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立新
如果曹操真被漢獻帝幹掉了,那麼他很可能就會成為比肩岳飛于謙的屈死忠臣,而大漢王朝能不能起死回生,卻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但是史有公論,說曹操有稱帝之心,所以是“篡漢”,這就像莫須有和腹誹心謗一樣站不住腳——漢獻帝還活著的時候,劉備和孫權也都稱帝了,怎麼沒人說他們是漢賊?劉備還能找到藉口,而孫權連藉口都不找,就那麼堂而皇之地稱帝,卻沒有因此受到指責。
事實上求是地說,曹操從大漢忠臣到權臣乃至敵手在嘴裡的“漢賊”,也是有一個嬗變的過程的。
首先我們來看一看曹操對漢獻帝忠誠的記錄,如果這能夠證明曹操對漢獻帝是忠誠的——或者曾經是忠誠的,那麼他萬一被漢獻帝幹掉,那麼歷史上就會濃墨重彩地寫上一筆:漢室君昏臣奸,一大忠臣含恨九泉。
先來看看曹操與漢獻帝第一次見面。但是漢獻帝先是被董卓拎來拎去,王允和呂布幹掉了董卓,也沒把權力還給他,王允幾乎變成了另一個董卓,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最後也落得個眾叛親離,呂布逃生,王允喪命,漢獻帝又變成一塊肥肉,被李傕郭汜搶來搶去,直到曹操大軍趕到,才算有了安全感,但是卻窮得吃不上飯,穿不上褲子(這不是誇張),還是曹操送來了糧食酒肉,那些峨冠博帶、漢官威儀的大臣們瞬間變成了一群搶食的餓狼,沒有住的地方,只好在斷壁殘垣間曬太陽。
看著缺衣少食的漢獻帝,曹操又送來了很多奢侈品,還怕漢獻帝臉上掛不住,專門寫了一個《上雜物疏》:這些東西都是您的先輩賞賜給我家的,我家一直沒敢用,現在還給您,希望您不要嫌棄。可以說是讓漢獻帝既有了裡子(有吃有用),又有了面子(不是我要的,是你還我的),而且曹操送給漢獻帝的東西放在現在,每一件都價值不菲:從辦公用的純銀參鏤帶漆畫書案、純銀參帶臺硯,充門面的金香爐、餐具,甚至到睡覺用的枕頭、化妝用的鏡子,無一不有,連漢獻帝的大小媽(太妃)、姐妹們都送了相應的用品。比起董卓穢亂宮闈、姦淫擄掠,曹操的做法實在能讓人感激落淚。 。
通觀曹操一生給漢獻帝的奏章,可以說大事小事都是早請示晚彙報,現在有據可查的就有《上書理竇武、陳蕃》《上書讓增封》《又上書讓封》《上書讓費亭侯》《上書讓增封武平侯及費亭侯》《上書謝策命魏公》《上言破袁紹》《破袁尚上事》,還有請示封荀彧甚至糜竺官職的奏章。比起董卓和王允大權獨攬,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人們常說詩言志,曹操的很多詩文都表現了忠於漢室‘憂國憂民的思想——陰謀論者不要說那是一種偽裝,那些詩文的真情實感你偽裝一個給大會看看: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蒿里行》)
惟漢廿二世,所任誠不良。沐猴而冠帶,知小而謀強。猶豫不敢斷,因狩執君王。白虹為貫日,己亦先受殃。賊臣持國柄,殺主滅宇京。蕩覆帝基業,宗廟以燔喪。播越西遷移,號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為哀傷。(《薤露行》)
大家都知道而且大罵曹操有野心,是因為在有人勸曹操稱帝的時候,曹操說了一句:“倘天命在我,我為周文王”,以此證明曹操早想篡位。但是曹操是個聰明人,才不幹那種傻事。孫權勸他稱帝,他笑罵一句:“這孫子是要把我放在火爐子上烤呀”。於是手下再不敢說三道四。
依在下看來,曹操當時完全可以“黃袍加身(這麼幹的宋太祖被很多人尊敬)”的,因為當時的大漢王朝已經腐爛到根兒,神仙也救不了了。
再看看漢獻帝找的想幹掉曹操的人:董承,外戚(董貴妃的爹),而且是董卓女婿牛輔的手下,董卓作亂的時候,他是幫兇;伏完,也是外戚,皇后的爹,這幫人如果殺了曹操,那麼又一次外戚專權的局面又將出現,而羽翼已成的劉備、孫權,甚至馬騰韓遂,自然又要“替曹操報仇、誅董承、清君側”,只要有這個藉口,京城內外又是一場好殺,陷入水深火熱的,還是老百姓。
所以說,曹操沒有主動幹掉漢獻帝,實際也是一個錯誤,這不僅讓他至少三次徘徊在死亡邊緣,還給了後人想象的空間和抹黑的理由。
如果曹操光明正大地幹掉漢獻帝,那麼他就是開國太祖,而幾乎所有的開國太祖都是幹掉前朝皇帝而上位的。有能力而且有理由幹掉漢獻帝自己稱帝,卻顧及面子而沒有做,這不能說不是曹操人生一大失誤。
再說了,華夏大地,為什麼就一定要一個無功無德的毛孩子來執掌?而且這個毛孩子的老子和老子的老子已經把江山糟蹋得一塌糊塗了。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哪一個不是踏著屍山血海而成為後世稱頌的一代人傑?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別人做得,為什麼曹操就做不得?
