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的抱窩栽培,技術就在這裡,種植過的產量都是大提高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馬鈴薯的抱窩栽培方式,這種方式通常和切塊播種的產量相比有大幅度的提高。

馬鈴薯的抱窩栽培,技術就在這裡,種植過的產量都是大提高

馬鈴薯抱窩栽培是遼寧省莊河縣農民創造的高產栽培技術,經旅大市農科所和瀋陽農學院等單位的總結、試驗與推廣,各地試種後均獲得滿意的結果。如旅大市的試種結果畝產6000-8000斤,單株產量2-4斤,最高畝產達10740斤,單株產量達12.2斤。抱窩栽培是利用馬鈴薯前端的優勢,在栽培上採用整薯的育苗早植、深植淺蓋、下一培養土等綜合措施,在植株層形成結薯,是一種高產栽培方法。這一方法較之通常切塊播種產量有大幅度的提高。

馬鈴薯的抱窩栽培,技術就在這裡,種植過的產量都是大提高

抱窩栽培的主要技術環節

選用良種,打破休眠抱窩栽培一定要選用高產的品種,旅大地區多用疫不加,紅紋白和男爵等品種,並且從株選著手,在田間選擇豐產長相的健壯植株,收穫後再進行塊莖的個選,選擇芽眼深,薯皮柔嫩光滑、薯形規整,無病蟲害的1-2兩重的塊莖作種薯。種薯收穫後,立即放在陰涼而又通風的室內,平鋪2-3層,使有散射光線均勻照射,室內溫度要保持20-25℃,進行通風透光處理,以打破休眠促使發芽。培育短壯芽,選擇頂部壯芽留下3-4個,用小刀把下部芽眼帶少許薯肉挖掉,然後繼續處理,使壯芽生長變得緩慢,呈現出來的芽為紫綠的顏色,形狀短而又強壯,所以稱為短壯芽。

馬鈴薯的抱窩栽培,技術就在這裡,種植過的產量都是大提高

在冬季儲藏期間,要保持室溫2-5℃,既要防止室溫過低受凍,又要防止室溫過高以致短壯芽伸長徒長。溫床育苗,提早生育,三月上中旬,將有短壯芽的薯種向上放在溫床上,薯種之間要有1.5-2寸的距離,澆上水之後要覆蓋1.5寸的土壤,上蓋玻璃窗扇或以塑料薄膜密封,晚間或陰天則加蓋草苦防寒保溫,保持最低床溫在2℃以上,幼苗出土後,白天可保持床溫15℃左右,苗高1寸左右時開始放風。定植前一週,要撤掉覆蓋物,使幼苗接受外界低溫鍛鍊,為提早定植作好準備。

馬鈴薯的抱窩栽培,技術就在這裡,種植過的產量都是大提高

定植,4月中旬晚霜過後即可定植,定植前須細緻整地,深翻細耙,每畝施有機肥萬斤以上,定植時苗齡達30-40天,苗高3-4寸,有6-7片葉子,挖苗前一天苗床先澆透水,定植當天割垛。行距1.5-1.8尺,株距1-2。2尺,開溝深5-6寸,將苗垛擺於溝底,順溝澆水,水滲後覆土以蓋住土垛為度,不能覆土太厚。

馬鈴薯的抱窩栽培,技術就在這裡,種植過的產量都是大提高

分次培土,層層結薯,分次培土是抱窩的關鍵,切不可一次深培。每次培土應根據植株生育情況,土壤摘情等結合灌水進行。土壤經4-5次培養,使植株漸漸的形成結薯的水平。種植後的5-7天應培養1.5英寸左右的土壤,然後在乾燥的情況下先澆水再培土。現蕾時應培土1.5-2寸也要結合灌水進行。以後每隔10-15天培土一次,旱時要先澆水,最後一次培土3寸厚。

馬鈴薯的抱窩栽培,技術就在這裡,種植過的產量都是大提高

抱窩栽培增產的原因

1.早育苗、早生角匐枝,有利結薯,抱窩馬鈴薯由於提早育苗,到四月上中旬定植時已長出5-6片葉子,此時普通塊栽者幼苗尚未出土,故抱窩的植株比普通塊栽者提前發育爭取了三十多天的生育期,有利於塊莖的膨大。

2.主莖多結落也多,抱窩栽培的植株,因在培育短壯芽的時候即已選留壯芽3-4個,故定植後的植株主莖多達3-4條,從而結薯也多,故比普通塊栽者增產要多,這是抱窩栽培增產的重要原因之一。

馬鈴薯的抱窩栽培,技術就在這裡,種植過的產量都是大提高

3.整落壯芽保證苗健株壯,由於利用整薯並選留了壯芽,故能有充足的營養保證幼苗生長健壯根系發達,從而順利的發育成為豐產長相的植株,同時並能保證全苗。這是抱窩栽培能增產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4.分次加厚培土為塊莖形成創造了良好的土壤條件,分次培土並且培土與灌水結合進行,這種作法一方面創造了疏鬆而深厚的表土層,有利於塊莖的膨大;另一方面由於結合灌水進行培土,這就使得近地表處的匍匐枝通常因土表乾燥發育不良不能形成塊莖,或僅能形成小塊莖,一變而為促使匍匐枝發育良好可形成大塊莖,使無效匍匐枝變為有效匍匐枝,對增產有利。

馬鈴薯的抱窩栽培,技術就在這裡,種植過的產量都是大提高

選用良種健薯是使各項技術措施得以發揮增產作用的基本保證。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了,閱讀完後,大家是否學習到這項增產技術了呢,感謝大家的閱讀與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