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衡》第二十三卷│言毒篇第六十六(2)


《論衡》第二十三卷│言毒篇第六十六(2)

【原文之二】

天地之間,毒氣流行,人當其衝,則面腫疾,世人謂之火流所刺也。人見鬼者言其色赤,太陽妖氣,自如其色也。鬼為烈毒,犯人輒死,故杜伯射周宣立崩。鬼所齎物,陽火之類,杜伯弓矢,其色皆赤。南道名毒曰短狐,杜伯之象,執弓而射,陽氣因而激,激而射,故其中人像弓矢之形。火困而氣熱,血毒盛,故食走馬之肝殺人,氣困為熱也;盛夏暴行,暑暍而死,熱極為毒也。人疾行汗出,對爐汗出,向日亦汗出,疾溫病者亦汗出。四者異事而皆汗出,困同熱等,火日之變也。天下萬物,含太陽氣而生者,皆有毒螫。毒螫渥者,在蟲則為蝮蛇蜂蠆,在草則為巴豆冶葛,在魚則為鮭與多①叔②,故人食鮭肝而死,為多①叔②螫有毒。魚與鳥同類,故鳥蜚魚亦蜚,鳥卵魚亦卵,蝮蛇蜂蠆皆卵,同性類也。

其在人也為小人。故小人之口,為禍天下。小人皆懷毒氣,陽地小人毒尤酷烈,故南越之人,祝誓則效。諺曰:“眾口爍金。”口者,火也。五行二曰火,五事二曰言,言與火直,故云爍金。道口舌之爍,不言拔木焰火,必雲爍金,金制於火,火口同類也。

《論衡》第二十三卷│言毒篇第六十六(2)


《論衡》第二十三卷│言毒篇第六十六(2)


《論衡》第二十三卷│言毒篇第六十六(2)

【字詞】

1、暍:(yē)中暑;熱

2、蠆:(chài)古書中傳說類似蠍子的毒蟲

3、多①:原文字為“魚”+“多”,讀音不詳,一種毒魚

4、叔②:原文字為“魚”+“叔”,讀音為(shū),一種毒魚

【拙解】

天地之間,有毒氣流行,人遭毒氣所衝,則會面患腫疾,世人認為受了火流刺激。人們看見鬼並說鬼是紅色的,鬼是太陽妖氣所成,自然會如太陽之氣的顏色。鬼屬烈毒,觸碰到人則人立即會死,故而杜伯射箭周宣王立刻死去了。鬼所攜帶之物,屬陽火之類,所以杜伯的弓矢,其顏色皆為紅色。南方將毒蟲蜮稱為短狐,杜伯的妖象,執弓射箭,陽氣因而被激發,激發而噴射,故而陽氣擊中人便如弓矢射中人的樣子。火受困而使氣生熱,此類動物的血毒性極強,故而吃了剛剛奔跑過的馬的肝會使人中毒而死,這是因氣困生熱之故;盛夏時暴走,人會因中暑而死,是因熱極而生毒。人快走會出汗,對著爐火會出汗,向著太陽亦會出汗,患溫病者亦會出汗。四種情況不相同卻都會出汗,這是因為陽氣受困同樣都會生熱,是火與太陽所引起的變化。天下萬物,凡是含極盛陽氣而能生存者,皆有毒汁。毒汁多的,動物裡則是蝮蛇、蜂、蠆,草木當中則為巴豆、冶葛,魚類裡則為鮭與多①叔②,故而人吃了鮭肝會死,被多①叔②螫到會中毒。魚與鳥屬同類,故而鳥會飛魚亦能飛,鳥產卵魚亦產卵,蝮蛇、蜂、蠆皆產卵,它們是同性同類之物。

人若有極盛的陽氣則是小人。所以小人之口,禍亂天下。小人皆身懷毒氣,身處陽地的小人其毒尤為厲害,故而南越之人,發詛咒會有靈驗。諺語稱:“眾口爍金。”口,屬火。五行中第二位是火,五事中第二位是言,言與火相應,故而稱“爍金”。論及口舌的熔化之能,不言其拔木焰火,必會說它能爍金,是因金被火克,火與口屬於同類之故。

【小議】

很多原本是生物自然本能的東西,到了鬼神論者口中,便成了神驅鬼使,即使頗有些唯物主義思想的王充,竟也是盡展其豐富的想像力,將虛妄的鬼神傳說重新裝入了他的“虛象”理論當中,其實是形成了另一種虛妄言論。所謂的杜伯用箭射殺周宣王的傳說,不過是權力之爭過程中假借神鬼之力的一種託辭,蒙人的東西,這是古代傳說故事得以流傳的一個典型例子:有人慾奪王權,則必須弒殺君王,卻又唯恐落下弒君罪名的難堪,便編造出了鬼殺人的故事;經後人不斷演繹,愈發神奇,再由史上名家作書記載,得到背書,於是,原本是無中生有的東西,竟然也能變成了“確有其實”的事。人出汗,是在散熱,應屬於人體自我保護的一種自然機制,動物也是一樣。但凡生物,都有其適應外界環境的本能,卻也有無法適應的東西,也就是文中所提到的“毒”。文中的論述也有些怪異,竟然將陽氣之毒引申到了“小人之口”,似有些跳躍思維的意思。若說“小人之口,為禍天下”,此言不虛,但斷言“陽地小人毒尤酷烈”,卻是過於唐突。或許是王充的觀點與當時很多人相悖,自然就會招致非議,於是他便借書文諷之。此段文字,顯露出王充的論說中的糟粕。由此可見,讀古人的作品,需抱有欣賞的態度,更需知其言虛實,畢竟古人的思想還是有很大的侷限性。


王充(公元27年-97年),字仲任,東漢時期思想家,唯物主義者。

《論衡》共三十卷,八十五篇,其中《招致》篇僅存篇目,實存八十四篇,是東漢思想家王充重要的唯物主義著作,展示了一定的唯物主義思想,但也包含了一些重“命”思想。《論衡》的出現,在中華歷史文化發展進程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視的。由於作者身處的時代使其世界觀存在一定的侷限性,但並不影響其著作的歷史重要性。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是研究和對待歷史經典和思想文化的科學態度。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諸子百家各有千秋。品讀國學經典,從中汲取有益養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