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年輕人感染率高、死得快?真相在這裡!

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人類面臨著嚴峻的考驗,確診和死亡人數不斷攀升,可怕的是,這還只是疫情初期的景象。人類,可能正迎接一場“世界大戰”。

近期,幾個國家的醫學家發現一個奇怪現象:在中國 ,35歲以下感染病毒比例只有8%,20歲以下年輕人感染新冠狀病毒的比例只有大約2.1%,而且病死率極低;而在美國,約有四成感染者是年輕人,甚至在紐約,不止一位年輕的病人自己走進病房,但是48小時之內就病故了。這讓醫學專家困惑不已,沒法解釋,美國為何能出現這種現象,是病毒有區別?還是病毒進化了?

據筆者觀察和分析,其實美國年輕人染病或死亡比例高是有原因的,純粹是自己“作”的結果。

原因首先是因為美國年輕人社會活動相對較多,疫情之初蔑視病毒,不屑一顧,甚至拿病毒開玩笑。比如肯塔基州的年輕人竟然組織新冠肺炎派對,挑釁、嘲弄隔離人群的防疫方式,結果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再比如有美國青年故意挑戰病毒,在公共場所摸扶手、親吻地板甚至舔公共馬桶,最後也確診了。這些20多歲的年輕人認為自己是無敵的,無視各州對於隔離人群的政策。倒是美國的老年人,反而老老實實待在家裡,減少了密切接觸風險,此消彼長,年輕人感染比例就高了。

二是因為美國年青人生活習慣不好,抽菸、喝酒、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使肺部等臟器更容易受損,帶來更多的潛在健康問題,比如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病等,身體素質下降成為易感人群。

三是因為根深蒂固的習慣影響,本來美國大部分民眾都認為戴口罩不是必要的防護措施,再加上美國領導人前期輕視疫情的誤導,還有年輕人離經叛道的性格因素的影響,使年輕人根本不可能戴口罩,更談不上其他隔離和預防措施。

四是因為年輕人仗著年輕身體好,即使有些微症狀,也不放在心上,結果耽誤了最佳治療時間,使病情逐漸加重,輕症拖成重症,最終不治。在這個過程中,年輕人灑脫不羈的性格使他們哪怕知道自己感冒了(其實是新冠)也不可能離群,聚集性病例就在年輕人中扎堆出現了,確診比例不高就怪了,出現死亡病例也就順理成章了。

No zuo no die,一句中式英語送給美國二十三青年,奉勸你們,抓緊改,還來得及。

反觀中國,跟老美真的截然不同:聽話的是年輕人,重視疫情,待在家裡上網玩遊戲購物就是他們的天堂生活;不大聽話的是部分老年人,扎堆跳廣場舞、乘公交車、超市優惠購物、下棋、拉呱,關鍵是很多老人不把疫情當回事!

這下明白了吧,中美這兩個年齡段真的不同,疫情表現自然不一樣!到這裡,這篇文章才最終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