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90多萬人口10多萬兵,兵民比例這麼高,發展多年人口過少是什麼原因呢?

軍爭天下


《三國志·晉書》中曾有記載,在公元263年左右,蜀漢的人口數是28萬戶,94萬口。

為了發展蜀漢的人口,諸葛亮曾積極地開發南中一帶。在原劉璋為益州牧時,對南中一帶的開發並不重視,而且因為劉璋是守城之主而不是拓疆之主的緣故,其能夠掌控的差不多就是成都一帶。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南中的人口當時並沒有編入戶籍。

《三國志。諸葛亮傳》“亮拔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

而諸葛亮在開發南中後,單從其納入戶籍的人口來看,應該會比原先的多出1~3萬戶,將近10多萬人。而除了開發南中之外,諸葛亮也是一個擅於掠奪人口的人。譬如,在第一次北伐的時候,雖然因為馬謖失守街亭,造成第一次北伐失敗。但是,諸葛亮還是從西縣遷移了千餘戶。以曹魏一戶有五至六口人來算,諸葛亮起碼遷移了五六千人。

而在第三次北伐的時候,諸葛亮所率的蜀軍成功的攻下了魏國的陰平和武都等大郡。要知道,武都郡是一個大郡,其下有將近7個縣,漢末時人口有10多萬。雖然經過了戰火的侵襲,人口的流動,但是經過曹魏的穩定發展,其郡內起碼也有個五六萬人。武都郡加上陰平郡,諸葛亮遷移的人口應該不下於10萬。

可是,蜀漢的人口從700多萬,一直銳減到94萬,而且諸葛亮多次的進行人口遷移,還是發展不起來,那是什麼原因呢?

首先,這和當時的戶籍制度有關。因為三國時期納入戶籍的都是“納稅人口”,而不是總人口。這些“納稅人口”通常指的是那些平民百姓,需要交賦稅的。而那些世家豪族,皇戚勳貴根本不需要交賦稅。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這一部分人就隱瞞了人口。其外,還有士卒、山賊、罪犯、流民等,這些人亦是不在戶籍之內的。

其次,三國是一個社會動盪,戰火不斷地時代。到了赤壁之戰後,劉備佔據益州。那時候蜀漢的手上還有荊州這一塊地盤。可不久,關羽打響的襄樊之戰,因為孤軍深入,被江東和曹魏給包了餃子。荊州的掌控權不僅丟了,就連關羽也被斬殺了。而後,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率70萬大軍伐吳,但最後還是在夷陵之戰中被陸遜所敗。

這兩場大戰的失敗,使得蜀漢的地盤就益州一州。而且,最為主要的就是人口的缺失和士卒的損傷,讓蜀漢很長時間內都是無將可用,青黃不接的局面。隨後,還有諸葛亮的六出祁山對曹魏進行北伐,以侵擾為目的給蜀漢創造發展時間,再有後來的姜維十一次北伐。

這些頻繁發生的戰爭,讓蜀漢難有喘息之機,這也是人口難以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另外,就是蜀漢的地形所限制著。蜀漢多山川,城郡之間都被山川阻隔著。這樣一來,經濟的發展就會受到阻礙,人口之間的交流也會難以為繼。

最後,就是蜀漢對益州的掌控力度不夠。在當時,蜀漢能夠掌控的就是益州的成都一帶,漢中一帶,以及雲滇一部分地區。而那些深山的人口,蜀漢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所以,這也是蜀漢後期為什麼發展多年,人口一直跟不上的原因。


韶華傾夢


蜀漢政權由劉備在公元221年建立,到公元263年滅亡時,總共存在42年,蜀漢滅亡時,後主劉禪向司馬魏獻上了戶籍,戶籍顯示蜀漢總人口為94萬人,士兵10萬人,官吏4萬人,兵民比例為10.6%,官民比例為4.3%,相當於每11個百姓要養活一個士兵,每4個百姓要養活一個官吏。

