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漢朝歷史之霍去病篇,千里不迷路的人,封狼居胥獲最高榮耀

大家知道霍去病跟衛青(霍去病舅舅)都是西漢名將,同樣是微末出身,霍去病作戰風格跟衛青作戰風格有點類似。善都是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善於長途奔襲、快速突襲和大迂迴、大穿插作戰。

不過衛青打的比較穩當,為帥考慮的很多,而霍去病就打的十分大膽,經常帶一點人就敢去敵人總部,非常像現在對戰遊戲中,前方打的如火如荼,一個高移動高爆發的人開始去”偷家“,打的敵方後方一片荒蕪。

熟悉漢朝歷史的人可能會對一個人比較熟悉,李廣,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的李廣。李廣將軍作戰勇猛,但是卻無法獲得高侯,原因是李廣擅長防守反擊,但是一旦主動出擊經常”失道“(迷路)、”失道“、還是”失道“。

那為什麼霍去病經常深入敵境,幾十裡到數百里甚至上千裡,直奔地方老巢,把匈奴兵殺得四散逃竄。而且在兩次河西之戰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獲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在漠北之戰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歸。

這裡有個需要解釋一下封狼居胥這個詞。狼居胥,今蒙古五原縣西北的狼山。霍去病率大軍進行了祭天地的典禮——祭天封禮於狼居胥山。可能大家不理解這個詞的含金量,就好比中國某位將領打到某本某京後,再拿著某本的國器在那祭拜,這樣就知道這個詞的榮耀了吧。


瞭解漢朝歷史之霍去病篇,千里不迷路的人,封狼居胥獲最高榮耀

封狼居胥

那為什麼霍去病確沒有”失道“?難道他是穿越人帶著手機地圖?或者自帶GPS?或者有神仙相助?

都不是,霍去病學會以彼之矛攻彼之矛,你匈奴不是喜歡騷擾加突襲麼?那我也騷擾突襲你。

霍去病採用了兩個關鍵動作,一是重用匈奴為屬下跟收編戰敗匈奴為壯丁,沒有哪位漢人比匈奴更加了解自己的地盤;二是深知匈奴遷徙的習習慣,身邊有各種各樣的人才,有會找水的,有懂看方向的,有會勘察的,所以霍去病才能每次精準打擊敵人後方,再結合敵人主力被衛青部隊牽制,霍去病一身神裝高機動高輸出以及回血神裝以戰養戰”偷“掉敵人一個又一個據點。大家知道打仗打的不只是勇猛跟兵力,沒後方補給跟人員補充,這仗打的越久會輸的越慘。

回血:霍去病在漠北之戰中俘獲匈奴人後,當場把壯丁收編為己用,而不服從的便殺掉。因此越打越猛,馬累了換上匈奴的好馬,餓了,吃匈奴養的羊肉。

不過有一點需要提出的是,霍去病不像衛青那樣體恤屬下,霍去病生活比較奢侈、喜歡鋪張浪費,好酒好肉都是自己吃,也不愛惜士卒,為了急行軍放棄輜重糧草,士卒們餓的向他乞求食物,他把食物扔掉說:”要想吃東西自己去匈奴那拿!“


瞭解漢朝歷史之霍去病篇,千里不迷路的人,封狼居胥獲最高榮耀

衛青墓

但是很多下屬都很喜歡跟著霍去病,甚至很多衛青的屬下都申請調動到霍去病名下,為什麼?因為跟著霍去病能立軍功,能封侯得賞。現代很多公司都學某為的加班文化,但是隻學其加班而不給錢。若錢到位了,學誰都行,你看霍去病不給飯吃還不是照樣有人跟!

但是天妒英才,霍去病年紀青青就生病去世了,關於霍去病去世有幾種說法。一:打仗時留下了隱患;二:被衛青親屬怕妨礙衛青毒害;三:真的生病死了。

其實我覺得大概率是生病死了,現代人很難理解漢朝一個正值青春年壯的人就突然生病死了,漢代醫學不發達,有時一段時期人們平均壽命不到二十五歲,所以站在漢代去看這件事就很平常,就好比未來兩千年後人們平均壽命五百歲了,會很難理解現在五六十歲的人會患病死亡一樣的道理。所以霍去病病逝沒有引起大家特別的反應。若是不是正常死亡,憑藉武帝跟霍去病的關係,肯定會天翻地覆。

好了,今天說的就到這了,可以看一本《漢時明月光》的書,講回到漢朝的一些生活小說,還是挺不錯的。

歡迎留言評論,說下你心裡的冠軍侯-霍去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