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侍卫为杜绝打呼噜,防止自己戒骄戒躁,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清朝侍卫的成立,从时间上说那是很早了,在关外的时候就有侍卫的存在,他们当时的主要任务是护卫皇帝的人身安全。直到大清江山基本稳定,皇帝入驻北平开始,侍卫的工作除了护卫皇帝以外,还做一些多余的工作。

皇帝的侍卫分为很多的等级,大致分为一等、二等、三等和蓝翎侍卫,等级不一,他们的品味也不一样,最高等级为正三品也就是一等,根据等级依次为正四品、正五品、正六品。他们根据不同品级在不同的岗位,如同现在的秘书或者交通一样,有的一直跟随皇帝左右,参加一些祭祀、出巡等活动,在很多场合侍卫都是身穿黄马褂,代表着皇家,这也是权利与地位的象征。

清朝侍卫为杜绝打呼噜,防止自己戒骄戒躁,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作为皇帝的侍卫,是何等的荣耀,并不是谁想做都可以的,除了能力外,还要查看其出身,也就是出身必须清白,没有污点,最初清朝的侍卫选择主要是针对三旗军校、宗室、世职人员、八旗大员子弟开放,这也是为了防止有人叛逆,因为他们直接面对皇帝。慢慢的天下太平,满汉统一,武进士也列入了侍卫的入选资格。

作为一名合格的侍卫,并不是那么简单,他们不但要与皇帝打交道,还要与文武百官打交道;不但要武功高强,还要熟懂宫中规矩与文武百官的品级,有的时候还要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但是又不能与官员走的过密,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必须具备一脸严肃的表情,时刻保持警惕,彰显皇家的权利与威严,让那些文武百官对他们存在敬畏之心,可谓是稍有不慎便有生命危险。

清朝侍卫为杜绝打呼噜,防止自己戒骄戒躁,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作为皇帝的侍卫,他们是24小时轮流值班,陪伴皇帝左右,包括睡觉也要半睡半醒,更是不能打呼噜,影响皇帝的休息,他们为了杜绝打呼噜,睡觉或者短暂休息时嘴里面必须含上一个薄竹板,这样才能上床睡觉,一旦有呼噜声那可能会有杀头的危险。

一名合格的侍卫,既不能骄傲也不能急躁,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冷静,以免出错,他们还有一个传统,那就是在准备任侍卫之前,要找一个年幼的小孩往自己的新补子上撒上一泡童子尿,这是为了以后能够戒骄戒躁,也可以保佑日后官运亨通。

清朝侍卫为杜绝打呼噜,防止自己戒骄戒躁,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总之,作为一名大清皇帝身边的侍卫,要求极为严格,但是权利也是相当的大,虽然品级最高只有三品,但是一、二品大员也不看小看他们,能作为一名侍卫那对于整个家族来说是何等的荣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