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衡》第十六卷│遭虎篇第四十八(5)

《論衡》第十六卷│遭虎篇第四十八(5)

【原文之五】

夫虎,山林之獸,不狎之物也,常在草野之中,不為馴畜,猶人家之有鼠也,伏匿希出,非可常見也。命吉居安,鼠不擾亂;祿衰居危,鼠為殃變。夫虎亦然也:邑縣吉安,長吏無患,虎匿不見;長吏且危,則虎入邑,行於民間。何則?長吏光氣已消,都邑之地與野均也。推此以論,虎所食人,亦命時也。命訖時衰,光氣去身,視肉猶屍也,故虎食之。天道偶會,虎適食人,長吏遭惡,故謂為變應上天矣。

《論衡》第十六卷│遭虎篇第四十八(5)
《論衡》第十六卷│遭虎篇第四十八(5)

【字詞】

1、狎:(xiá)親近而態度不莊重;習慣;更替;擁擠

【拙解】

老虎,是山林中的野獸,不宜擅近之物,常在草野之中,不為人所馴養,猶如人家中有老鼠,隱匿起來很少出現,不是可以經常見到的。命運吉利身處平安,老鼠不會擾亂;命祿衰敗身處危難,老鼠則成禍殃。老虎也是如此:縣邑吉利安定,長官沒有禍患,老虎隱匿不見;長官將有危難,則會有老虎出入城邑,行走於民間。為何?長官的精氣已消,城邑之地近似荒野。由此推論,老虎所吃之人,亦是其命當盡在其時。命將盡則時運衰,精氣將離身而去,視其肉身猶如行屍一般,故而老虎會食之。自然之道偶逢際會,老虎正當吃人,長官也正遭遇惡運,所以便稱老虎吃人是應和功曹的奸惡。

【小議】

世間力猛降虎之人極為罕見,常人之軀怎堪虎豹撲咬?不知山中有食人猛獸者,遭虎害是遇無妄之災;明知山中有兇險卻無奈必行山路者,遇虎被害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世上也確曾有降虎壯士,或可借用現在的說辭:此事危險,請勿模仿。古時交通不便,異地遊走常會必須行走于山林荒野,危機自然會隨時出現。變復之家,為何偏偏將虎食人的事附會到功曹身上而非其他官吏呢?或許是那位始作俑者因為自身功名曾受困於功曹,心生憤恨,便杜撰出如此荒謬之說,再有感同身受者附議其說,便將這虛妄之辭硬生生做實了,世間“三人成虎”的故事太多了。功曹,好似如今的人力資源考核官,掌管著那些欲入仕為官者、已居官位但心存進階高就之慾者的仕途命運。功曹之職,直接面對的是眾多“有學問”的人,那些人是有“文化”的,是很善於編排故事的,對於已有利者可以狂贊其功德,對擋已利祿者則是盡其所能“毀”人不倦!此篇讀到此處,頗有些同情老虎。倘若功曹確實奸惡,人不知,卻以為虎食人是功曹奸惡之應,提醒世人。人的智慧好像不應是這樣用的吧?即使是現在,也有些很聰明、很有學問的人篤信某些神靈虛幻傳說。每聽其言,不相信且不屑與其辯,卻也覺得甚是有趣。故事滑稽,人亦有趣。


王充(公元27年-97年),字仲任,東漢時期思想家,唯物主義者。

《論衡》共三十卷,八十五篇,其中《招致》篇僅存篇目,實存八十四篇,是東漢思想家王充重要的唯物主義著作,展示了一定的唯物主義思想,但也包含了一些重“命”思想。《論衡》的出現,在中華歷史文化發展進程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視的。由於作者身處的時代使其世界觀存在一定的侷限性,但並不影響其著作的歷史重要性。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是研究和對待歷史經典和思想文化的科學態度。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諸子百家各有千秋。品讀國學經典,從中汲取有益養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