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90多万人口10多万兵,兵民比例这么高,发展多年人口过少是什么原因呢?

军争天下


《三国志·晋书》中曾有记载,在公元263年左右,蜀汉的人口数是28万户,94万口。

为了发展蜀汉的人口,诸葛亮曾积极地开发南中一带。在原刘璋为益州牧时,对南中一带的开发并不重视,而且因为刘璋是守城之主而不是拓疆之主的缘故,其能够掌控的差不多就是成都一带。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南中的人口当时并没有编入户籍。

《三国志。诸葛亮传》“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

而诸葛亮在开发南中后,单从其纳入户籍的人口来看,应该会比原先的多出1~3万户,将近10多万人。而除了开发南中之外,诸葛亮也是一个擅于掠夺人口的人。譬如,在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虽然因为马谡失守街亭,造成第一次北伐失败。但是,诸葛亮还是从西县迁移了千余户。以曹魏一户有五至六口人来算,诸葛亮起码迁移了五六千人。

而在第三次北伐的时候,诸葛亮所率的蜀军成功的攻下了魏国的阴平和武都等大郡。要知道,武都郡是一个大郡,其下有将近7个县,汉末时人口有10多万。虽然经过了战火的侵袭,人口的流动,但是经过曹魏的稳定发展,其郡内起码也有个五六万人。武都郡加上阴平郡,诸葛亮迁移的人口应该不下于10万。

可是,蜀汉的人口从700多万,一直锐减到94万,而且诸葛亮多次的进行人口迁移,还是发展不起来,那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这和当时的户籍制度有关。因为三国时期纳入户籍的都是“纳税人口”,而不是总人口。这些“纳税人口”通常指的是那些平民百姓,需要交赋税的。而那些世家豪族,皇戚勋贵根本不需要交赋税。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一部分人就隐瞒了人口。其外,还有士卒、山贼、罪犯、流民等,这些人亦是不在户籍之内的。

其次,三国是一个社会动荡,战火不断地时代。到了赤壁之战后,刘备占据益州。那时候蜀汉的手上还有荆州这一块地盘。可不久,关羽打响的襄樊之战,因为孤军深入,被江东和曹魏给包了饺子。荆州的掌控权不仅丢了,就连关羽也被斩杀了。而后,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率70万大军伐吴,但最后还是在夷陵之战中被陆逊所败。

这两场大战的失败,使得蜀汉的地盘就益州一州。而且,最为主要的就是人口的缺失和士卒的损伤,让蜀汉很长时间内都是无将可用,青黄不接的局面。随后,还有诸葛亮的六出祁山对曹魏进行北伐,以侵扰为目的给蜀汉创造发展时间,再有后来的姜维十一次北伐。

这些频繁发生的战争,让蜀汉难有喘息之机,这也是人口难以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就是蜀汉的地形所限制着。蜀汉多山川,城郡之间都被山川阻隔着。这样一来,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人口之间的交流也会难以为继。

最后,就是蜀汉对益州的掌控力度不够。在当时,蜀汉能够掌控的就是益州的成都一带,汉中一带,以及云滇一部分地区。而那些深山的人口,蜀汉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所以,这也是蜀汉后期为什么发展多年,人口一直跟不上的原因。


韶华倾梦


蜀汉政权由刘备在公元221年建立,到公元263年灭亡时,总共存在42年,蜀汉灭亡时,后主刘禅向司马魏献上了户籍,户籍显示蜀汉总人口为94万人,士兵10万人,官吏4万人,兵民比例为10.6%,官民比例为4.3%,相当于每11个百姓要养活一个士兵,每4个百姓要养活一个官吏。

相比之下,魏国总人口为443万人,总兵力是50万人,兵民比例是11.3%,相当于11个人要养活一个士兵;东吴政权的总人口是240万人,总兵力是23万人,兵民比例是9.6%,相当于10个人要养活一个士兵。

因此,魏、蜀、吴三国比起来,兵民比例是比较接近的,蜀汉的兵民比例差不多就是司马魏与东吴的平均数值,并不是最高的,也不是最低,在当时来说算合理的。以这个兵民比例来说,魏国的农民负担才是最重的,东吴的农民负担是最小的,蜀汉居中。

魏、蜀、吴三国人口兵力对比

但是三国中蜀汉政权实力是最弱的,地盘也是最小的,只有一个益州,同时进行主动战争最多的也是蜀汉,蜀汉灭亡时人口是94万,不足一百万人,为何总是感觉蜀汉执政的42年间,益州人口根本就没有增加?

《后汉书 郡国五》中曾经记载了整个益州的人口,不过时间是永和五年,也就是公元140年,当时益州各郡国的人口是:

汉中郡267420人,巴郡1086049人,广汉郡509438人,蜀郡1350476人,犍为郡411378人,牂牁郡267253人,越巂郡623418人,益州郡110820人,永昌郡897344人,广汉属国205652人,蜀郡属国475629人,犍为属国37187人。

三国地图

合计起来总共是:6342064人,这也就是公元140年整个益州的人口总数。刘备称帝时是公元221年,已经过去81年,差不多有两三代人了,为何再过了42年到蜀汉灭亡时,人口只有94万人了呢?人去了哪里?

换句话说,从公元140年到公元263年的123年间,益州人口从最高峰时期的634万人锐减到94万人,人口减少了85%,有这么严重吗?

人口大规模减少,无非就是两个原因:一是天灾,包括各种自然灾害,疾病,瘟疫等;二是人祸,主要是指战争,东汉末年,即使是最黑暗的桓灵二帝执政期间,也不会如此大规模的减少人口,再说了益州地处西南,远离中原,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之中,也算得一方净土,为何人口会大量减少呢?

