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一時的“林下養雞”,為何現在無人問津?農民:出力不討好

在以前的農村裡,處處可見養雞戶,有些地方甚至是一整個村子大部分人家都在養雞,而這些年土雞在市場上是很受歡迎。人對於雞產品的需求量很大,所以養雞戶也是很多的。隨著人們對高品質產品的需求,相比於養殖場的飼料雞,土雞的價格要貴上幾倍,但是在市場上供不應求。於是有些農民就開始發展規模化養殖土雞,其中有些專家在前幾年就極力推薦“林下養雞”這種新型養殖模式。


火爆一時的“林下養雞”,為何現在無人問津?農民:出力不討好

所謂“林下養雞”就是將雞全部送到樹林裡養殖,跟養殖場相比這裡的環境更加接近自然,還能利用樹林裡的昆蟲資源以及林蔭庇護,雞的排洩物還能作為林子的養料。不僅如此,這種模式下養出的柴雞還屬於綠色無公害的產品。散養的雞可以幫助樹木除掉害蟲,雞吃掉蟲子也是省了一筆開支。另外果園裡面散養土雞,這樣雞的活動範圍大了,長大的雞吃起來肉質更好,自然能賣個好價錢。而果子掉落在地上,雞又能吃果子長大,降低了養殖成本,看起來是兩全其美的事情。許多農民也都看中了這種養殖模式的低成本和高收益,於是紛紛加入進來。可是沒過多久這種“林下養雞”的模式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到底是何原因呢?

火爆一時的“林下養雞”,為何現在無人問津?農民:出力不討好

第一點,雖然散養在山上的雞會自己找蟲子吃掉,除去了人工捉蟲子的麻煩但是不可忽視的一個問題是,雞的破壞性,雞的爪子很厲害,嘴巴也很尖,每天大部分的時間都會在找吃的,但是他們除了吃掉蟲子和雜草之外,還會飛到樹上去吃一些果實。如果沒有控制好養殖密度,這些雞活動的地方就會變得“光禿禿”的,這樣的環境對於樹上的果子來說無疑是惡劣的,豐收是談不上了,就連長相也是被這些雞毀了容,這樣的水果再賣起來也是不容易了。

另外,為了保證收益雞群規模也不能太小,這時還得往林子裡撒飼料。直接讓樹林變成了飼養場,更嚴重的是雞排出的糞便沒有經過堆肥是不能被樹木吸收的,只會讓土地更加板結。久而久之清理糞便也成了養殖戶每天必須做的事情,樹林中的清理工作遠不如養殖場那麼輕鬆!若是不及時清理的話,果樹的效益可能會直線下降!本來是打算利用雞的排洩物來減少撒肥料的麻煩,但是整天除雞糞一點也不比撒肥料輕鬆。

火爆一時的“林下養雞”,為何現在無人問津?農民:出力不討好

雖然說這樣模式養出的雞從肉質和質量方面確實要比只吃飼料長大的雞要好一些,但是由於上述的原因,所以現在很少有人採用這種模式了,這也是林下養雞模式無人問津的原因了。經過了解,您認為“林下養雞”模式到底行不行得通呢?歡迎留言分享您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