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永華《淘寶運營五講》:有多少醬油哥在淘寶裡遊蕩

“打醬油”你知道的。在電商路上,打醬油的也多。我們不說C店賣家,因為人家本來就不是公司化運作,人家即便有員工,人家也是作坊式的。跟C店比起來,人家無論怎麼做,我都覺得情有可原。我說的醬油哥,更多存在天貓裡面。我發現在義烏,有很多企業,看電商發展好,就忙著招聘,就忙著入駐了,從來沒想過,入駐之後怎麼辦?是不是要花錢?因為大家最早的時候都是做傳統生意的,都是在市場裡面弄個店面,有采購商來,看好就在店面下單,至於說的推廣之類的,似乎都不怎麼投就可以接單了。當然,這是傳統的做法,但電商不能這麼做。


郜永華《淘寶運營五講》:有多少醬油哥在淘寶裡遊蕩

《運營五講》


你一不想上活動,二不想投直通車,不想弄鑽展,你連淘金幣營銷,積分寶這些都不想幹,你想幹什麼?在淘寶,人家都在這麼幹的時候,你都不想幹,我真不明白,你還有什麼辦法,去把流量引進來。一個悲催的事情是,你還要每天去羨慕那些日發單量在2000—3000的商家。

我想跟這些醬油哥說的是,本山廣告說的好:別看廣告看療效。我想跟你講的是,別看表面看本質,你羨慕人家的時候,你知道人家之前做過哪些你不知道的工作,你知道人家在賺錢之前先虧進去多少?

你可能會說,我也敢虧,我可以肯定的是,作為一個醬油哥,一個典型的代表性的醬油哥,你肯定是這麼幹的,大張旗鼓的讓運營幫你策劃了去實施了,結果才幹了那麼一把,你就哎呀哎呀了,你會覺得銷的太快了,這麼大的量我們怎麼受得了,又要開始叫喊著在虧損了。哥,你聽好了,這才剛開始呢?才一把而已,你就害怕了,我相信,你的境界和生意也就如此了。

有些人可能不愛聽,直接反駁:虧的不是你的錢,你肯定不心疼。是,我就是個打工的,但我有一點我相信我還是做得到的,我是個本份的打工者,我知道這些虧出去還是要賺回來的,開公司不賺錢開什麼公司,我更知道公司不是慈善機構。

這年頭做電商,你要麼選一個很冷門的競爭相對較少的行業或者產品,你可以賺錢,你可以賺大錢,而且投入的成本不會多。但你偏偏選了一個很熱門的,有超過幾十家國內大企業上市公司在玩的行業,這就沒辦法了。因為你有追求嘛,既然有追求咱就豁出去了。讓運營們把本事都使出來,給你打江山。

打江山是要充分信任和絕對支持的,你這不到位那要卡一下,縱使運營有天大的本事,也恐怕只是一是熱鬧而已。

我在《運營五講》第五講中提到了《史記 高祖本紀》,那個由絕對的混混成長為皇帝的並開創一個強大王朝的人——劉邦。他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首先我們說這是個絕佳的運營團隊。其次,我們看看當年他的對手是誰?是項羽,項羽人家出身名門,在中國,凡是你有好的出身,成事還是比較容易的,這出身就相當於今天的紅二代了。項羽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剛愎自用,有點不相信人,他連自己的亞父范增都不信任能,要成功就是奇蹟了。而劉邦呢,我相信劉邦在創業期是給了這些人絕對信任的,有絕對的信任也才有絕對的死心塌地。

我剛想到一句話:想當扛把子就得有小弟,就得有你的鐵桿粉絲,這些人才是你創業的資本,開創基業的資本。你不要想著開個高薪水,招一批人你就有團隊了,這玩意還不能稱呼為團隊,只是烏合之眾,需要調教,需要從裡面有幾個鐵桿粉絲才能成事。

寫的比較亂,可能有人看完之後會蛋疼,那你就疼著吧!想做好事情,開創基業,就別去做什麼醬油哥,這真沒意思,如果僅僅是做個醬油哥,我覺得,還是線下靠譜一點,電商呢,就站在外圍看看熱鬧就夠了。

下面的文章是今天發佈在創業家雜誌官網的文章,是一號店的老闆於剛在黑馬訓練營上的講座,我覺得很多東西說的不錯,很有感觸,就順便整理出來,給醬油哥們分享一下,你看我們做電商,是不是該有一種把事情做好做大的決心,原文標題:《於剛自述:五年來,我和1號店過的那些“檻”》:

創業選行業的話一定要選陽光型的行業,這點很重要,你不能逆水行舟,而要順水行舟。

電子商務一定是規模性的東西,不要分垂直品類的,因為一旦有了平臺、流量以及顧客對你的信任,你就沒有什麼不可以賣。

電子商務的特徵就是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以某種垂直的品類起步也許比較容易,但如果把自己一直定位在那個品類比較深的話,你就會遇到很多瓶頸和困難。

目錄這個東西是固態的,電子商務應該是動態的,比如庫存信息和價格信息是無法改變的。而目錄的修改週期是一個月,這一個月裡所有東西都改不了,沒庫存的還在上面,價格變動也體現不出來。

一個企業沒有文化是不可能基業常青的。

既然沒有贏得顧客的信任就不應該再給顧客製造任何障礙。

顧客體驗太容易被喊成口號了,我們不想喊口號,只想做。怎麼做呢?我們聘請三方專業公司為我們做顧客體驗調查,就把每一個員工的薪資獎金都和顧客體驗指標掛鉤起來,如果顧客體驗上升了每個人都有獎金,下降了每個人都扣獎金。

電子商務難就難在供應鏈管理這塊,因為它的精髓就是把顧客想要的商品在他想要的地方和時間送到其手中,所以供應鏈管理就成為了電子商務最核心的點。

我們走了很多彎路,但是我們有一點做得非常好:很快地做決策,發現不正確就馬上糾正過來,再走到正確的路上。在電子商務領域,決策的速度往往比決策質量還重要,因為電商發展時間窗口很短,不快速做決策的話,時機就沒有了,你就沒有機會往下面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