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的无为而治对北宋的发展起到了何等的作用

导语:嘉佑二十八年三月的一天,作为宋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任统治者的宋仁宗与世长辞,这位表面上没有丝毫建树的皇帝,生前既没有像宋太祖赵匡胤那样马上打天下的功劳,也没有什么显眼的政治上的成就,自己本身性格上有存在着些许缺点,做事优柔寡断,不一心为政。这样的一个皇帝,在死后却受到中国历史上大多数皇帝所不曾享受到的荣耀,在细细探究其原因之前,是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宋仁宗的无为而治

宋仁宗以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评判来说,似乎表面上看起来并不是一个称职的好皇帝,不仅自己很少管理政事,就连自己的手下也是诗酒流连,沉醉在休闲享乐之中。但就是在这样的表面之下,一个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富庶的帝国就此建立。

宋仁宗的无为而治对北宋的发展起到了何等的作用

(仁君宋仁宗)

宋仁宗在位的四十二年期间,民间受到上层统治者强行介入的税务·干扰是历朝历代历史上最少的,在这段时间内,海内经济发达,人民的生活安逸,百姓因为生活富足,不用再担心温饱的问题,更是不用担心来自官府的骚扰。

这时候政府的官员也因为这时候宋仁宗对于言官的容忍而没有伴君如伴虎的威胁,就这样,宋仁宗当政的时代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值得令人怀念的时代。

其实不仅是宋仁宗,整个宋代都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宽容时代,我们经常提及的唐代唐太宗纳谏在其意义上就存在着很明显的表演意义,事实上,在唐朝的后期,宫廷和在朝大臣之间的内斗极其频繁,远远没有宋朝时期那种发自内心的对己和对他人的宽容。

繁荣之下的隐患

当宋朝的经济和人民的幸福指数飞速发展之时,事实上,在这繁华的背后,已经有着诸多的问题暴露了出来。北宋自建国以来一直都存在的问题就是在财政上的输出远远大于国家所征收的税收。由于赵匡胤是在后周的环境下发起了政变,所以在原则上对于后周的柴氏家族一直是抚以优待政策的,这也就造成了国家财政上的一笔数量巨大的额外支出。另外,北宋拥有着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官僚阶级,这么一个庞大阶级的存在,也是需要国家另拨资金来维持稳定的发展的。这样的几个因素就造就了北宋明面上经济的持续繁荣,但不可否定的是,国家此时的财政支出也是远超前朝任何一个国家的。

宋仁宗的无为而治对北宋的发展起到了何等的作用

(北宋繁荣的经济)

由于养兵养官的包袱,宋代的财政收入不得不大大增加,宋代的农业税和劳役都更加沉重,专卖制度也更加发达。只是由于皇帝除了收税之外,不干预民间经济活动,民间的发达掩盖了较高的税收。

宋代的另一个问题是军队的战斗力不强。这个问题的原因同样与宋太祖建立的制度有关。为了避免军阀坐大,宰相赵普向宋太祖提出了制约地方的三个方法:在政治上,削夺其权;在军事上,收其精兵;在财政上,制其钱谷。

政治上,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正常的官僚制度之上,加上了许多副属性的监管措施,防止官员擅权。为了分散宰相的权力,宋代设置了副宰相,又将兵权分出去,划归了枢密院,同时将财政权力分出去,设置了三司使,号称计相。

北宋的改革之路

财政问题和军事问题两方面,就成了宋代各位皇帝最大的噩梦。宋仁宗一生受人称颂,唯独在战场上被小小的西夏打败,成了毕生的污点。

"三冗"问题与军事问题,也成了大臣们争论的焦点。久而久之,围绕着这些问题,在宋代的官场上形成了影响深远的两大派别。

宋仁宗的无为而治对北宋的发展起到了何等的作用

(北宋改革派范仲淹)

第一派可以称为保守派。这一派认为,宋军之所以屡战屡败,社会之所以出现问题,都在于北宋缺乏一个统一的思想。也就是说,皇帝过于重视实务经验,但对于道德的要求太低,造成了军民离心。要想解决问题,必须重新扛起儒教的大旗,在道德上做文章,将人心再统一起来。

另一派可以称为实务派。这一派强调必须针对具体问题制订策略。比如,财政问题是经济问题,就通过经济手段来解决;战斗力不强是军事问题,就考虑如何加强士兵的军事训练,减少指挥层级,落实将军与士兵之间的忠诚度,并淘汰掉不合格的兵源,宁缺毋滥。

北宋著名的范仲淹接受重任后,较为正直的官员富弼、韩琦等人也随即受到重用,与范仲淹一起筹划改革方案。这时,人们仿佛看到了希望,对他们的政策报以极大的掌声。

然而,当政策下达之后,真正需要的是执行。但这时,事情却乱了套。人们议论纷纷,认为改革的面太广,内容太多,无法推进,摇头不再看好范仲淹的改革。

范仲淹做了一次努力,但最终也是以失败告终。

失败的结果

范仲淹的改革是宋仁宗时期最后的机会。他本人是一个偏保守的改革者,是保守派和实务派双方都能够接受的人。一旦改革的尝试失败了,从实务派中就分离出一个更加极端的小派别。

宋仁宗的无为而治对北宋的发展起到了何等的作用

(北宋武人不掌权)

宋仁宗后期,实务派与保守派的分歧已经变成了是否需要改革。在这之前,即便保守派也认定需要改革,但范仲淹改革失败后,保守派认为只要加强思想教育,这个社会就已经完美了,不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实务派却看到了社会的问题,赞同改革。

但在实务派内部,又有两个派系,一个派系认同减少财政花费的改革,以范仲淹为代表,这一派系可以称为温和实务派。范仲淹失败后,另一个更加认同增加财政收入的派系在逐渐形成,这一派可以称为强硬实务派。

宋仁宗的无为而治对北宋的发展起到了何等的作用

(北宋政权覆灭)

结束语:宋仁宗去世时,北宋的政治形势已经逐渐转向成为两派的对立。北宋的官僚政治向着派系政治和朋党政治滑去。北宋积压已久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也为后面北宋政权的消亡暗暗埋下了一个隐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