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民區志》|農牧林水——栽培

(一)栽培技術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回民區農村蔬菜種植的生產條件和技術水平很低,面積很小,品種較少,基本上是當地品種,耕作上採用傳統的種植技術,以露地栽培為主要方式,保護地栽培所佔比例極小。春菜和秋菜分別栽培,蔬菜生產和供應淡季長而少,旺季時又相對集中、過剩,未形成較科學合理的栽培制度。

實行人民公社化後,由於呼和浩特市城市發展和人口增加,對蔬菜的需求量也相應增加,為保證呼和浩特市居民的蔬菜供應,攸攸板公社幾個大隊先後被確定為蔬菜專業大隊,蔬菜栽培面積增加,保護地面積擴大,栽培技術有很大改進,栽培制度趨於合理和完善。主要做法為:

露地栽培,蔬菜生產專業隊大多采用排開播種,分期收穫的方法,在主要栽培季節內,提早或分期播種,在一年內多次播種,以避免集中收穫、供應,達到分期收穫,均衡供應的目的。

廣泛使用間作、混作和套作,增加品種均衡供應,保持土壤肥力。間、套、混作主要形式有甘藍為主栽作物,間作蕃茄和秋白菜;茄子套大蒜、小白菜和胡蘿蔔混種等。採用多次作栽培,能保證新鮮蔬菜的週年供應和蔬菜種類的多樣化,提高總產量,按蔬菜的種類和特性輪作,合理利用土壤肥力,提高蔬菜的品質和產量。

為抵禦乾旱、大風和低溫,保障豐產和蔬菜淡季供應,保護地栽培主要採用風障、陽畦、溫床、溫室技術。

風障用葦子或高粱秸類製成,主要起防風作用,可提高小區域氣溫3℃~4℃。

陽畦主要形式有3種,普通陽畦由畦床、風障和葦簾等覆蓋物組成,主要用於育苗或播種速生小葉菜;玻璃陽畦是在普通陽畦上加蓋玻璃,用於育苗和栽培早熟菜;改良陽畦是畦邦突出地面,上面安裝玻璃窗,早晚加蓋草簾,用於栽培早熟果菜。

溫床採取陽畦形式,用蒿杆、殘葉、垃圾和半腐熟牲畜糞便發酵鋪在溫床上,用於育苗和栽培耐寒性蔬菜。

溫室分為北京式溫室和日光溫室。北京式溫室需燒煤加熱,主要栽培青韭、蒜黃,以供冬春需要;日光溫室,採用日光加溫,主要用於秋末冬初栽培芹菜、韭菜等耐寒性蔬菜及春季育苗。

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栽培蔬菜的技術進一步發展,保護地面積增加,生產的蔬菜品種多、產量高、品質好,細菜生產比例加大。特別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隨著城鄉人民生活改善,回民區農村蔬菜栽培除種類增加、保護地面積擴大外,蔬菜專業村的蔬菜生產四季不斷,蔬菜栽培制度進一步趨於合理完善。主要做法為:

露地栽培,一是合理搭配不同蔬菜的早、中、晚熟品種,以縮短淡季,保障供應。二是排開播種,均衡收穫。將抗寒性、適應性強的蔬菜作為提前或延後栽培的對象,將耐寒性蔬菜栽培避開炎夏,將喜溫性蔬菜在保護地進行冬春生產。三是實行輪作、間作、套作、多次作複種。輪作主要是不同科的蔬菜和根系不同深淺的蔬菜輪作,以利於減少病蟲害,充分利用土壤營養;間、套作形式主要有南瓜、葫蘆套種小白菜、水蘿蔔;蕃茄與甘藍間作等;多次作複種分為二年三茬、一年二茬、一年三茬等做法。

保護地栽培上除利用傳統設施外,廣泛應用日光溫室、塑料大棚、小拱棚和地膜覆蓋栽培技術。保護地面積的擴大,使回民區農村特別是蔬菜專業村的蔬菜生產突破自然氣候的限制,延長生產期。蔬菜生長供應期每年從3月中旬至12月中旬9個月,若12月中旬至3月中旬實行溫室加溫生產,可以做到常年供應。保護地推行的溫室、大棚多次複種,較好地補充早春和晚秋、初冬的蔬菜供應。

日光溫室一般採用高效節能一面拱形薄膜,“磚牆—鋼架”結構,無樑柱,能充分利用光能,荷載能力強,同時配備溫度、溼度的電子監控設施。可用於全年的栽培生產和早春分苗。

塑料大棚主要有多立柱壓竿式、少立柱大梁式、無立柱空心式。使用塑料大棚栽培蔬菜對蔬菜生長形成有利的條件,使蔬菜早熟、高產、延長供應期。主要用於早春栽培,也可用於秋季延遲栽培和早春分苗。

小拱棚較塑料大棚矮小,但使用方便,成本少,用於早春育苗和早熟栽培。

地膜覆蓋技術是農村栽培蔬菜的常用技術。1982年,經試驗引進後發展很快,被廣泛應用於茄果類、瓜類、白菜類蔬菜的栽培,可早熟、豐產,一般在播前覆膜,其後播種或定植。

