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父母打罵,為什麼卻毫不記仇,真實答案既虐心又暖心


從很小的時候,不光是在課本上還是在教育中,我們學到的都是要有寬容之心,人的胸懷比大海和天空還要寬廣。

可是越來越能發現,很多人都做不到真正的胸懷寬廣,而真正胸懷寬廣的不是那些成熟的大人,也不是那些上了年紀的老人,而是那些牙牙學語的孩子。

每當你兇孩子的時候,你會發現孩子轉身就忘記了你的兇,依偎過來甜甜的叫著:媽媽,媽媽,眼神乾淨明亮,哪裡有一點仇恨的影子?

孩子被父母打罵,為什麼卻毫不記仇,真實答案既虐心又暖心

心情煩躁的時候,覺得孩子吵鬧,一點小事就把孩子吼得心驚膽戰,自己還在內疚呢,孩子已經忘得一乾二淨了,有的時候真的很慶幸,幸好,孩子不記仇,事實證明,我們總是把壞脾氣發洩給我們最親密、最能原諒我們的孩子。

孩子對父母為什麼會如此寬容?

1、因為愛你,所以選擇原諒你。

其實,孩子比我們想象的更愛我們,只是限於表達能力、表達方式的原因,表達出來的效果沒有那麼強烈。

在這份愛的加持下,你吼他、罵他、甚至傷害他,在內心,他都選擇了原諒你。

父母要懂得孩子的這份愛,更要珍惜這份愛。

孩子被父母打罵,為什麼卻毫不記仇,真實答案既虐心又暖心

2、因為本能想要靠近父母、依戀父母。

父母是孩子最親密的人,大多數孩子在成年前基本沒有離開過父母身邊,孩子天性依賴父母。

即使父母吼罵孩子,孩子出於本能的想去和父母發生肢體接觸、去依戀父母時還是會去尋找父母,孩子的內心很單純,他想要做什麼,他就奔著這個目的去,不會存在其他的雜念。

孩子被父母打罵,為什麼卻毫不記仇,真實答案既虐心又暖心

3、因為已經習慣被吼罵,家常便飯,孩子內心已經麻木。

孩子對吼罵麻木的這種狀態,就是日常父母經常說的"罵疲了"。

罵疲了,孩子無所謂了,你怎麼吼、怎麼罵他也不聽了,看似是孩子的錯,其實都是父母幫孩子形成的。

孩子被父母打罵,為什麼卻毫不記仇,真實答案既虐心又暖心

父母應該學會控制情緒,在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先耐心的孩子講解,不要一上來就吼罵孩子,把吼罵當做正常的溝通方式。

孩子在小的時候沒有反抗能力,很心酸無奈,他也只能習慣。等他長大了可能會選擇以暴制暴,可能會選擇逃離,其性格也會受到不良影響。

孩子性格和人格的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這需要我們父母耐心,持之以恆地堅持,這樣更有助於我們孩子性格完善,堅強獨立,走向成功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