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血糖穩定,“糖尿病”要克服恐懼心裡

“三分治,七分養”在糖尿病中也適用

患有糖尿病人剛剛發現的時候,疏導和安撫平穩情緒很重要。這裡講幾個“糖尿病”0距離的接觸案例。 (註明:案例都有個性化,自己的經驗所談,歡迎大家一起探討。)

從我第一次接觸糖尿病說起,我們家生活和飲食比較合理,但是老公工作關係,常年在外,飲食和生活沒有規律。這樣老公得了糖尿病,當時他自己接受不了,心裡陰影很大。每天都是談論得過此類病的病人都是怎麼的難保持血糖平穩的話題很多,這些病人的經驗就是介紹這個藥那個藥,沒有科學管理的方案。

1、釋放壓力、計劃飲食和有效的運動方式可以平穩控制血糖。

這幾天探討糖尿病的話題,想起當時老公的血糖餐前乾性試紙測試4個+號,餐後血糖14.5。轉氨酶高,發現就定性了“糖尿病”導致他壓力大。一週內體重嚴重下降,糖尿病人三多一少,少-體重下降的一種表示。我的體會,這個體重下降一個是疾病原因,一個是心裡原因導致的。所以面對一個患者,我也壓力很大,特別是當時老公心裡的最大的恐慌和壓力來之家族的疾病史,父親、大伯和大伯的家的2個哥哥都在50多歲去世,父親是肝癌去世,(老公的糖尿病轉氨酶有些高,年輕時候能喝酒,抽菸)其他人都是慢性病急性發作去世的。

老公精神萎靡,不時說到一些傷心的話,得了糖尿病這個控制那個控制,這不能吃那個不能吃,覺得沒有生活意義。這種壓力半年以後我發現了甲狀腺腫瘤,所以這個事情後我經常跟他說,病人得病壓力大心情不好,但是跟病人相伴的人更大壓力。老公經過半年的藥物治療加調整,血糖恢復正常,維持了幾年平穩。老公工作有些業務,經常吃吃喝喝,這時候忽略了糖尿病患者了,該吃該喝喝,血糖再次升高,這次吃什麼藥都沒降下來,當然沒有調理方案,他沒很跟我說血糖又升高了,自己嘗試很多方法無限,最後去醫院,叫他住院打胰島素,才跟我說了情況。最後又採取藥物加調理,血糖在50多天降下來了,這次之後他也非常重視起來,飲食運動一直堅持,4年多了一直比較平穩。也學會了做營養餐,每天1小時力量運動,晚飯後必需走1個小時。保證了飲食控制血糖的平穩。這是一直保持的餐前血糖,一般超過6以上都是晚上吃了水果,如兩餐之間吃水果,一般餐前血糖都在5.5左右。

要想血糖穩定,“糖尿病”要克服恐懼心裡

.

我的感觸,糖尿病人飲食計劃一方面,但是不要太刻意的去每天都叫他置換糖尿病之中。這樣心裡的平衡的狀態,精神狀態好,對維持血糖控制血糖有非常佳的效果。也就是說不管得了什麼病,治療一方面,心裡因素也起很大作用。

2、中年糖尿病人最恐懼

這個是一個30多歲的老闆,母親有糖尿病,發現糖尿病是連續一個多月喝蜂蜜水和早餐吃糕點,感覺身體疲倦,去醫院檢查,餐前11餐後18,醫生叫住院打胰島素,但是他出現了一個問題3天后出現低血糖,頭暈渾身無力,不打還高打就低血糖,沒有好的辦法,一週出院了。後來找到我,電話中比較緊張懼怕,他一天測血糖6次,把他搞暈了,也把我搞暈了,通過接觸,交流他的負擔和心理壓力很大,也很懼怕(我和老公交流這個問題,老公說剛開始得病的時候是很害怕,焦慮膽怯,不知道到底能怎麼樣)。知道了這些幫他做基本心理疏導,幾乎每天一個電話,彙報情況,一週以後血糖有了變化,我認為他是暫時飲食不當出現的糖尿病,在飲食上做調整,包括運動,還有加了營養素。目前8個月一直沒有吃藥餐前基本都是6一下,餐後7點多。

要想血糖穩定,“糖尿病”要克服恐懼心裡

.

