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們的愚人節


董法 | 銀行們的愚人節


今天下午,央媽又打開工具箱——定向降準中小行。


中小行指的是——農村行+城商行。

此次降準後,超過4000家存款準備金率已降至6%。

央媽,下狠手倒逼中小銀行放貸

此時出手,央媽也是用心良苦——為了兜住中小行的存量風險,也是為了提高中小行在普惠金融領域的競爭力。

前二年,對銀行業金融機構提出普惠金融貸款要求後,大行小行都在發力,但大行們財大氣粗,更捨得投入,能報出更低的貸款利率。相比之下,小行們的競爭力弱雞,想達標都要難。

現在的定向降準,加上之前超過萬億的再貸款再貼現,中小行們資金便宜點,服務小微時多些籌碼,才有點底氣和大行們Battle。

而更多的競爭,能夠帶來小微企業貸款利率的更大幅度的下降。

讓中小微企業享受到更好的金融服務。這在當前顯得格外珍貴。

而且,央媽還有個小擔心,對部分處於經濟欠發達、優質小微企業客戶偏少區域的小行來說,即使降準,有更多便宜的負債,他們也不願意去擴大風險敞口,給高風險的企業放貸。但降準至少攤薄了這些銀行的負債成本,保護了它們的息差與利潤,能讓它們更好的應對,不景氣的經濟環境下資產質量惡化的風險。

至於這次為什麼沒動存款利率,領導也解釋了。存款利率這個工具比較特殊,是“壓艙石”,所以實行起來要考慮得更多。比如物價的情況,也要考慮經濟增長,還有內外平衡的因素,利率太低了,是不是貨幣貶值壓力也會加大等等這些因素。特別是存款利率跟普通老百姓關係更加直接。

如果讓它負利率,要充分評估,考慮老百姓的感受。

2014年至今,央行已累計進行了18次降準操作(含定向降準),每次降準之後,大A的表現也是極不穩定,這次,週一早盤但願長虹吧!

董法 | 銀行們的愚人節


......

央媽對中小行擔心絕對對是必要的,就在本週——愚人節當日,港股上市的甘肅銀行股價閃崩,一天暴跌40%。

一日之內,跌成了“仙股”

據甘肅銀行的回應,股價之所以腰斬,是因為之前被股東拿去質押的股票遭“強平”了。

至於為什麼會被強制平倉?主要是因為,甘肅銀行週一(3月30日)發佈的年報業績不理想:淨利潤同比大降85%,個人經營貸款不良率飆升。

再加上港股銀行股全線大跌,導致流動性本身就很小的甘肅銀行,股價很快跌破警戒線。這時,如果股東們不補充抵押物,那麼質押的股票就會被金融機構強制平倉。

真正推倒甘肅銀行多米諾骨牌的那個關鍵外力——匯豐、渣打等英資銀行股的暴跌,所引發的連鎖反應。

匯豐銀行這樣的百年大行,為什麼會暴跌?

匯豐控股於昨日愚人節宣佈叫停派息與股份回購。起初,部分人以為這是“愚人節”的惡搞,匯豐當天暴跌9.51%。自2018年以來高點已經接近腰斬。截至4月2日收盤,總市值8048億港幣,已經低於國內的招商銀行450億港幣。

在過去的近20年中,匯豐每年至少拿出40%的淨利潤進行派息,多的年份甚至超過100%,該行2016年的股利支付佔淨利潤的比例,更是達到了驚人的400%!

換句話說,就算是借錢、掏家底,匯豐也不會停止派息。

所以港股市場一直有句俗話——“聖誕鍾,買匯豐”。它的地位,比茅臺在A股的地位,要高太多了。只要匯豐控股下跌,就是好的買點。一有零錢,或者存養老錢,就買它!買它!買它!很多家庭都用匯豐股票分紅來養老,或者當作傳家寶傳給孩子,

這下信仰倒了。

但突然之間,匯豐宣佈暫停派息。這對港股投資者來說,相當於晴天霹靂。市場的第一反應,不是罵,而是恐慌的一批。

這次叫停分紅還帶來了一個問題——除權。現在匯豐不分紅,但是其股價已經除權,也就是先買後買,都沒得分紅,一直持有的股東不虧也不賺。但是,在除權日賣掉的股東會有損失,而買入的股東則佔了相應的便宜。

港交所回應匯豐不派息:稱上市規則裡無具體要求,並不存在交易所需要將除權後的股價重新調整的問題。也就是說匯豐不分紅是匯豐自己的事,交易所除權後就不改了。這波操作真的可以,股價除權,分紅取消——多麼成熟的市場啊。

更絕的是英國央行不單限時要求各銀行接納當局的建議及發表不派息聲明,甚至還替它們草擬了聲明初稿。匯控一些董事會成員和高層對此感到憤怒,形容有如被槍指嚇——

多麼寬鬆自由的監管。

也許在我看來,這個市場中唯一的信仰應該是——願賭服輸,這就是銀行們的愚人節。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