相比之下,魏國總人口為443萬人,總兵力是50萬人,兵民比例是11.3%,相當於11個人要養活一個士兵;東吳政權的總人口是240萬人,總兵力是23萬人,兵民比例是9.6%,相當於10個人要養活一個士兵。

因此,魏、蜀、吳三國比起來,兵民比例是比較接近的,蜀漢的兵民比例差不多就是司馬魏與東吳的平均數值,並不是最高的,也不是最低,在當時來說算合理的。以這個兵民比例來說,魏國的農民負擔才是最重的,東吳的農民負擔是最小的,蜀漢居中。

魏、蜀、吳三國人口兵力對比

但是三國中蜀漢政權實力是最弱的,地盤也是最小的,只有一個益州,同時進行主動戰爭最多的也是蜀漢,蜀漢滅亡時人口是94萬,不足一百萬人,為何總是感覺蜀漢執政的42年間,益州人口根本就沒有增加?

《後漢書 郡國五》中曾經記載了整個益州的人口,不過時間是永和五年,也就是公元140年,當時益州各郡國的人口是:

漢中郡267420人,巴郡1086049人,廣漢郡509438人,蜀郡1350476人,犍為郡411378人,牂牁郡267253人,越巂郡623418人,益州郡110820人,永昌郡897344人,廣漢屬國205652人,蜀郡屬國475629人,犍為屬國37187人。

三國地圖

合計起來總共是:6342064人,這也就是公元140年整個益州的人口總數。劉備稱帝時是公元221年,已經過去81年,差不多有兩三代人了,為何再過了42年到蜀漢滅亡時,人口只有94萬人了呢?人去了哪裡?

換句話說,從公元140年到公元263年的123年間,益州人口從最高峰時期的634萬人銳減到94萬人,人口減少了85%,有這麼嚴重嗎?

人口大規模減少,無非就是兩個原因:一是天災,包括各種自然災害,疾病,瘟疫等;二是人禍,主要是指戰爭,東漢末年,即使是最黑暗的桓靈二帝執政期間,也不會如此大規模的減少人口,再說了益州地處西南,遠離中原,在東漢末年的亂世之中,也算得一方淨土,為何人口會大量減少呢?

黃巾起義

益州人口減少,主要有幾個途徑:

1、黃巾起義。發生於公元184的黃巾起義,是東漢末年最大的農民起義,席捲全國,影響人口數百萬人,因戰爭被殺的至少也有幾百萬人,並且黃巾起義的餘黨在此後的十幾年內陸續發動叛亂,按照史書的記載十室九空,也就是說十家人有九家人是空的,比例就是90%,這與益州人口從140年到263年損失的人口大致差不多。

但是黃巾起義主要發生在中原各州,益州雖然也有影響,但影響不大,從劉焉進入益州後,基本上就控制了益州,雖然有過幾次叛亂,但死的人並不多,最多也就是幾萬人。

2、劉備入川之戰。

公元211年劉備受到劉璋的邀請進入益州,劉備起初只帶了一兩萬人,當時整個益州的軍隊總數量至少也有10萬人,此戰持續了兩年左右,因為劉璋手下成建制地投降了劉備,因此戰死的人數並不多,最多也就是幾千人。

劉備入川之戰

3、漢中之戰。

這是劉備主動向曹魏佔據的漢中發動攻擊的戰爭,從公元217年開始,到公元219年結束,也是持續了兩年時間,整個益州投入了全部的人力、物力、財力全力支援劉備打贏這場戰爭,劉備在整個漢中之戰投入的兵力至少也有七八萬人,由於戰事激烈以及持續時間長,死亡人數最少也有一二萬人左右。

4、夷陵之戰。

公元221年劉備率領4萬軍隊聯合沙摩軻的1萬蠻兵共計5萬人攻打荊州,後來劉備戰敗,整個東征軍隊幾乎全軍覆沒,應該是戰死、被俘虜總人數達3萬多人,只有少數人逃回了益州,所以其實夷陵之戰是益州損失人數最多的戰役,差不多有3萬多人。