而且漢獻帝一直是由曹操錦衣玉食地養著,曹操不但大事小事每天早請示晚彙報,而且把自己的三個女兒(曹憲,漢獻帝貴人;曹節,漢獻帝皇后;曹華,漢獻帝貴人)嫁給了漢獻帝,三國梟雄中最看重家人的曹操,其實也是想跟漢室搞好關係,特別是不想讓漢獻帝跟外戚合謀,每天想著怎麼幹掉自己。
其實曹操一開始對漢獻帝劉協是很崇拜的,即使漢獻帝已經成了喪家之犬,被董卓、李傕、郭汜像一個破布娃娃一樣拎著四處流浪。而按照曹操最初的設想,他就是要通過為漢室建功立業,“慾望封侯作徵西將軍”,在死後的墓碑上能刻上“漢故徵西將軍曹侯之墓”,那他就心滿意足了(見《述志令》,又名《讓縣自明本志令》)。
但是隨著實力的一步步壯大,曹操已經騎虎難下,來自三方面的壓力已經把曹操逼到牆角,讓他無路可退:一方面是“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為了漢室安寧,曹操退不得;另一方面,曹操是有政敵的,被殺了兒子的楊彪、一貫唱反調的道學先生孔融、已經結成同盟的外戚董承和“皇叔劉備”都虎視眈眈,一旦曹操放棄權利,那麼他們分分鐘就會殺上門來,會把曹操來個萬剮凌遲挫骨揚灰誅滅九族,所以曹操也不敢退;第三個方面的壓力來自自己的陣營,或者說既得利益集團——大家在曹操的羽翼下,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凌駕於諸侯之上。如果曹操隱退,那麼這些人就將失去靠山,而一朝天子一朝臣,換了領導,這些人就會被打入另冊,一切從頭再來或者乾脆跌落塵埃。所以這些人也不允許曹操退,不但不允許他退,還要全力推著曹操往前走。一旦曹操肇基開國,這些人就有擁戴之功,這蛋糕的誘惑大得無法抗拒。
而曹操為了安撫人心,也只能打太極: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意思是大家好好幹,我是不會背叛漢室,但是我死了之後,你們跟著我兒子願意咋玩咋玩吧,反正不會虧待了你們就是了。
其實曹操也能預料到在自己死後,失去靠山的漢獻帝必將地位不保甚至性命不保,而下手的很可能就是自己的兒子和忠誠的部下,於是他把自己的三個女兒一股腦嫁給了漢獻帝。要知道曹操總共就有六個女兒,其他三個分別嫁給了夏侯惇之子夏侯楙、荀彧之子荀惲、原大將軍何進之孫何晏,而曹操是個很注重家庭的人,這一點可以從他被人嘲笑的臨終遺言“分香賣履”中看得出來。
曹操把三個女兒嫁給漢獻帝,實際是給漢獻帝貼了三張護身符,而這護身符還真的起了作用,被立為皇后的曹節對漢獻帝是真心相愛,兩個人後來做了山陽公和山陽公夫人,一起逍遙自在活到了青龍二年,比曹丕命還長,這不能不說是曹操預先留下的護身符起了作用,否則,即使有十個漢獻帝,也早被“忠心耿耿”的諸曹夏侯幹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