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題太難了,我不會”,3招心理學幫助孩子走出“舒適區”

這題太難了,我不會寫…

不行不行,我不上臺演講…

這個泳道太深了,我不敢去遊…

不行的,我覺得我沒有能力做好班長…

這個舞蹈我從來沒有跳過,我不會跳…

家長們會不會覺得這些話非常耳熟?孩子是不是經常把這些話掛在嘴邊。這種時候感覺孩子說不得,一說就哭,然而也催不得,催了更怕。

但是也不希望孩子放棄,畢竟按照孩子的水平,他們再勇敢一點也完全是可以戰勝困難的。對面孩子的畏難心理,家長往往覺得手足無措。莫慌!我們今天就來討論下孩子的這種習慣性的畏難退縮行為,和對應的解決辦法。

“這題太難了,我不會”,3招心理學幫助孩子走出“舒適區”

畏難心理:離開舒適區

心理學中將關於人對於外部世界的認識,分成了三個區域:舒適區(comfort zone),學習區(stretch/learning zone)和恐慌區(stress/panic zone)。

他們三個區域層層嵌套,最中間的為舒適區,最外圍的是恐慌區,學習區在兩者之前。而孩子的畏難心理的產生就是源於被置身在了舒適圈之外而產生的心理落差。

借用Alasdair White的定義,在舒適區中,孩子能夠感到滿滿的安全感,沒有壓力和危機感。在那,孩子會覺得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而在恐慌區中,孩子會感到極大的焦慮和失措,他們很難在其中有所進步,因為他們已經被負面情緒包裹,而且如果不斷試錯的話,容易給他們造成心理陰影。

學習區是最適合孩子發展的區域,在這裡,雖然會有困難,但是離孩子舒適圈並不遠,他們會感覺不那麼焦慮,而且通過不斷地戰勝挑戰,他們可以培養出更強的毅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激發孩子的創造力。

舉例子來說,很多人對於演講都會覺得害怕恐懼,小梅的孩子東東也不例外。就連幼兒園展示手工作業,東東都不願意參加,後來小梅就在家裡辦了一個 “小小手工展示會”。

讓孩子把手工作品展示給爺爺奶奶和姑姑嬸嬸們看。在熟悉的人面前和熟悉的環境中,東東還是敢於站到大家面前做分享的。後來,在大家的持續鼓勵下,東東也最終完成了幼兒園的成果展示會,還得了一個二等獎。

在這裡,東東在家長的鼓勵和自己的努力下,將“學習區”從家庭的環境,拓展到了原本被定義為“恐懼區”的幼兒園了,在無形之中也鍛鍊了演講的能力。

“這題太難了,我不會”,3招心理學幫助孩子走出“舒適區”

自我效能感

對於孩子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能力做一件事,我們就要提到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這個概念了。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將自我效能感定義為:人們對自己能力和表現水平的認知,這些感覺會對影響他們生活的事件產生效應。

簡單來說,自我效能感是我們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任務所產生的推測與判斷。而孩子不願意走出舒適區,往往就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能力不足,而產生了畏難心理。

自我效能感較高的孩子往往在面對挑戰或者逆境的時候,會更加有毅力、有自信、能夠用積極的態度來解決問題,主動性也更高,抗壓和抗抑鬱能力也更強,做起事來也更專注投入。

因而,提高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對於讓孩子走出舒適區是尤為關鍵的一步。而自我效能感的產生有3大基石,我們可以看看自己是否在可以對症下藥地幫助孩子提升自我效能感。

“這題太難了,我不會”,3招心理學幫助孩子走出“舒適區”

【基石1:掌握感】:它指的是,當孩子真正感覺他們精通、能夠掌握某個技能的控制感。一般都是由過往的成功經驗而產生。而且對掌握感較高的孩子來說,事情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自身的原因。

譬如,他們會覺得“我得了一個A,是因為我勤奮認真學習了”,或者“我考砸了,是因為我沒有認真準備。這種掌控結果的感覺,能夠強化孩子的自我效能感。而相反的,如果孩子的掌控感較低,他們就會覺得”我之所以拿到了A,是因為考卷簡單,而且全班都做得挺好的”,他們會把事情的成敗歸於外界的因素。

【基石2:模仿他人】:如果孩子看到別的人也在非常努力地攻堅克難,那麼孩子往往也會有被鼓勵的感覺。例如,家裡兩兄弟學自行車,弟弟一直都不敢騎。

但是看到哥哥不斷地在跌跌撞撞中爬起來、繼續騎,雖然很痛苦,但是也學會了騎車。弟弟就會覺得“哥哥也可以,那我也可以”,於是備受鼓舞,他也開始嘗試學習。他們的榜樣作用對於孩子的自我效能感提高有刺激作用。

【基石3:他人的表揚】:這裡側重在對於“努力”而非“能力”的表揚。哥倫比亞大學就做過一項大規模的實驗,研究結果顯示,如果大人表揚孩子“你真聰明”實際上會增加孩子對於失敗的恐懼感,反而讓孩子有更強的畏難心理。

而如果表揚孩子的努力或者表現,他們往往會更有動力去挑戰困難,不論結果的成敗。而且鼓勵若是來自於有權威的人或者他們親近的朋友的話,會更有分量,特別是如果別人能順道幫孩子分析出那些他們本來就具備的本領用來攻克困難。

