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病毒的一百年:我們需要的是警惕,而不是恐懼

冠狀病毒的一百年:我們需要的是警惕,而不是恐懼!

公元2020年,我們正在面對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

自武漢發佈不明原因肺炎報道之後,全世界醫療、科研同仁都在關注和投身於這個戰場。

1月20日鍾南山院士推測,此次新型冠狀病毒來源很大可能是野生動物。

1月21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發表論文,推測新型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也可能是蝙蝠。

1月23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的檢驗成果再次指向蝙蝠,發現該病毒與一種蝙蝠的冠狀病毒基因序列一致性高達96.2%。

1月24日世界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在線發文,指出此次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極大可能與中華菊頭蝠攜帶的冠狀病毒密切相關


冠狀病毒的一百年:我們需要的是警惕,而不是恐懼

隨後,關於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的特徵、傳染途徑、預防和救治策略正在不斷地被揭示。

此時,我的第一批奔赴武漢第一線的戰友剛剛踏上了征途,所有留守崗位的同仁也隨時做好了出發的準備——投身醫學、不忘初心,我們隨時聽候召喚。


冠狀病毒的一百年:我們需要的是警惕,而不是恐懼

本文,願與大家共同回顧冠狀病毒進入人類視野的100年曆程,願大家保持警惕、積極防控、切勿恐慌。

冠狀病毒(CoVs)是一類具有囊膜的單鏈RNA病毒,也是目前已知基因組最大的RNA病毒。之所以被稱之為“冠狀病毒”,是人類在顯微鏡下第一次看到這種病毒的外貌時,發現它的表面規則排列的突起,整體看來就像一頂皇冠。


冠狀病毒的一百年:我們需要的是警惕,而不是恐懼

其實,在我們親眼看到它之前的50年,它已經無聲息地進入了醫學界的視野。

那是1912年,第一例可見記載的冠狀病毒感染病例出現了,這是一隻患有傳染性腹膜炎的貓。

1937年,博德特和哈德森從小雞體內第一次分離到了冠狀病毒。

而這時,人們對它的瞭解還停留在動物的身上。

時間來到了20世紀50年代,這個時候的研究者已經從感冒的病人鼻咽部分離出了鼻病毒,從而證實了流感的病毒來源。但是,同時也發現很多感冒並不是由鼻病毒引起的,很有可能還存在著一種當時還無法檢測、也無法證實的病原。

1961年是一個重要的時間點,一位叫肯德爾的研究者將一些特殊的流感患者的鼻腔沖洗液接種到細胞中培養,希望能發現點什麼。但是,始終一無所獲。重要的是,他並沒有完全放棄,而是將標本保存在零下70℃的冰箱內,留給後來者研究。

1965 年,Tyrrel教授重新取出了肯德爾凍存的標本。他是一位更加執著和瘋狂的研究者。他嘗試將標本接種到細胞內培養、接種到雞胚中培養,都沒有成功。最後,當這種病毒被接種在人胚氣管纖毛細胞中培養時,終於現出了原形,並被命名為B814

隨後,Hamre用人胚腎細胞分離到類似病毒,代表株命名為229E病毒。McIntosh用人胚氣管培養從感冒病人中分離出一批病毒,代表株命名為OC43病毒。

最終證實229E病毒、OC43病毒就是引起成人流感的主要病毒。


冠狀病毒的一百年:我們需要的是警惕,而不是恐懼

兩年後,阿爾梅達用電子顯微鏡第一次看到了這種病毒的真容,發現這些病毒是一種有包膜的RNA(核糖核酸)病毒,表現為不規則的圓形或類圓形,平均直徑 100nm(納米),外觀很像一定皇冠。因此,這類病毒被定名為 Coron - avirus,中文譯為冠狀病毒。

1975 年,第二種引起人類疾病的冠狀病毒從腹瀉病人的糞便中分離到的,命名為人腸道冠狀病毒

逐步地,冠狀病毒狡猾、多變(易變異)的特徵開始被人們熟知。但是,一直以來並沒有引起大家太大的重視。因為,在研究過程中發現,冠狀病毒非常脆弱,很容易破裂而失去感染性。很多化學物如丙內酯、甲醛、乙醇、過氧化氫等都可以很輕鬆地將其殺死。所以,它的致病性不強。


冠狀病毒的一百年:我們需要的是警惕,而不是恐懼

當時間來到2003年2月28日,偉大的無國界醫生、傳染病專家烏爾巴尼博士在越南河內為一個原籍上海的華裔美國商人約翰尼·陳檢查身體時,發現了一種從未出現過的病毒。烏爾巴尼敏銳地發現了這種病毒的不尋常之處,將其稱之為非典型肺炎病毒,並報告了世界衛生組織。【偉大的傳染病專家烏爾巴尼博士犧牲在抗擊非典的第一線】

世界衛生組織召集全世界不同國家、地區的13個實驗室,終於得出了一個震驚的結論。2003年4月16日的日內瓦會議上共同認定,這是一種以前從未在人類身上發現過的新型冠狀病毒:SARS病毒——因其引起重症急性呼吸道綜合徵(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而命名。


冠狀病毒的一百年:我們需要的是警惕,而不是恐懼

我們震驚地發現,冠狀病毒經過了百餘年不斷地變異和“成長”,而成為了一種可以威脅人類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的病毒。

但是,當SARS病毒被發現後,它的基因排序、診斷試劑以及變異性,隨之被科學界揭示,最終得到了遏制。

冠狀病毒感染在全世界是非常普遍,人群中普遍存在有冠狀病毒抗體。但是,它們極強的變異性使得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應答較差,再次感染比較常見。所以,我們對於冠狀病毒的預防是永遠不能鬆懈。


冠狀病毒的一百年:我們需要的是警惕,而不是恐懼

但是,它的弱點也決定了它一定會被遏制。因為,冠狀病毒在乾燥的空氣中、在陽光下很難存活,因為它會被紫外線殺死。所以,它必須要通過飛沫傳播、藉助人體來擴散。這就是呼籲大家不必驚慌、積極防護的原因——在病毒肆虐之際戴口罩、勤洗手、減少人群聚集、隔離感染人群,就是在孤立病毒、圍點打援,為一舉殲滅做好準備。


冠狀病毒的一百年:我們需要的是警惕,而不是恐懼

這是一場冠狀病毒向全人類發起的挑戰,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無法迴避的參戰者,讓我們時刻保持警惕,加強科學防護,沉著冷靜,勝利即將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