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雲:用好政策,蓄勢待發

編者按:隨著文化旅遊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最具活力的新興產業之一,文旅地產迎來蓬勃發展新時期。如何打造高品質文旅產品,滿足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需要,成為文旅地產發展的終極目標。為此,

中國房協商旅文地產研究中心開闢《文旅人有話說》訪談欄目,通過與業內專家學者的交流,分享文旅地產項目創新經驗,探索文旅市場發展趨勢。


突如其來的疫情,對於文旅地產行業和企業產生了巨大影響,如何應對諸多不確定性與挑戰、如何用好政策抓住文旅地產發展新機遇?帶著這些疑問,中國房協商旅文地產研究中心記者採訪了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商業文化旅遊地產委員會秘書長蔡雲

文旅人有話說 | 蔡雲:用好政策,蓄勢待發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商業文化旅遊地產委員會秘書長蔡雲


1

記者:疫情對於文旅行業造成了重創,您認為短期內文旅地產能否走出“冰封”的現實?

蔡雲:2020年新春,本應是草長鶯飛、花開爛漫的美好季節,但整個國家卻被新冠病毒疫情帶來的恐懼和焦灼所籠罩,人們被迫“宅”家,對自己的居住環境和生活方式開始了重新審視。

如果說以前人們對購房和居住更多的認知是地段、面積、戶型、裝修等,那麼在疫情肆虐的當下,人們開始思考建築空間本身,旅遊地產、低密度住宅、風景優美的環境和高健康度高舒適度成為人們重點考量的對象。

同時,疫情帶來的黑天鵝效應導致全球供應鏈、產業鏈受到極大威脅,各國生產運行體系基本停擺,重創之下,任何行業都不可能獨善其身,文旅地產也概莫能外。

文旅地產多側重文化度假旅遊消費,或強調以文化遊發展為主體,以地產為延伸,發揮地產主體功能的同時賦予其旅遊功能,從而擴展地產行業內容,吸引更多消費客體。因此對旅遊資源、消費聚集有著極大的依賴,文旅地產的價值與旅客流量正相關,與客源地的交通正相關,與周邊風景價值正相關。

雖然疫情對旅遊文化產業形成了重創,但從長遠看,文旅地產發展前景依然樂觀。從需求方來講,疫情過後,人們更渴望健康消費。疫情只是暫時阻斷了消費需求,並不會導致需求喪失,這也會促進旅遊文化地產、康養地產等第三產業的發展;從供給方來講,文旅地產已開啟精細化管理模式,並不斷注入文化精髓,未來也會將健康、安全等要素貢獻給消費市場。

伴隨著生活方式、價值取向以及消費形態的改變,旅遊消費的頻次越來越高,這也會促使文旅地產快速發展。


2

記者:3月12日,國務院發佈《關於授權和委託用地審批權的決定》,您認為這一放寬建設用地審批與突破基本農田“紅線”的土地新政能否造血文旅?

蔡雲:《關於授權和委託用地審批權的決定》這一政策的出臺是呼應新修改的《土地管理法》,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賦予省級人民政府更大用地自主權的一項舉措。但是,《決定》並未對建設用地規模“鬆綁”,目的是提高“效率”,而非建設用地規模“增量”。

實際上,未來在各級國土空間規劃、土地供應計劃、空間用途管制的約束下,建設用地供應的關注重點仍然是挖存量、控增量,仍然是從嚴從緊控制建設用地總量,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沒有改變,對於土地管理的要求並沒有放鬆。

國務院放寬用地自主權給省級政府,這是一個積極信號,在嚴格保護耕地、節約集約用地的前提下,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改革土地制度,賦予省級人民政府更大用地自主權,同時,這也可以理解為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落地提供用地保障。


3

記者:3月23日,國家發改委等5部門聯合印發《關於發揮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帶動作用進一步做好促生產穩就業工作的通知》,提出儘快恢復發展鄉村旅遊。您認為文旅地產在鄉村振興方面是否存在進一步探索的空間?文旅融合與鄉村振興如何更好地並行發展?