5、平定南中之戰。

諸葛亮平定南中之戰應該是一場規模較小的戰役,諸葛亮總共也只帶了三四萬軍隊,傷亡人數都不到一千人就平定了南方。

諸葛亮北伐

6、諸葛亮五次北伐。

諸葛亮五次北伐只有第一次北伐的損失最多,也就是在街亭之戰,馬謖損失了至少1萬人,其餘四次北伐加起來也沒有1萬人,因此諸葛亮五次北伐總共損失也不到2萬人。

7、姜維11次北伐。

姜維前後總共有11次北伐,其結局是:大勝2次,小勝3次,平手4次,大敗1次,小敗1次,除了段谷之戰大敗姜維損失1萬多人之外,其餘戰役並沒有多大的損失,總共算起來姜維損失最多也就是2~3萬人。

8、魏滅蜀之戰以及成都之亂。

魏滅蜀之戰,魏軍一共有18萬軍隊參戰,相比而言,蜀漢參戰總軍隊數量不到7萬人,主要是姜維的主力軍3~4萬人,漢中守軍1~2萬人,廖化和張翼的援軍1萬人左右,但是雙方並沒有大規模激戰,鄧艾兵臨成都後,蜀漢就全國投降了,因此戰爭損失並不大,最多也就是幾千人戰死。

姜維北伐

鍾會、鄧艾之亂時,成都陷入了混亂,魏軍大肆屠殺,就連魏軍主帥鍾會也被殺,估計最少也死了幾千人,因此影響也不大。

從以上戰爭來看,因為戰爭而死的人數差不多也就是十幾萬人,為何蜀漢執政的42年間,人口數基本沒有變化呢?

同樣是因為戰爭,戰爭需要大量年輕力壯的男人,男人出門打仗,那種田的事只能交給女人,老人和孩子,那樣的話,地裡的糧食收成就會少,同時男人長年出門打仗,戰死或者受傷的比例就高,再加上夫妻分離,他們生育的後代就會少,因此人口增加就變得非常慢,而這一切都是因為戰爭引起的。戰爭引發的人口減少,不僅僅是戰場上人員傷亡,而且還包括人類社會的一系列的生產生活行為都會減少,長年的戰爭帶來長年的減少,也就導致了蜀漢近40多年的人口沒有增加。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第一,蜀國投降時,根據其戶口檔案,共有九十四萬人

蜀國戰敗投降時,皇帝劉禪派尚書郎李虎把全國戶口檔案送交鄧艾,根據這份檔案,蜀漢全國共有二十八萬戶,人口九十四萬,甲士十萬二千人,吏四萬人。這個數據,著實令人感到驚訝,蜀國面積並不算小,怎麼人口連百萬都沒有呢?

第二,蜀國人口統計數據偏少的原因

以上的數據,顯然是偏少的。為什麼呢?這跟當時的統計有相當大的關係。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其一西南多蠻夷,這些人可能沒統計在內;其二,三國是著名的亂世,逃到山林的人口不在少數;其三,貴族、大戶之家的奴僕、婢女等不一定算在戶籍上;其四,戶口與租稅掛鉤,存在有少報、瞞報之現象。

第三,蜀國兵民比例高的原因

即便蜀國人口統計存在瞞報、少報的現象,但就政府所掌握的資料,94萬人中有10.4萬的軍隊,這個比例還是高的,大約是9:1的比例。

兵民一比九的比例,在中國是算高的,但是這還遠遠沒有達到可動員的極限。我們在愷撒的《高盧戰紀》中,可以看到高盧一些蠻族9萬人口可以動員4萬軍隊,軍隊幾乎可以佔到人口比例的一半。也就是說,除了女人與孩子,其他男人都是戰士。在匈奴崛起之初,冒頓單于擁有40萬軍隊,而匈奴人口估計也就一百萬左右,所以軍隊占人口的比例仍有40%左右。在西漢七國之亂中,吳國的軍事動員令規定,14歲到62歲的男子全部要應徵入伍,那可以推想,70%的男丁都要當兵,也就是總人口數的35%左右。

從上面看,蜀漢士兵占人口總數的10%左右,儘管不低,卻遠遠未到極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