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担心宝宝年纪小无法沟通?巧用“妈妈腔”,让孩子乐于沟通

会使用妈妈腔说话的家长更善于让孩子开口说话,其实很多孩子年纪小,表达能力不强,这个时候家长如果不注重和孩子交流的方式,用到错误的表达和错误的语气,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表达能力。

不用担心宝宝年纪小无法沟通?巧用“妈妈腔”,让孩子乐于沟通

朋友家的孩子今年3岁,可是孩子在语言表达方面只会简单的词,很难连成句子。之前看过孩子,还以为是孩子腼腆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

朋友还因为孩子的表达问题去咨询过很多育儿专家,最后问题其实出于朋友在日常和孩子沟通时过于直接,每次和孩子讲话都是在用过于简单的语言,这样孩子在学习词汇时注意力不够集中,并且不会过多关注与家长之间的沟通。

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年龄和表达能力挂钩,很多家长就片面认为自己的孩子本身就不会说话,是因为她们年龄小。

可是就是这样过于片面的观念,直接导致家长在这个阶段没有利用好正确的沟通方式,并且忽略了这个关键时期。

我们要学会“妈妈腔”,让孩子乐于开口说话,能够主动沟通,学到更多的语言。

不用担心宝宝年纪小无法沟通?巧用“妈妈腔”,让孩子乐于沟通

一、 什么是“妈妈腔”

其实就是一种促进孩子智能的话语腔调,是一种语速缓慢并且语言十分清晰,内容要足够具体并且能够表现出来的语句。

当你想跟孩子表达向日葵是可以跟着太阳的方式移动,如果直接表达向日葵会向着太阳,这样孩子的注意力只会带过。

可是你如果用妈妈腔:“宝宝,你快看,这个就是向日葵,这个向日葵是一种神奇的花卉,可以跟着太阳公公改变自己的方向。”

这个时候孩子就会跟着妈妈说话的语气和语调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在向日葵上面,孩子也就能够学习到更多的词汇,并且和家长之间也能够产生一个互动。

孩子听到妈妈腔时反应会更大一些,并且妈妈腔的独特魅力会让孩子想要找到声音来源以及参与讨论,所以我们家长一定要记得运用好妈妈腔,让孩子能够学会沟通,提高技能。

不用担心宝宝年纪小无法沟通?巧用“妈妈腔”,让孩子乐于沟通

二、家长如何运用“妈妈腔”?

1、要重复重点

想要让孩子能够记住我们说的话,并且能够把注意力转移在我们的语言上,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学会将语言重复。

多说几遍,让孩子的大脑能够强化这个内容。这个道理很简单,就是我们在喊孩子小名,你喊一两次孩子可能记不住也不会有任何反应,但是当你多喊几次,并且强化了这个内容,孩子就会对名字都记忆,其他的内容也是如此。

在一句话中,孩子能够产生记忆的内容很少也很短,但是在一句话中,如果强调的内容足够充分,家长重复重点内容,孩子也会产生记忆,对内容是过大脑去理解,而不是单纯过一边耳。

2、语速缓慢,发音清晰

在和孩子沟通时,孩子的反应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不上成年人那么迅速,因为孩子在接受你给的信息时,自己首先要反应过来家长说的是什么,然后还要通过自己的大脑去分析内容。

所以我们传达信息时就要尽可能减慢自己的语速,传达过程中帮助孩子对内容有一个基础的理解,并且有时候我们需要拥有足够的耐心,需要多传达几遍。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才可能听得懂父母想要表达的意思,同时自己也能够对中间的语言做一个准确的判断和加上自己的理解。

并且在表达的过程中,我们使用的语言也需要规范,不是说不能说方言,而是要用准确且正确的语言,在妈妈表达语言过程中,孩子可能会模仿家长的话,有时候我们错误的发音和错误的用词都会让孩子在表达上存在错误。

不用担心宝宝年纪小无法沟通?巧用“妈妈腔”,让孩子乐于沟通

3、内容要具体

道理很简单,就是要尽可能的具体你要表达的内容,你想和孩子介绍向日葵,想要让孩子看到向日葵。

这个时候你光和孩子说这是向日葵,这种方式给孩子的强调作用非常微弱。

但是你告诉孩子,这是向日葵,黄色的花瓣,中间是黑色,它们还会结出许多葵花籽,并且每天都朝着太阳公公转,所以叫向日葵。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对父母表达的内容有更加具体的理解,并且能够了解到更多的知识,所以我们在使用妈妈腔时,一定要多利用好这一点,让孩子们变得更加优秀。

三、家长使用“妈妈腔”要避免哪些误区

1、使用者并没有限制

“妈妈腔”并不是指妈妈专用,因为语言比较温柔且缓速,比较符合母亲这个女性的腔调只是作为一个抽象的概括,我们就把这个称为“妈妈腔”。

实际上,我们在照顾孩子过程中,任何家长都可以使用这个腔,能够帮助到孩子开口表达才是最重要的。

不用担心宝宝年纪小无法沟通?巧用“妈妈腔”,让孩子乐于沟通

2、使用时间有限

要知道,妈妈腔并不是万能的,我们也有时间限制,在孩子6岁之前,我们利用这个方式和孩子沟通,是可以增强孩子的沟通能力,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语言功能比较弱,所以我们利用这个方式是帮助孩子,但是等孩子6岁之后,上了小学,词汇表达都会在学校进行学习,这个时候我们再用妈妈腔和孩子沟通,反而会阻碍孩子的语言发展,让孩子无法进步。

3、与“儿语”区分开

其实很多家长都错误地认为,妈妈腔,就是用幼稚的话语和孩子对话,让孩子能够变乖,实际上这是错误的认知。

有一种“儿语”就是用更加稚嫩的语气和内容和孩子对话,但是并不等于妈妈腔,如果长时间使用儿语,会让孩子养成习惯,并且需要花很长时间改变。

因此,我们在使用“妈妈腔”时需要记住和“儿语”的区别。

不用担心宝宝年纪小无法沟通?巧用“妈妈腔”,让孩子乐于沟通

当孩子年纪还小时,我们一定要抓住关键,利用好妈妈腔,多和孩子沟通,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里是朗朗育儿日记,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