蔡雲:鄉村振興與文旅融合發展是釋放農村活力、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的有益探索,也是推進鄉村振興的創新實踐,有著廣泛的發展空間。

構建農村發展與文旅融合即“農業+文創+旅遊”的發展模式,要持續加深文旅在廣度、深度、寬度的融合意識及理念,把農業農村迫切需要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時代要求、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與文旅融合促進產業結構優化、改善鄉村環境、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性、必要性結合起來,文旅開發促進文化價值再生、價值聯動,以產業為核心、文化為靈魂、旅遊為主線引領,通過政策引導,創新管理模式,完善服務體系,為農業部門、文化旅遊部門之間的合作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鄉村發展與文旅融合離不開頂層設計、制度保障、合作平臺,更離不開政府各部門、投資者、經營者和農民等多方面的協同推進。要推進制度創新,構建融合發展機制;搭建合作平臺,提升融合聯動機制;把市場需求與當地農林牧副漁等自然生態資源、鄉村文化特色結合起來,加強統籌協調,構建利益均衡機制,保護農民的土地、資金、生態等合法權益,逐步構建兼顧公平的利益均衡機制,才能很好地實現文旅融合與鄉村振興的並行發展。


4

記者:同樣在3月,國家發改委等23部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您認為這對於文旅地產的意義和作用是什麼?

蔡雲:消費已連續6年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第一“主引擎”。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是有效對沖疫情影響、提振經濟的關鍵舉措,特別在當前國外疫情加速蔓延下,集中精力擴大國內消費、培育強大國內市場正當其時且非常必要。

商務部消費促進司負責人王斌表示,“我國消費展現出強大韌性、活力和新的增長點。新型消費和升級消費不斷拓展,無接觸配送、無人零售、直播零售等消費新模式快速發展;人工智能、遠程辦公、‘互聯網+醫療+藥店’等逆勢發展。”

為應對疫情影響,零售及餐飲企業積極開拓線上業務,加快發展互聯網銷售、外賣送餐等無接觸服務,盒馬鮮生、叮咚買菜、美團“安心餐廳”、京東到家等一大批促進社區消費的創新模式加快發展。

統計數據顯示,1至2月,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3%,實現逆勢增長,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1.5%,同比提高5個百分點。

新型消費和升級消費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文旅產業受疫情衝擊較大,但云旅遊、雲娛樂、網上博物館等新業態快速發展,數字文旅消費成為新熱點。網絡動漫、網絡音樂、網絡直播、短視頻等業態流量大增,用戶規模、日均用戶時長節節攀升,相關指標創歷史新高。各大在線旅遊平臺紛紛推出雲旅遊項目,伴隨生活方式、價值取向以及消費形態的改變,旅遊消費的頻次越來越高,也會促使文旅地產快速發展。目前,從各省市到鄉村都對旅遊業寄予厚望,比如鄉村旅遊、特色小鎮、全域旅遊等。其實,這些都是發展契機。


5

記者:3月31日,財政部發布《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績效管理操作指引》,有專家指出,《指引》將促進“新基建”快馬加鞭。您認為“新基建”對於文旅產業將產生哪些影響?

蔡雲:“新基建”是以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本質上是信息數字化的基礎設施。新一輪的產業革命,將由新型基礎設施支撐,實現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發展,推動產業結構高端化和產業體系現代化。商旅文地產作為高科技應用的最終著陸點之一,更要加快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進度。


6

記者:針對目前文旅地產企業復產復工情況,您有什麼指導性的意見或建議?

蔡雲:疫情帶來的文旅地產項目敏感性、脆弱性並不能否定文旅產業的發展和旅遊消費的潛力,疫情帶來的業務停擺停滯並不能否認文旅產業向好發展的內在邏輯。因此,應該堅信文旅產業旅遊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變,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沒有變,文旅產業轉型升級的方向沒有變。

所以,文旅企業應尊重規律,面對現實,堅持本質和品質;立足產品、服務,遵循“內容為王”的根本,借疫情之機全面覆盤梳理,苦練內功,提檔升級,同時藉助新技術、新媒體等保持市場溫度,爭取自救,蓄勢待發。


更多獨家專訪,敬請關注《文旅人有話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