黄巾起义

益州人口减少,主要有几个途径:

1、黄巾起义。发生于公元184的黄巾起义,是东汉末年最大的农民起义,席卷全国,影响人口数百万人,因战争被杀的至少也有几百万人,并且黄巾起义的余党在此后的十几年内陆续发动叛乱,按照史书的记载十室九空,也就是说十家人有九家人是空的,比例就是90%,这与益州人口从140年到263年损失的人口大致差不多。

但是黄巾起义主要发生在中原各州,益州虽然也有影响,但影响不大,从刘焉进入益州后,基本上就控制了益州,虽然有过几次叛乱,但死的人并不多,最多也就是几万人。

2、刘备入川之战。

公元211年刘备受到刘璋的邀请进入益州,刘备起初只带了一两万人,当时整个益州的军队总数量至少也有10万人,此战持续了两年左右,因为刘璋手下成建制地投降了刘备,因此战死的人数并不多,最多也就是几千人。

刘备入川之战

3、汉中之战。

这是刘备主动向曹魏占据的汉中发动攻击的战争,从公元217年开始,到公元219年结束,也是持续了两年时间,整个益州投入了全部的人力、物力、财力全力支援刘备打赢这场战争,刘备在整个汉中之战投入的兵力至少也有七八万人,由于战事激烈以及持续时间长,死亡人数最少也有一二万人左右。

4、夷陵之战。

公元221年刘备率领4万军队联合沙摩轲的1万蛮兵共计5万人攻打荆州,后来刘备战败,整个东征军队几乎全军覆没,应该是战死、被俘虏总人数达3万多人,只有少数人逃回了益州,所以其实夷陵之战是益州损失人数最多的战役,差不多有3万多人。

5、平定南中之战。

诸葛亮平定南中之战应该是一场规模较小的战役,诸葛亮总共也只带了三四万军队,伤亡人数都不到一千人就平定了南方。

诸葛亮北伐

6、诸葛亮五次北伐。

诸葛亮五次北伐只有第一次北伐的损失最多,也就是在街亭之战,马谡损失了至少1万人,其余四次北伐加起来也没有1万人,因此诸葛亮五次北伐总共损失也不到2万人。

7、姜维11次北伐。

姜维前后总共有11次北伐,其结局是:大胜2次,小胜3次,平手4次,大败1次,小败1次,除了段谷之战大败姜维损失1万多人之外,其余战役并没有多大的损失,总共算起来姜维损失最多也就是2~3万人。

8、魏灭蜀之战以及成都之乱。

魏灭蜀之战,魏军一共有18万军队参战,相比而言,蜀汉参战总军队数量不到7万人,主要是姜维的主力军3~4万人,汉中守军1~2万人,廖化和张翼的援军1万人左右,但是双方并没有大规模激战,邓艾兵临成都后,蜀汉就全国投降了,因此战争损失并不大,最多也就是几千人战死。

姜维北伐

钟会、邓艾之乱时,成都陷入了混乱,魏军大肆屠杀,就连魏军主帅钟会也被杀,估计最少也死了几千人,因此影响也不大。

从以上战争来看,因为战争而死的人数差不多也就是十几万人,为何蜀汉执政的42年间,人口数基本没有变化呢?

同样是因为战争,战争需要大量年轻力壮的男人,男人出门打仗,那种田的事只能交给女人,老人和孩子,那样的话,地里的粮食收成就会少,同时男人长年出门打仗,战死或者受伤的比例就高,再加上夫妻分离,他们生育的后代就会少,因此人口增加就变得非常慢,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战争引起的。战争引发的人口减少,不仅仅是战场上人员伤亡,而且还包括人类社会的一系列的生产生活行为都会减少,长年的战争带来长年的减少,也就导致了蜀汉近40多年的人口没有增加。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第一,蜀国投降时,根据其户口档案,共有九十四万人

蜀国战败投降时,皇帝刘禅派尚书郎李虎把全国户口档案送交邓艾,根据这份档案,蜀汉全国共有二十八万户,人口九十四万,甲士十万二千人,吏四万人。这个数据,着实令人感到惊讶,蜀国面积并不算小,怎么人口连百万都没有呢?

第二,蜀国人口统计数据偏少的原因

以上的数据,显然是偏少的。为什么呢?这跟当时的统计有相当大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西南多蛮夷,这些人可能没统计在内;其二,三国是著名的乱世,逃到山林的人口不在少数;其三,贵族、大户之家的奴仆、婢女等不一定算在户籍上;其四,户口与租税挂钩,存在有少报、瞒报之现象。

第三,蜀国兵民比例高的原因

即便蜀国人口统计存在瞒报、少报的现象,但就政府所掌握的资料,94万人中有10.4万的军队,这个比例还是高的,大约是9:1的比例。

兵民一比九的比例,在中国是算高的,但是这还远远没有达到可动员的极限。我们在恺撒的《高卢战纪》中,可以看到高卢一些蛮族9万人口可以动员4万军队,军队几乎可以占到人口比例的一半。也就是说,除了女人与孩子,其他男人都是战士。在匈奴崛起之初,冒顿单于拥有40万军队,而匈奴人口估计也就一百万左右,所以军队占人口的比例仍有40%左右。在西汉七国之乱中,吴国的军事动员令规定,14岁到62岁的男子全部要应征入伍,那可以推想,70%的男丁都要当兵,也就是总人口数的35%左右。

从上面看,蜀汉士兵占人口总数的10%左右,尽管不低,却远远未到极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