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冬丨做完這些事 這個冬天過得才有儀式感

11月8日1時24分,我們迎來了立冬節氣。從這一天起,朔風起、地始凍、水始冰,草木凋落,樹葉飄零,一地金黃。

冬天還有多遠?

今日立冬丨做完這些事 這個冬天過得才有儀式感

按照二十四節氣裡的算法,到了這一天,屬於秋天的所有日子就該過完了。“立”是“開始”的意思,我國古代有“立冬之日,水始冰,地始凍”的說法,也就是說,從立冬這天開始,冬天就要開始了。

不過,現代氣象學以連續5天的日平均氣溫小於10℃,作為進入冬季標準。按照這個標準,“立冬為冬季開始”的說法,主要適合黃淮、江淮等地區。

對長江中下游地區的人們來說,令人愜意的深秋天氣接近尾聲,明顯的降溫使這一地區在進入初霜期的同時,也進入了紅葉最佳觀賞期。

江南真正的冬季,會在立冬之後半個月左右到來。而杭州真正入冬,一般總要到11月28日前後。

不過,不像冬時盼春、夏時盼秋,在秋天裡,我們總希望冬天不要太著急,慢慢來就好。

立冬習俗

儘管現在的立冬,在氣象學意義上,已經不能算是秋季和冬季的分水嶺,但是這個日子在老百姓心裡,一直有著不一樣的分量。

吃餃子

立冬時節,北方人會吃水餃,因水餃外形似耳朵,人們認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會受凍。此外,餃子諧音“交子”,意指立冬是秋冬之交。

賀冬

亦稱“拜冬”,民間有飲宴、卜歲等習俗,大家也會更換新衣慶賀往來。

圖自視覺中國

冬泳

在黑龍江、河南、江西等地,立冬之日,人們有時會用冬泳的方式迎接冬天的到來。

釀黃酒

冬季水體清冽、溫度低,是釀酒發酵最適合的季節。因此,紹興人把從立冬開始到第二年立春這段時間稱為“冬釀”。

養生小貼士

進入立冬節氣後,冷空氣活動頻繁,氣溫下降日趨明顯,這些冬季養生小知識你都知道嗎?

三九補一冬

立冬,又叫“交冬”,民間有“入冬日補冬”的食俗。入冬後的飲食可以適當厚重,食材以滋陰為主。宜適量吃鹹味食品,如海帶、紫菜、海蜇等,還應多食溫熱護陽之品,如桂圓、栗子、大棗等。

早臥晚起

立冬時節,可早睡晚起勤曬太陽,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年輕人要避免夜生活豐富,睡覺過晚。老年人則要避免晨練起得太早。

防寒保暖

立冬之後,氣溫驟降。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要護好頭部、手部、腳部;外出時戴手套、帽子、圍巾,穿大衣;睡前用熱水泡腳。

恬淡安靜

入冬後,情志要恬淡安靜、寡慾少求,利於養藏。冬季萬物凋零,常會使人觸景生情、鬱鬱寡歡,改變這種不良情緒的最好方法就是多參加娛樂活動,振奮精神。

鍛鍊不宜太激烈

鍛鍊前應先進行徒手操、輕器械練習等“預熱”運動,以身體發熱並微微出汗為宜。鍛鍊時衣物應薄厚適當,運動後不要吹冷風,及時擦去汗水並更換衣服,防止感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