採用貯藏保鮮技術,以旺補淡。在蔬菜生產供應旺季對一些蔬菜進行貯藏保鮮,貯藏形式主要為窖存,蔬菜生產淡季時保證供應。主要做法是早霜之前將茄果類蔬菜保鮮貯藏,一個月後供應,將秋菜收穫後貯藏,冬季供應。

(二)主要蔬菜的栽培

大白菜 屬十字花科2年生植物。半耐寒性,要求冷涼溫潤的氣候條件下生長,幼苗期在溫度20℃~25℃時生長最有利,溫度低則生長期加長;蓮座期以18℃~20℃最為適宜;包心期白天需要8℃~16℃,夜間8℃~10℃,以促使葉球包心堅實、柔嫩。根系入土淺,葉片大而薄,水分蒸發量大,耐旱力弱,溫度過高易發生病害,要適時適量供應水。栽培土壤最好是保水力強的肥沃砂壤土。施肥以氮肥為主。栽培一般直播採用壟栽,播種時,小日期品種在大暑左右,大日期品種在小暑後,收穫期在寒露至霜降。

圓白菜 屬十字花科2年生植物。耐寒,種子在2℃~3℃時即可發芽,在18℃~20℃可播種,2~3天即出土,植株能耐零下3℃~5℃低溫,生長最適宜溫度為13℃±7℃。早、中熟種一般在2月中、下旬溫室育苗,4月中、下旬定植。晚熟品種一般在4月中、下旬陽畦育苗,6月上、中旬定植。根系較淺,葉面大,蓄水量較多,耐肥,要求肥沃而保水力較強的土壤,管理上需勤施水肥。

菠菜 是藜科2年生(秋播)或1年生(春播)矮生植物。生長最適溫度是15℃~20℃,耐寒力很強,植株可忍受-8℃低溫,幼苗在-6℃的低溫環境也不致受害,種子在4℃就能發芽。尖葉菠菜作老根菠菜栽培,頭年秋分直播,長出4片小葉後露地越冬,次年扣大棚可在3月底4月初上市。露地栽培則推後到4月底5月初上市。圓葉菠菜於3月末播種,6月中旬收穫。

芹菜 春季栽培,於4月初陽畦育苗,5月中旬露地定植,6月下旬開始收穫。秋季栽培於7月育苗,8月底栽植,10月收穫。

茴香 宜早春陽畦栽培,一般於2月下旬撒播,4月末至5月初收穫。也可秋季塑料大棚栽培。

芫荽 露地芫荽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下旬播種,6月上旬至7月下旬收穫。秋季於8月上旬播種,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收穫。

茼蒿 2月中旬播種,5月中旬採收,也可在3~4月間陽畦撒播,4~5月採收上市。

胡蘿蔔 是傘形種2年生植物。播種當年形成肉質根,第二年抽苔開花結實。發芽的最低溫度為4℃~6℃,適溫為18℃~25℃。要求土壤為含有機質多,耕作層深厚的疏鬆壤土或砂質壤土。栽培前深耕可促進強大根系的形成。一般黃蘿蔔於6月中旬直茬或套種播種,10月上、中旬收穫。紅蘿蔔於8月初直播,10月上旬收穫。

萵筍 一般在2月初陽畦或溫室育苗,4月中旬露地定植,6月中旬收穫。

蘿蔔 四季蘿蔔一般在4月中、下旬露地直播,6月上、中旬採收;秋蘿蔔於7月上、中旬壟作直播,10月上、中旬收穫。

蕃茄 喜光照,耐寒性差,光照不足會降低產量,-1℃時就會受凍害。所吸收的營養元素氮、鉀最多,磷次之。栽培一般採用陽畦、溫室育苗法。陽畦育苗在3月上、中旬,5月中、下旬露地定植,7月上、中旬採收。塑料大棚栽培,1月下旬至2月上旬在加溫溫室播種育苗,4月中、下旬定植塑料大棚內,6月上、中旬採收。溫室栽培在3月中旬定植,5月中、下旬採收。

辣椒 一般在4月中旬陽畦育苗,5月中、下旬定植,7月中旬開始收穫。

茄子 耐寒性較差,種子在20℃~25℃下經過8~12天發芽,而在13℃~14℃下要經過20~25天才能萌芽。生長最適宜溫度為20℃~30℃,溫度過高、過低都會延緩生長。一般在3月上、中旬採用陽畦、溫室育苗,5月中、下旬露地定植,7月中旬開始採收。

青椒 種子發芽的適宜溫度為25℃~30℃,10℃以下則不能發芽,耐寒性較差。一般採用溫室、陽畦育苗法,2月末3月初育苗,5月中、下旬露地定植,7月上、中旬開始採收。

黃瓜 屬1年生草本植物。種子發芽的最適宜溫度為25℃~30℃,耐寒性差,需水、多肥。一般採用溫室、塑料大棚栽培,2月上、中旬播種育苗,3月中旬定植於溫室,4月中旬定植於塑料大棚,約1個月後採收。

