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危机”下的上海个体:小区出入严查,买菜用外卖


唐晓是我认识的朋友,他在十一月份从上海到武汉参加实习工作,1月7日因学校的事情提前返沪。


于此同时“武汉疫情”时间线正同步发展,就在唐晓到达虹桥站的同日,病原体被判定为新型冠状病毒。


因为消息曝露的不及时,接下来的几天各地的政府并没有严格预防措施。直到1月23日武汉封城,大家才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


1月28日唐晓告诉我,他在上海常呆的三个地方:莘庄镇,罗店镇,梅陇镇,社区工作人员分别都打电话给他了解情况。在得知回来的时间超过两周,且没有身体的异常情况后,只是叮嘱他不要不出乱跑。


唐晓算是稀里糊涂的经历了一次疫情危机,好在他是幸运的。如果没有赶在封城离开武汉,很难想象一个实习生要怎样在疫区里生活。


唐晓只是一个缩影,重要的是从侧面看出,上海已经开始对这座城市严加防控。


“病毒危机”下的上海个体:小区出入严查,买菜用外卖

一月七日的虹桥火车站


“病毒危机”下的上海个体:小区出入严查,买菜用外卖


地铁是城市人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正因如此的人群密集,会导致病毒的快速传播。
上海地铁在1月26日停运了十一号线花桥站至安亭站,给不了解的朋友说一下,这是跨省的地铁线,上述两站属于江苏昆山。从2月3日起,上海地铁停靠的火车、机场站点均要进站测温,未来还要进一步推广到其他站点。
官方统计数据,1月31日上海地铁总客流为98.7万人次。这个人数是什么概念呢,对比平时每天大概有1100多万人,往年春节也有500万人左右。也就是说该呆在家里的都在呆在家里了。
根据上海规定的复工时间,企业不早于2月9号24时(腊月十七),学校2月17日前不得开学。想必接下来地铁人流量逐渐回升。


“病毒危机”下的上海个体:小区出入严查,买菜用外卖

(2月2日七号线晚上的车厢 微博网友@红冠曲奇abby供图)


“病毒危机”下的上海个体:小区出入严查,买菜用外卖

(2月2日二号线晚间空旷的车厢 微博网友@芷仪芷仪芷仪供图)


“病毒危机”下的上海个体:小区出入严查,买菜用外卖


“病毒危机”下应该多关心的是个体的生活状况。


我联系到了住在普陀区的周先生,普陀区有两例确诊患者,社区非常注意防范。
周先生所在石灵路街道对自己住的小区,2月1日实行了出入证制度。换句话说,小区里的人可以出去,但进来必须要凭出入证才能进。


“病毒危机”下的上海个体:小区出入严查,买菜用外卖

(出入证样式)


同时该街道还对周边商铺进行关停封店处理,要求不得在规定的复工前开门。


并贴出告示,如果你或者身边有人是外省返沪的人员,需要在居委会街道进行登记。从湖北、广州、浙江等较严重地区回来的需要居家隔离十四天,其他较轻的省份自行距离七天。



(店铺被关现场)


也有不同的声音,比如豆瓣网友马老师就提出小区限制外卖人员进入这种做法的疑问。


马老师所在的华东师大一村小区不允许外卖进入,需要自己下楼去拿,来回要走大概一公里。


数了一下路上碰到了56个人,其中20个人没有戴口罩。本来只要接触一个外卖小哥,现在一路要跟56个人接触。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小区都是这样。住在黄浦区人民广场旁的老旧小区,居民赵飞告诉我:他们小区并没有进行登记工作,也没有对人员出入进行限制,楼下小店正常营业。


不过赵飞的母亲在年后,去小区附近超市买菜的时候发现所有的蔬菜都被售光了。

虽然新闻里说菜市场菜量很足,但怕人多感染还是打消了去菜市场这个念头。


这并不代表就吃不了蔬菜和其他食物了,赵飞的母亲选择了在网上下单,由外卖送达。价格并不比超市的贵多少,除了少量的品种没有外,其他都很充足


我在叮咚买菜APP上亲测了一下,菜量并不缺少能够满足日常需求。除了叮咚买菜,还有诸如盒马、美团可以选择。大数据显示,手机下单量是平时的五倍。


“病毒危机”下的上海个体:小区出入严查,买菜用外卖

(外卖APP上的菜源显示充足)


“病毒危机”下的上海个体:小区出入严查,买菜用外卖


截至 2020-02-02 23:46 ,上海已经确证182例。随着复工日期的临近,大的考验即将到来。


对知识的追求

对爱情的渴望

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

“病毒危机”下的上海个体:小区出入严查,买菜用外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