淵稱帝后,憑藉著自己與李世民的關係,長孫無忌進入了秦王府,在後來的玄武門之變中,長孫無忌與尉遲恭二人出力最大。李世民登基後,長孫無忌擔任吏部尚書,封齊國公,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歷史上外戚篡權的事情並不少,但是李世民給予了大舅哥充分的信任,長孫無忌嚴於律己,貞觀七年(633年),唐太宗冊拜長孫無忌為司空。長孫無忌上表推辭,唐太宗批覆道:“我為秦王時,你就是我的得力心腹,在你的輔佐下,我才得以廓清宇內,君臨天下。以你的功績、才幹、聲望,完全能勝任三公之職,你就不要再推辭了。”他特意撰寫一篇《威鳳賦》,賞賜給長孫無忌,追思自己創業之艱與無忌的佐命之功。在文中,李世民如是寫道:

有一威鳳,憩翮朝陽。晨遊紫霧,夕飲玄霜。資長風以舉翰,戾天衢而遠翔。西翥則煙氛閟色,東飛則日月騰光。化垂鵬於北裔,訓群鳥於南荒。弭亂世而方降,膺明時而自彰。俯翼雲路,歸功本樹。……期畢命於一死,本無情於再飛。幸賴君子,以依以恃,引此風雲,濯斯塵滓。披蒙翳於葉下,發光華於枝裡,仙翰屈而還舒,靈音摧而復起。眄八極以遐翥,臨九天而高峙。庶廣德於眾禽,非崇利於一己。是以徘徊感德,顧慕懷賢,憑明哲而禍散,託英才而福延。答惠之情彌結,報功之志方宣。非知難而行易,思令後以終前。俾賢德之流慶,畢萬葉而芳傳。

名將之子惹怒未來天子,皇帝不想坑舅舅,皇后:你不動手就我來

唐太宗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病逝,遺命長孫無忌與褚遂良輔政。 六月,太子李治繼位,是為唐高宗。長孫無忌進拜太尉、同中書門下三品,仍兼任揚州都督,主持朝政。當時,長孫無忌以元舅的身份輔政,每有進言,唐高宗都優先採納。 曾有洛陽百姓李弘泰誣告長孫無忌謀反,高宗立即下令將其處斬,由此可見,長孫無忌深得帝王信任。

伴君如伴虎。小心翼翼的長孫無忌最終還是沒能逃過這個鐵律。永徽四年(653年),宰相房玄齡之子房遺愛和高陽公主陰謀發動宮廷政變,東窗事發後,高宗派長孫無忌審理此案,長孫無忌到底是軍旅出身,做事雷厲風行。吳王李恪,駙馬爺之子柴令武,名將薛萬徹等人在此案中無一倖免。

名將之子惹怒未來天子,皇帝不想坑舅舅,皇后:你不動手就我來

長孫無忌

李世民在世時,寵幸武昭儀,但是高宗也非常喜歡這個女人,長孫無忌作為高宗的舅舅,內心是反對高宗這麼做的,畢竟這有違綱常倫理,但是作為臣子,長孫無忌對此事卻一直不表態。永徽六年(655年),唐高宗決定廢后,召長孫無忌、李勣、于志寧、褚遂良入內殿商議。李勣稱病未去,于志寧噤不敢言,褚遂良則激烈反對。長孫無忌雖未明言反對,但卻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褚遂良。高宗最終還是將王皇后廢為庶人,改立武則天為皇后。武則天因長孫無忌接受賞賜卻不肯支持自己,對他懷恨在心。也為日後的殺身之禍埋下了伏筆。

顯慶四(659年),許敬宗指使人向高宗呈奏密章,稱監察御史李巢勾結長孫無忌,圖謀造反。唐高宗命許敬宗與侍中辛茂將一同審查。許敬宗奏道:“長孫無忌謀反已露苗頭,我擔心他知道事情暴露,會採取緊急措施,號召同黨,必成大患。希望陛下能果斷處理,儘快拘捕。”唐高宗哭道:“我怎忍心給舅舅判罪,後代史官會怎麼看待我?”

名將之子惹怒未來天子,皇帝不想坑舅舅,皇后:你不動手就我來

許敬宗

許敬宗舉漢文帝殺舅父薄昭,天下以為明主之例,寬慰高宗,又引“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的古訓,催促其下決心。唐高宗也不與長孫無忌對質,便下詔削去他的官職和封邑,流徙黔州,並讓沿途州府發兵護送。同年七月,唐高宗又讓李勣、許敬宗複審長孫無忌謀反案。許敬宗命中書舍人袁公瑜到黔州審訊無忌謀反罪狀。袁公瑜一到黔州,便逼令長孫無忌自縊。長孫無忌死後,家產被抄沒,近支親屬都被流放嶺南為奴婢。直到幾十年後,高宗才為長孫無忌平反昭雪,下旨陪葬昭陵,但是終武則天一朝,長孫無忌並沒有被官方認可,因為此時的皇帝正是當年被立為皇后的武昭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