大瓜 屬1年生蔓生植物。最適宜溫度為25℃~30℃,一般在5月中、下旬露地挖窩直播,9月下旬收穫。

西葫蘆 屬1年生草本植物。莖有矮生和蔓生兩種。適應性較強,種子發芽適宜溫度為25℃~30℃。5月中、下旬直播,8月上、中旬開始收穫至9月中、下旬結束。

菜豆 喜溫、不耐霜凍。16℃以下種子才能發芽,生育期30℃最適宜,一般在5月下旬浸種後露地平畦穴播,採收期因品種不同而異。

韭菜 耐寒力強、宿根,可露地越冬。最適宜生長的溫度為12℃~24℃,溫度過高時生長緩慢,品質也較差。栽培一般在春、夏兩季直播,次年4月割第一茬,此後分茬收穫。

大蔥 栽培一般於白露平畦撒播,露地越冬,翌年6月下旬起小蔥,如移栽,10月上旬收穫大蔥。

大蒜 栽培時大都栽植蒜瓣,蒜瓣在3℃~5℃即能萌發,葉子在12℃~16℃生長最適宜,鱗莖形成的適宜溫度為15℃~20℃。一般在清明前後露地平畦壟栽,立秋時收穫,紫皮蒜在大暑即可收穫。

洋蔥 抗寒力強,耐零下6℃~7℃低溫。栽培一般於3月中旬陽畦育苗,6月初露地定植,9月中旬收穫。

三、產量銷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蔬菜生產限於當時的生產條件和技術水平,種植蔬菜面積少、產量低。1957年前,蔬菜生產是根據國家計劃安排,銷售方式是菜農自產自銷或菜販轉銷。

實行人民公社化後,由於呼和浩特市基建佔地和城市對蔬菜需求量的增加,攸攸板公社的東烏素圖、壩口子村成為蔬菜生產專業隊,蔬菜栽培面積擴大。這時期以種植夏、秋蔬菜為主,春菜種植比例不足全年種植面積的10%。1958年,國家開始實行蔬菜統購包銷制度,對菜農實行包口糧、包價格、包銷售的“三包”政策,蔬菜生產列入國家指令性計劃。呼和浩特市糖業菸酒公司、呼和浩特市蔬菜公司先後對商品菜實行統一收購、管理和銷售。這期間,蔬菜專業社隊生產的商品量由蔬菜公司與生產社隊簽訂合同來確定,生產量過多過少都會帶來損失,以保證完成任務和限制大量超額生產為最好。

1985年前,蔬菜專業隊仍實行統購包銷政策,蔬菜生產量仍由蔬菜公司與生產社隊簽訂合同來確定,蔬菜種植仍以夏、秋菜為主,春冬季生產較少,蔬菜生產的品種以薯芋類、茄果類和白菜類為主。

1985年後,蔬菜專業村實行包產到戶,蔬菜生產實行面積、商品量、合同訂購量的指令性計劃,合同訂購量約佔蔬菜生產總量的60%,其餘40%由菜農自己安排生產,自行銷售。國家實行“管六放四”政策。這種既管,又放,管放結合的辦法,保證蔬菜生產量,繁榮市場,農村蔬菜栽培面積有所增加,產量擴大。

20世紀90年代,呼和浩特的蔬菜市場完全開放,農民種什麼菜、產多少,主要是依據市場需求,銷售自行解決。市場的放開帶動農村蔬菜專業村種植積極性,蔬菜品種增加,品質改善。1999年,攸攸板鄉劃歸回民區管轄後,回民區不斷強化農業基礎,根據市場要求的新變化,引導和提倡農民種植綠色、無公害、經濟效益好的蔬菜。細菜的種植比例增加,反季節蔬菜供應大幅增多。蔬菜保護地由1999年的165畝發展至2005年的220畝,菜農利用保護地生產全年四季不間斷。糧田村農民種植蔬菜除自食外,也在市場出售,回民區農村的蔬菜生產和銷售出現產銷兩旺的局面。2005年,回民區種植蔬菜6 495畝,總產量22 842噸。

四、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及管理建設

2002年7月,回民區根據國家有關發展“精品農業,特色農業”的政策,開始籌建無公害蔬菜農藥殘留檢測站,於2003年6月完成建設,7月投入使用。檢測站位於東烏素圖村110國道旁,投資6萬餘元,所用設備準確率較高,30分鐘內可檢測樣本5個。檢測範圍由最初的蔬菜生產基地發展到轄區內凡是從事蔬菜生產、銷售經營活動的都進行監管,檢測品種由十餘個發展到幾十個,同時由最初的不定期抽檢發展到定期、定量檢測。

2003年,回民區在攸攸板鎮的攸攸板、廠漢板、塔布板、東烏素圖、壩口子村共3 500畝進行無公害蔬菜基地認定工作,其中包括示範田500畝,示範田主要分佈在東烏素圖、壩口子和攸攸板村。

2004年,回民區完成黃瓜、番茄、菜豆3個品種14 000噸的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工作。2005年,無認證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