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衡》第二十五卷│祀義篇第七十六(1)

2020年04月10日 星期五

農曆庚子年【鼠年】三月十八


《論衡》第二十五卷│祀義篇第七十六(1)

【原文之一】

世信祭祀,以為祭祀者必有福,不祭祀者必有禍。是以病作卜祟,祟得修祀,祀畢意解,意解病已;執意以為祭祀之助,勉奉不絕。謂死人有知,鬼神飲食,猶相賓客,賓客悅喜,報主人恩矣。其修祭祀,是也;信其事之,非也。實者,祭祀之意,主人自盡恩勤而已,鬼神未必欲享之也。何以明之?今所祭者報功,則緣生人為恩義耳,何歆享之有?今所祭死人,死人無知,不能飲食。何以審其不能歆享飲食也?夫天者體也,與地同。天有列宿,地有宅舍。宅舍附地之體,列宿著天之形。形體具則有口,乃能食。使天地有口能食,祭食宜食盡;如無口,則無體,無體則氣也,若雲霧耳,亦無能食。如天地之精神,若人之有精神矣。以人之精神,何宜飲食?中人之體七八尺,身大四五圍,食斗食,歠鬥羹,乃能飽足,多者三四鬥。天地之廣大,以萬里數。圜丘之上,一繭栗牛,粢飴大羹不過數斛,以此食天地,天地安能飽?天地用心,猶人用意也。人食不飽足,則怨主人,不報以德矣。必謂天地審能飽食,則夫古之郊者負天地。山,猶人之有骨節也;水,猶人之有血脈也。故人食腸滿,則骨節與血脈因以盛矣。今祭天地,則山川隨天地而飽。今別祭山川,以為異神,是人食已,更食骨節與血脈也。

《論衡》第二十五卷│祀義篇第七十六(1)


《論衡》第二十五卷│祀義篇第七十六(1)


《論衡》第二十五卷│祀義篇第七十六(1)

【字詞】

1、歠:(chuò)飲;喝;指羹湯之類

2、圜:(huán)圍繞;(yuán)指天體;同“圓”

3、粢:(zī )古代祭祀用的穀類

【拙解】

世人迷信祭祀,認為祭祀者必會有福,不祭祀者必將有禍。所以患病便占卜是何鬼神在作祟,知何鬼神在作祟便舉行祭祀,祭祀完畢心中疑惑之意得以解降,疑惑解除則病可愈;執意以為祭祀會起作用,便盡力不斷祭祀。稱死人有感知,鬼神能飲食,好像接待賓客,賓客喜悅,便會報答主人之恩。人們舉行祭祀,是可以的;迷信鬼神並供奉鬼神,是錯的。實際上,祭祀的意義,在於主人自已盡報鬼神之恩而表現殷勤而已,鬼神未必享用供奉之物。何以證明?如今所行祭祀之功,則是體現活人為報答恩義,哪有鬼神享用供奉?如今祭祀死人,死人沒有感知,不能飲食。何以確定被祭祀者不能享用飲食呢?天是實體,與地相同。天上有各種星宿,地上有屋宅房舍。宅舍附於大地之體,各種星宿位列天體。形體具備則應有口,方能飲食。假使天地有口能飲食,應將祭祀供奉的食物吃光;如果沒有口,則沒有形體,沒有形體則是氣,如同雲霧一般,亦不能食。如果天地的精神,如同人所具有的精神。以人的精神,為何應能飲食?中等身材的人身高七八尺,體圍大者四五圍,能吃一斗食物,喝一斗湯,方能飽足,多者需三四鬥。天地之廣大,數以萬里。祭壇之上,一頭牛犢,烹谷肉湯不過幾斛,以此供天地食用,天地怎能吃飽?天地之心,猶如人之意。人若吃不飽,則會埋怨主人,不會回報其恩德。一定稱天地確實能吃飽,那麼古時舉行郊祭者就是有負天地了。山,猶如人的骨骼;水,猶如人的血脈。故而人食物充滿腸胃,則骨骼與血脈因之而強壯旺盛。如今祭祀天地,則山川隨天地而飽。如今另外祭祀山川,認為是不同的神,則如同人已用食,再讓骨骼與血脈用食。

【小議】

古人常舉祭祀,設壇擺案,宰牲供物,講究頗多,盡顯虔誠。可是,那些供品皆為被祭者享用了嗎?天知,地知,舉祭者未必全知,世人多不知。實則,食物供品或被人暗中取走食用,或消失於食肉動物的腹中,定然不是被天地鬼神享用。祭祀為禮,禮當有其意義。祭祀之禮,體現的是“敬”。敬天、敬地、敬鬼神;敬先祖、敬聖賢、敬往生。敬天,仰慕天之神秘、高遠;敬地,廣袤大地為人類生存之根;敬鬼神?甚是荒唐,不足以論。敬先祖,血脈相承的傳統;敬聖賢,文化傳承以修德;敬往生,心存尊重方為人。祭祀,是一種表達敬畏的儀式。心中存敬意,未必重儀式。常以五常則已身,足矣。


王充(公元27年-97年),字仲任,東漢時期思想家,唯物主義者。

《論衡》共三十卷,八十五篇,其中《招致》篇僅存篇目,實存八十四篇,是東漢思想家王充重要的唯物主義著作,展示了一定的唯物主義思想,但也包含了一些重“命”思想。《論衡》的出現,在中華歷史文化發展進程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視的。由於作者身處的時代使其世界觀存在一定的侷限性,但並不影響其著作的歷史重要性。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是研究和對待歷史經典和思想文化的科學態度。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諸子百家各有千秋。品讀國學經典,從中汲取有益養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