這是跟他的一部分交流截圖,前一篇我發了“糖尿病”的科普知識,這些年來的科普傳播,改變了很多人,所以一定要學習知識。我始終認為“知、信、行”才能真正改變一個人。

要想血糖穩定,“糖尿病”要克服恐懼心裡

.

今年出現梅雨天,他又出新問題了,又開始鬱悶了,胸悶氣短。去了醫院沒有檢查結果

再一次他做了思想工作

關於胸悶是不心臟出現問題了?查閱一些資料特別是今天中央8臺有過報道總結給你做個解答

判斷1.運動後胸悶加重出汗氣短是心肺的問題,肺動壓高,早期檢查不出來。

可以做心動脈彩超看看能查出來不,一般是發病的前兩年症狀。

2,運動後減輕是心裡的問題。可能是一種自我感覺症狀,需要打消顧慮,放下心理包袱,改善生活方式,不需要用藥。

3,是坐著時候胸悶還是躺著的時候胸悶,躺著是心臟病的早期症狀。

4,也許胃的問題也會引起胸膈的不舒服,有悶氣的感覺。

5,空氣也有一定的關係。

綜合這幾點給你參考

要想血糖穩定,“糖尿病”要克服恐懼心裡

.

現在幾個月過去了沒出現問題,我覺得中年人的壓力和恐懼最大,網絡知識豐富有的時候自己嚇自己,但是也不能忽略身體問題,之所以現在生活問題疾病叫“慢性病”,是沉默的殺手,在沒有任何症狀下也會導致人死亡的。所以,有症狀不一定能及時檢查出來,但是要預防潛在問題的時候,發現症狀,積極改變不良習慣,精神放鬆,也是調理的辦法。

3、29歲的糖尿病人治療無效的時候心情極度壓抑

有了老公的經驗,遇到的第二個糖尿病人是一個29小夥子,大腳趾截肢了,而且還在潰爛,得病幾年家裡把房子賣了,媽媽也哭孩子也絕望,不想在治療了。我見了之後,通過交流溝通,也介紹了老公的經驗,後來這個年輕用偏方把腳的潰爛治好,血糖也控制住了,自己還做個小買賣。

4、娃娃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大

第三個比較棘手是一個9 歲的糖尿病患者發病5年,畢竟孩子,不好控制嘴,血糖時好時壞,糖尿病人治療有效方法,“控制嘴、邁開腿”對於孩子來說,控制嘴很困難,在監督下可以控制,離開了也會偷偷吃一些小食品的。邁開腿,因為生理的生長時期,需要充足的營養,因為是“糖尿病”食物有很多要控制,每當運動增加的時候,就會頭暈。只有靠胰島素維持血糖平穩。每次看她打胰島素的時候心情特別難受。父母都沒糖尿病,但是通過調查瞭解,他媽媽懷她時候在印刷廠工作,父親是泥匠,都有職業病,可能是免疫力下降,孩子在4歲的時候總說頭暈,噁心,家長還說孩子嬌氣,南方孩子多,不怎麼在乎孩子,後來一次孩子暈倒了才去醫院發現血糖高,開始打胰島素,一直這麼些年,雖然有平穩的時候,但是很難維持持久。

所以,如有針對孩子的糖尿病有效方法可以聯繫我。

自我介紹,從事幾十年健康產業和教育培訓。從28歲醫院判了死刑的警告就開始養生,幾十過去了,通過健康的理念和生活方式的科學管理,一直走在健康路上;不僅自己健康還帶動了家人,學生及朋友,希望以後在健康領域,能給大家貢獻自己的健康知識和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