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職場舒適區,又怕溫水煮青蛙?遠離“安逸陷阱”只需“3+1”

深陷職場舒適區,又怕溫水煮青蛙?遠離“安逸陷阱”只需“3+1”

近來,有職場朋友發問:當前收入不菲,工作安逸,已經不想再努力,感覺陷入了職場舒適區,這種心態好可怕,應該怎麼辦?


解決的關鍵只在8個字:正確看待,找對方法。

貪圖安逸,不思進取並非主觀意願,而是人之天性

趨利避害是世間萬物的本能,而對於人來說,這個“利”更多指的是當下的“利”。行為學家研究發現,人的大腦評估獎勵的方式不會在時間上保持前後一致,人們更傾向於選擇即時享樂的事,迴避延遲滿足的事。這種趨勢被稱為時間不一致性。安逸的工作環境,可以讓人感受到即時的滿足感,即便努力可能會讓你獲得更大的滿足,但那需要一個過程,從人腦機制來說,更願意選擇前者。也就是說,選擇停留在舒適區,是人性的天然選擇。


明白了這一點,就應該清楚,當物質條件得到一定滿足後,出現貪圖安逸、不思進取的心理並非你主觀上想讓自己變成這個這樣子,而是本性使然。這個時候怎麼辦?硬逼著自己去努力,顯然不現實。

只有創造自發努力的心境,找對享受奮鬥的方法,順性而為,才能讓自己再啟征程。

深陷職場舒適區,又怕溫水煮青蛙?遠離“安逸陷阱”只需“3+1”

3個維度,創造自發努力的心境

1、提升視野,以人為鏡

作為一個職場人,如果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裡,坐井觀天,就很容易沾沾自滿。這個時候,不妨試著去升級自己的交際圈、生活圈,多接觸一些比自己事業更成功的朋友,以此來開闊眼界,提升視野。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比你優秀的人都在努力工作、向上奮鬥,你還要懈怠嗎?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唐太宗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的億萬富豪數量,已經超過10萬;千萬級以上的家庭就更不必說,數量遠超百萬。也就說,當前國內每不到1000人中,就有1人是千萬富豪;每不到15000人中,就有1人是億萬富豪。對標一下,就知道了自己所處的真實“段位”,自己的內心自然滋生緊迫感。

深陷職場舒適區,又怕溫水煮青蛙?遠離“安逸陷阱”只需“3+1”

也許有人會說:我只追求自己的小幸福就好,不需要和他人比較。


真的有一勞永逸的“小幸福”嗎?這也是我下面要說的。

2、居安思危,高瞻遠矚

三國中,周瑜為了困住劉備,給孫權獻上了美人計,不僅把孫尚香嫁給了劉備,還讓其住豪宅,一堆僕人伺候,生活極盡奢華。半生戎馬的劉備哪受得了這個,美人、美酒、美食,來者不拒。要不是諸葛亮教趙雲跟劉備說:“曹操要報赤壁鏖兵之恨,起精兵五十萬,殺奔荊州,甚是危急,請主公便回。”劉備差點就想在那繁衍後代,長久紮根了。


孟子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貪圖安逸,不思進取,往往是因為缺少危機感所致。反過來講,如果眼光長遠、常懷危機意識,就容易消去惰性,滋生進取之心。


時常問問自己這幾個問題:目前這個收入,還能持續多久?自己在行業內、公司內會不會被取代?一旦當前的收入渠道衰退,有何計劃?

深陷職場舒適區,又怕溫水煮青蛙?遠離“安逸陷阱”只需“3+1”

花開花謝,潮起潮落是自然規律,任何行業、任何公司、任何賺錢的渠道自然也逃不開興衰更迭。以前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後來變成“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到現在基本上可以說是“三年河東,三年河西”,因為時代發展變化太快了,很多傳統行業都被新興產業代替。馬雲說過:“在當今這個時代,構成最大威脅的對手一定不在行業內,而是那些行業之外你看不到的競爭對手。”


就連互聯網慢慢都變成了傳統行業,你能保證你目前的工作收入能夠長盛不衰?


居安思危,高瞻遠矚,未雨綢繆,才是“安逸”的真正來源。


但如果你就是一個十足的“樂天派”,對未曾到來的危機“不感冒”,那就不妨去追求更大的人生滿足吧。

3、自我定位,昇華需求

工作安逸,陷入職場舒適區,喪失奮鬥動力,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失去了目標。窮困時,目標很明確,就是努力賺錢,改善生活。但工作生活環境好了,物質條件富足了,反而迷茫了,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不清楚自身更高層級的需求所致。


馬斯洛的需求理論, 將人的需求從低到高依次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種需求。

深陷職場舒適區,又怕溫水煮青蛙?遠離“安逸陷阱”只需“3+1”

或許你的工作收入已經不低,並且當前還算穩定,但你能夠就此感到滿足,無慾無求了嗎?你的人生追求真的就只是這些嗎?僅僅是物質上的滿足,真的就能讓你感覺到幸福嗎?


這時,不妨給自己設置一個更高的人生追求,去實現更大的自我價值。這個目標會成為你接下來前進路上的明燈,指引著你奮鬥的方向。


怎樣實現更大的自我價值?孟子給出答案。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深陷職場舒適區,又怕溫水煮青蛙?遠離“安逸陷阱”只需“3+1”

1個關聯,找對享受奮鬥的方法

職場人,在工作中如何才能享受奮鬥、重燃鬥志?除了思想上找到奮鬥的動力,方法上還要設定好奮鬥的獎勵。


有效的努力不是一時之勇,而要讓它成為一種習慣。養成奮鬥習慣的關鍵是要有成就感,哪怕只是細微的感受。成就感是一個信號,它表明你的奮鬥有了回報,你為此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

深陷職場舒適區,又怕溫水煮青蛙?遠離“安逸陷阱”只需“3+1”

開篇講了,大腦的反應機制都更偏向於接受即時性的利益,那我們就好好利用這一點,讓努力“立竿見影”,得到即時獎勵。有就是說,將你的習慣與即時獎勵聯繫在一起,當你完成時,它會讓你心滿意足,這個就叫做習慣增強法。


舉個例子來說。我的一位朋友和他妻子就是這麼做的。他們想要堅持讀書,每週三本,對於平時工作忙碌的兩人,確實是個挑戰,但他們喜歡旅行,為了完成讀書目標,他們就把讀書與旅行綁在了一起。為此開立了他們稱之為“文化之旅”的儲蓄賬戶。每當他們讀完一本書,就會往這個賬戶裡轉入100塊。到了年底,他們就把這筆錢花在度假上。這樣一來每次讀書,都有了即時獎勵,他們因此也堅持並熱愛上了閱讀,自然而然完成了讀書的目標。

深陷職場舒適區,又怕溫水煮青蛙?遠離“安逸陷阱”只需“3+1”

貪圖安逸並非原罪,“超越自我”也並非那些大佬牛人專屬,做好3個維度的自我審視,找對“1個關聯”的方法路徑,你也可以成為奮鬥達人。


關注我

立足職場,傳遞由基層至管理的進階之法;

深耕營銷,分享從策略到執行的實戰之道。

讓我們一同前行,共鑑成長,收穫圓滿人生。


深陷職場舒適區,又怕溫水煮青蛙?遠離“安逸陷阱”只需“3+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