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褒奖再批评的方式对孩子没用?巧用“阿伦森效应”升级沟通方式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明白的道理。确实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常常会避免对孩子过分的夸赞。选择批评的方式,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身上所存在的问题,并且不断的进步。当然对于一些聪明的家长来说,他们会认为“先褒奖,再批评”的方式,可以让孩子更加容易去接受自己的缺点。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有些时候教育方式的错位,就会导致问题越来越多。

先褒奖再批评的方式对孩子没用?巧用“阿伦森效应”升级沟通方式

前段时间和一个朋友聊天的时候,说到了他家孩子现阶段的状态。他家孩子在我的想法之中,一直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存在,任何事情都不需要父母操心。可是他却表示:自己的孩子最近心情大变,调皮捣蛋,难以控制。甚至还表示“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

“我家孩子昨天玩乐高,玩完玩具之后开心的把它拼出来的模型拿来给我看。只是我往后一看,发现地上有很多杂物,都是他玩玩具扔下来的。看到这样的情况非常的生气,但是转念一想又不能过分批评。就对他说“乐高这次你拼的非常棒,但是我希望你下次在玩玩具的时候,不要把东西扔的到处都是,听到了没有?没曾想孩子听到这样的话,直接开始哭闹”。”后来我和他一起分析了孩子这种哭闹情绪的原因,他才明白自己先褒奖后批评的方式,其实对孩子的伤害是比较明显的。

先褒奖再批评的方式对孩子没用?巧用“阿伦森效应”升级沟通方式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被称之为是阿伦森效应。他们寻找了几组人,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批评和褒奖,而这个过程也被分为全部否定、全部褒奖、以及先褒奖后批评,先批评或褒奖。或许大家会认为先包奖后批评,可能大家孩子能够更加容易接受一些,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那些先批评后褒奖的状态才能更被人喜爱。所以放到日常教育活动之中,我们就可以认识到爸爸妈妈对孩子先批评或褒奖,才能让他们更加容易接受,同时去改正自己身上的问题。

孩子为什么会喜欢先批评后褒奖呢?

试想一下,我们如果在和孩子谈话的时候,一开始就将他们身上所存在的优点表现出来,而最后又给他们当头一棒,那么孩子最后所接受到的信息就是“我是差的”,“我是不优秀的”。即使听到了爸爸妈妈之前的褒奖,他们还是会认为父母所说的话是一种虚伪的状态。

反过来,如果通过“先批评后褒奖”的方式,那么孩子最后会将注意力集中于褒奖之上,也就是认识到自己身上所存在的优势,而不至于过分的自卑。父母在这个过程之中进行相应的引导,那么孩子就会转变自己的思维。同时认识到缺点的时候,发扬自己的优点。

每一位父母在和孩子相处之时,本身的状态都有着巨大的差异。除了我们上面所说的语言顺序之外,其实父母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也应该注意更多的技巧。相信大家也曾了解过语言的艺术,那它就已经暗示语言沟通对于孩子的重要性。父母和孩子说话之时,也不应该过分的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判断。

先褒奖再批评的方式对孩子没用?巧用“阿伦森效应”升级沟通方式

作为父母,到底应该如何利用技巧和孩子更好的沟通呢?

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那些较为聪明的父母来说,他们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明白自己所说的话对孩子的影响。所以孩子沟通之时,也不会选择较为极端的方式,而是灵活的变通。

1、懂得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父母和孩子沟通之时,常常会站在高处俯视着孩子。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和孩子交流就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因为父母不明白孩子内心所想,而孩子又会认为爸爸妈妈不了解自己。长时间如此,亲子之间的矛盾增加沟通也是非常的困难。所以从孩子角度看问题也非常的关键,和孩子处于平等的地位,爸爸妈妈才能解决问题。

先褒奖再批评的方式对孩子没用?巧用“阿伦森效应”升级沟通方式


2、观察孩子的情绪

我们和孩子沟流交通之后,其实他们的情绪就反映了一切。先褒奖还是先批评,这样的方式都能够从孩子的眼神神情之中看出来。或许在孩子受到褒奖之后,他们的内心非常的开心,所以喜悦之情也是溢于言表。批评之后,自然而然会非常的悲伤,那么爸爸妈妈就应该明白这样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善于观察孩子的情绪,也是和孩子交流沟通的基础。

先褒奖再批评的方式对孩子没用?巧用“阿伦森效应”升级沟通方式

3、给孩子提出相应的要求

当然教育孩子一直不能以一种较为感性的状态,也需要思考自己的这种沟通对孩子的影响。如果我们发现过分褒奖对孩子的伤害比较明显,就应该给孩子提出相应的要求,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做?过分的褒奖,过分的批评都不对。在孩子成长之时,顺序的转换或许也不会让孩子做出改变,那么父母就应该选择其他的方式。

先褒奖再批评的方式对孩子没用?巧用“阿伦森效应”升级沟通方式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越来越优秀,但是我们相信大家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会有很多的困扰,不明白到底如何和孩子相处,而上面所说的褒奖批评顺序都让父母感到异常的忧愁。只是我们相信,孩子本身的成长状态已经是和父母相关的。我们是孩子最为亲密的人,总是会比别人更加了解孩子,那么就以自己所了解的点和孩子相处,也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