例如,弟弟不敢騎車,爸爸就可以說“我覺得你的平衡感挺好的,之前學滑冰就學的很快,你這次也可以的”,孩子就會有“原來我也可以做好”的感覺。這麼做能夠幫助孩子看清自己的能力所在,能夠大大提高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這題太難了,我不會”,3招心理學幫助孩子走出“舒適區”

最近發展區:教育能讓孩子更好地發揮潛能

孩子的可塑性都很強,前蘇聯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維果斯基(Lev Vygotsky)就提出了

“最近發展區”的概念。他認為,孩子的發展有兩種水平,一是孩子一定達到的“現有水平”,二是孩子可能達到的“發展水平”。

而處於兩者間的區域被稱為“最近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這可以看作為孩子的發展潛能和可能性,而教育在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影響。那家長到底要如何引導孩子走進“最近發展區”,幫孩子提高自我效能感,去探索自己的潛能呢?

“這題太難了,我不會”,3招心理學幫助孩子走出“舒適區”

1. 給孩子自我挑戰的機會

很多家長自己曾經在某些事情上失敗過,他們出於保護欲,並不想讓孩子和自己一樣吃苦頭,所以在很多事情上會限制孩子。

例如,有一次奶奶帶丁丁去學游泳,教練想要讓丁丁開始拿掉救生圈,自己獨立游泳,丁丁覺得自己能力不夠,嚇哭了,在一旁的奶奶就責備教練給孩子難度設得太高。

即使教練一再解釋丁丁的水平已經可以獨立游泳了,但是奶奶還是護犢心切,硬是堅持讓丁丁帶著救生圈練習。奶奶這麼做的本意是好的。

但是並沒有尊重教練的專業能力和孩子的選擇權,也讓孩子失去了嘗試和鍛鍊的機會。“放手”是一件一時半會很難接受的事情。

但是我們也要知道,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孩子總有一天將會成長、離家,他們將要有自己面對挫折的能力,如果我們能夠早早創造機會歷練他們,孩子才能更自信的面對挑戰。

“這題太難了,我不會”,3招心理學幫助孩子走出“舒適區”

2. 引導孩子水平判斷

我們要幫助孩子定義他們的“舒適區”、“學習區”和“恐慌區”。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能力水平也是參差的。我們要引導孩子去思考他們自己的能力範圍在哪裡。

有的時候家長老師佈置的任務太難了,也會讓孩子覺得按照自己目前的經驗能力並不能完成,他們就會產生強烈的挫敗感和牴觸心理。

而如果事情太簡單,孩子就會敷衍了事,不盡心盡力,這樣對於孩子的能力提升也不利。我們就可以利用過往的一些經驗來提醒孩子反思他們的能力和水平,這樣遇到了新的事情的時候,他們就可以有參考性地做出判斷。

“這題太難了,我不會”,3招心理學幫助孩子走出“舒適區”

3. 理清畏難原因

孩子有的時候因為思考範圍的侷限,覺得自己現在面對的困難“難爆了”,感覺非常的害怕和擔憂。而這時候家長就可以平復孩子的心情,用“提問”的方式來質疑孩子的猶豫。

例如,孩子不敢上臺演講,家長就可以問問他“你覺得如果講不好最差的情況會是什麼?真的會有影響嗎?”、“你為什麼會覺得自己會表現不好?”、“如果我告訴你我一直會在後臺支持你,你會不會覺得不那麼緊張呢?”這樣能夠抽絲剝繭地幫孩子理清害怕的原因,才能更好地對症下藥。

4. 細化拆解難題

家長孩子可以引導孩子將問題細化到可以執行的程度,然後按著思路一步一步地完成地完成。例如,孩子有一個進階版的拼圖,他覺得挑戰性非常大,自己沒有能力完成,就非常的氣餒。

而這時候家長就可以引導他們,先看說明書,然後將拼圖拆成幾個部分分別完成,拆解之後的難度和之前的簡易版都差不多,孩子就會覺得上手容易一點。將難題拆解,從而降低挑戰的門檻能夠大大的提高孩子的自我效能感,更有信心地面對挑戰。

“這題太難了,我不會”,3招心理學幫助孩子走出“舒適區”

5. 鼓勵孩子的進步

成長型思維模式(Growth Mindset)是斯坦福大學資深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 (Carol S.Dweck)在《看見成長的自己》一書中提到的一種強調“自我觀察-傾聽反饋-取長補短-改進方法”的過程。

也就是說,即使自己對某個方面不太擅長,但是也有信心能夠戰勝困難,獲得成功。但是往往在面對新困難的時候,孩子即使努力了。

但是也沒有很好的完成任務,所以我們應該著眼於他們的應該基於孩子的進步和策略來表揚他們,而不是基於事情的結果,這叫“過程表揚” (Process Praise)。

這樣孩子就會更有針對性地把注意力放在找出策略來解決問題(例如, 去尋求他人的幫助),而不是依賴於自身原來的特質(例如,聰明)。良言一語暖三冬,家長適時的一句話能夠事半功倍地鼓勵孩子,給予他們勇氣。

劉禹錫曾言,石以砥焉,化鈍為利。說的就是隻有經歷磨鍊才能找到成功的路。對於我們的寶貝孩子也是一樣,只有給予他們走出“舒適區”的勇氣,和攻堅克難的能力,讓他們能夠獨立地在社會立足,才是教育的真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