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懸權而動”,就不可能成功;“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 《孫子兵法》是一部戰略智慧奇書。整本書充滿著戰略全局觀。孫子認為領導者一定要統攬全局,一切從全局出發,做到審時度勢、權衡利弊,才能佔據先機,獲得優勢。
不懂“懸權而動”,就不可能成功;“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 《孫子兵法》在軍爭篇中提出了“懸權而動”的精闢論述。這個觀點也是孫子軍事理論的精髓。所謂“權”,是指秤錘。稱量物品是靠秤錘去平衡物體的重量。“權”會因為物體的改變,而發生位移。在這裡孫子用“權”的變化來強調統攬全局,權衡利害關係。
不懂“懸權而動”,就不可能成功;“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公元前1048年,周武王已做好伐商準備。為了檢驗自己的號召力,周武王聚集了八百諸侯,在孟津舉行的大規模觀兵。通過此次觀兵,周武王發現了一個重大風險,其中有幾個大的諸侯國沒有前來參加。於是,周武王決定暫時放棄伐商計劃收兵回京,繼續積蓄力量等待時機。這次歷史性的決定,是武王從全局考慮而決定的。也正因為這次統攬全局的決定,才會有後來的武王伐紂。

不懂“懸權而動”,就不可能成功;“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 “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符合利益的事就努力去做,不符合利益的事就不做。但是,事物的存在是客觀的,各種複雜的因素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統一體。“懸權而動”,統攬全局就非常重要,也是一個成功人士必須要具備的修養。
不懂“懸權而動”,就不可能成功;“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公元前207年10月,劉邦率兵入主咸陽。按照事前楚懷王與諸將的約定,“先入關中者王之。”劉邦理應為王,成為天下共主。但當時劉邦的實力非常小,而實力強大的項羽對王位虎視眈眈。最後劉邦在樊噲、張良等謀臣的建議下選擇了退出咸陽。這是劉邦著眼大處,從全局觀思考問題的一次戰略性撤退。這次撤退也證明了《孫子兵法》“懸權而動”的正確性。

不懂“懸權而動”,就不可能成功;“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 “懸權而動”是兵家致勝的必由之路,也是每個人人生的考量座標,那麼在事關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上,我們又究竟要有怎樣抉擇呢?

第一, 必須理性地分析問題。

  • 不能盲目臆斷,要在安全自控,且不能在非理性的情況下做出“懸權而動”的決定。

第二, 要根據事情的變化,去思考判斷問題。

  • 想法再怎麼完善,也不如看清形勢瞭解現狀重要。因為情況發生變化,利益就會相應發生變化。
  • 所以,“懸權而動“是一個理性慎重的決定。
不懂“懸權而動”,就不可能成功;“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據《史記》記載,公元前221年,一場決定秦帝國命運轉折點的會議在咸陽城召開。在這場宮廷會議中,以承相王綰為代表的六國舊勢力,堅持國家應該實行分封制,以保證各方的利益。而以廷尉李斯為代表的秦國本士勢力,則反對分封制,要求實行郡縣制。面對各方的爭執,贏政出於統攬全局,最終選擇了秦國本土一直行之有效的郡縣制。從此中國古代進入了帝國時代,歷史也證明了贏政這一次不是率性的豪賭,而是一次英明的決定。

不懂“懸權而動”,就不可能成功;“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 善於從全局角度看問題,從整體上把握事物發展趨勢和方向,對每一場決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如果判斷事物的全局觀出錯誤或失誤,那整個事件一定是要失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