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人生:來天柱山,和王安石相約吟詩奏樂

天柱山的風景有一種雄渾壯麗的美,因為這裡奇石成群。歷來無數詩人作家都曾歌頌它們的奇麗,其中首屈一指的當屬宋代詩人了。恍然間,我彷彿聽到和看到了他們高吟詩作的身影……

留在石上的,是王安石的詩文。語詞放著光芒,古典的光芒顯示著強大的抒情功能,後人的心都被點亮。沒有這些字,山裡的石頭就失去精神,失去了文化上的榮耀。

詩意人生:來天柱山,和王安石相約吟詩奏樂

山腳一峽中流著水,水邊叢枝半掩的大石上,滿布題刻。你一定能見到昔年古人摩崖,如讀叢帖,似觀碑林。每一筆,每一畫,差不多都塗了顏料,紅的、藍的,極明豔,很老的字卻像是才刻上去的。字和寫字的人,跟今天貼得很近。

泠泠山泉,卵石間流濺,為古調奏出清揚的伴樂。“山谷流泉”這個名字,不知道是誰起的,放在這裡,情和景適配得很,意趣全在字面上帶著,是詩!

尖峰入雲,詩崖入心。此景雖處山腳,崛起的精神海拔卻不遜擎霄的天柱峰。

詩意人生:來天柱山,和王安石相約吟詩奏樂

不知不覺,來到“舒公亭”。相傳,這是為王安石所做的亭子。他在這裡做過官:舒州通判。他遊深谷,聽流泉,其詩為:“水泠泠而北出,山靡靡而旁圍。欲窮源而不得,竟悵望以空歸。”這首《題舒州山谷寺石牛洞泉穴》,鐫於一塊崖石上。雋永的書法承載著千年間的文人風骨,千年之後,被我和無數遊人,在亭子近處的石上,看到了。

平素喜愛書法的我不由得摩挲著這些硃紅的刻字,不斷地“空中書寫”,我知道這些精髓並不是數日功夫便可以學會,除了拍攝下這些珍貴的筆跡,我想我還得學些什麼,比如,作者王安石的高尚情操與思想抱負。

詩意人生:來天柱山,和王安石相約吟詩奏樂

眼前,一個“空歸”,一個“忘歸”,均以榜書形式安置在山崖上,心境見出異同:前者有探源未盡之憾,充溢青春意氣;後者有優遊閒適之樂,興發遲暮感喟。我想人們心中對於志向的態度自古都沒變,少年青年壯年一直都是拼搏奮發,而晚年大多就像此時的王安石,志氣不那麼健旺了,更像一個以高棲林泉自怡的隱士。

這位政治家,一生宦海浮沉,面對著這幽靜山谷,昔日勾心鬥角的時光蕩然無存,不知他是否有過後半生倚“天柱”而居的心思,過著一簞食一豆羹的簡樸生活。他有沒有過這簡單的生活的念頭,我不得而知,但是此刻,我真是有了像這樣一生粗茶淡飯、山中俯瞰天地的想法。

詩意人生:來天柱山,和王安石相約吟詩奏樂

一晃,夕陽西下,王安石的身影漸行漸遠,到了回家的時候了,我不禁潸然,什麼時候能再來天柱山,再次與王安石相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