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行程問題三種經典類型,學起來!

行程問題,一直是小學數學的難點問題,許多孩子見了它,有時直接繞道而行。其實呢,行程問題和我們一般的數學問題一樣,只是它在某種複雜的情境下,在理解起來略微有些困難,只要我們找到正確的解題思路,一切都會迎刃而解,小張老師,就帶你們撥開雲霧,見晴天!

一、追及問題

有兩個人同時在行走,一個走得快,一個走得慢,當走得慢的在前,走得快的過了一些時間就能追上他。這就產生了“追及問題”。實質上,要算走得快的人在某一段時間內,比走得慢的人多走的距離,也就是要計算兩人走的距離之差.如果設甲走得快,乙走得慢,在相同時間內:

甲走的距離-乙走的距離

= 甲的速度×時間-乙的速度×時間

=(甲的速度-乙的速度)×時間

通常,“追及問題”要考慮速度差。

例1 小轎車的速度比麵包車速度每小時快6千米,小轎車和麵包車同時從學校開出,沿著同一路線行駛,小轎車比麵包車早10分鐘到達城門,當面包車到達城門時,小轎車已離城門9千米,問學校到城門的距離是多少千米?

解析:先計算,從學校開出,到麵包車到達城門用了多少時間。

此時,小轎車比麵包車多走了9千米,而小轎車與麵包車的速度差是6千米/小時,因此

所用時間=9÷6=1.5(小時)。

小轎車比麵包車早10分鐘到達城門,麵包車到達時,小轎車離城門9千米,說明小轎車的速度是:9÷(10/60)=54(千米/小時)

麵包車速度是: 54-6=48(千米/小時).

城門離學校的距離是: 48×1.5=72(千米).

答:學校到城門的距離是72千米。

例2 小張從家到公園,原打算每分種走50米.為了提早10分鐘到,他把速度加快,每分鐘走75米.問家到公園多遠?

方法一:可以作為“追及問題”處理.

假設另有一人,比小張早10分鐘出發.考慮小張以75米/分鐘速度去追趕,追上所需時間是

50 ×10÷(75- 50)= 20(分鐘)?

因此,小張走的距離是

75× 20= 1500(米).

答:從家到公園的距離是1500米.

方法二:小張加快速度後,每走1米,可節約時間(1/75-1/50)分鐘,因此家到公園的距離是10÷(1/75-1/50)=1500(米)

一種解法好不好,首先是“易於思考”,其次是“計算方便”.那麼你更喜歡哪一種解法呢?對不同的解法進行比較,能逐漸形成符合你思維習慣的解題思路.

二、相遇問題

小王從甲地到乙地,小張從乙地到甲地,兩人在途中相遇,實質上是小王和小張一起走了甲、乙之間這段距離.如果兩人同時出發,那麼

甲走的距離+乙走的距離

=甲的速度×時間+乙的速度×時間

=(甲的速度+乙的速度)×時間.

“相遇問題”,常常要考慮兩人的速度和。

例3 小張從甲地到乙地步行需要36分鐘,小王騎自行車從乙地到甲地需要12分鐘.他們同時出發,幾分鐘後兩人相遇?

解:走同樣長的距離,小張花費的時間是小王花費時間的 36÷12=3(倍),因此自行車的速度是步行速度的3倍,也可以說,在同一時間內,小王騎車走的距離是小張步行走的距離的3倍.如果把甲地乙地之間的距離分成相等的4段,小王走了3段,小張走了1段,小張花費的時間是:

36÷(3+1)=9(分鐘).

答:兩人在9分鐘後相遇。

例4 小張從甲地到乙地,每小時步行5千米,小王從乙地到甲地,每小時步行4千米.兩人同時出發,然後在離甲、乙兩地的中點1千米的地方相遇,求甲、乙兩地間的距離.

解:畫一張示意圖

小學數學:行程問題三種經典類型,學起來!

離中點1千米的地方是A點,從圖上可以看出,小張走了兩地距離的一半多1千米,小王走了兩地距離的一半少1千米.從出發到相遇,小張比小王多走了2千米

小張比小王每小時多走(5-4)千米,從出發到相遇所用的時間是 2÷(5-4)=2(小時).

因此,甲、乙兩地的距離是

(5+ 4)×2=18(千米).

本題表面的現象是“相遇”,實質上卻要考慮“小張比小王多走多少?”豈不是有“追及”的特點嗎?對小學的應用題,不要簡單地說這是什麼問題.重要的是抓住題目的本質,究竟考慮速度差,還是考慮速度和,要針對題目中的條件好好想一想.千萬不要“兩人面對面”就是“相遇”,“兩人一前一後”就是“追及”.

請再看一個例子.

例5 甲、乙兩車分別從A,B兩地同時出發,相向而行,6小時後相遇於C點.如果甲車速度不變,乙車每小時多行5千米,且兩車還從A,B兩地同時出發相向而行,則相遇地點距C點12千米;如果乙車速度不變,甲車每小時多行5千米,且兩車還從A,B兩地同時出發相向而行,則相遇地點距C點16千米.求A,B兩地距離.

解:先畫一張行程示意圖如下

小學數學:行程問題三種經典類型,學起來!

設乙加速後與甲相遇於D點,甲加速後與乙相遇於E點.同時出發後的相遇時間,是由速度和決定的.不論甲加速,還是乙加速,它們的速度和比原來都增加5千米,因此,不論在D點相遇,還是在E點相遇,所用時間是一樣的,這是解決本題的關鍵.

下面著重考慮轉向速度差

在同樣的時間內,甲如果加速,就到E點,而不加速,只能到 D點.這兩點距離是 12+ 16= 28(千米),加速與不加速所形成的速度差是5千米/小時.因此,在D點

(或E點)相遇所用時間是

28÷5= 5.6(小時).

比C點相遇少用 6-5.6=0.4(小時).

甲到達D,和到達C點速度是一樣的,少用0.4小時,少走12千米,因此甲的速度是

12÷0.4=30(千米/小時).

同樣道理,乙的速度是

16÷0.4=40(千米/小時).

A到 B距離是(30+ 40)×6= 420(千米).

答: A,B兩地距離是 420千米.

很明顯,例5不能簡單地說成是“相遇問題”.

三、環形路上的行程問題

人在環形路上行走,計算行程距離常常與環形路的周長有關.

例6 小張和小王各以一定速度,在周長為500米的環形跑道上跑步.小王的速度是180米/分.

(1)小張和小王同時從同一地點出發,反向跑步,75秒後兩人第一次相遇,小張的速度是多少米/分?

(2)小張和小王同時從同一點出發,同一方向跑步,小張跑多少圈後才能第一次追上小王?

解:(1 )75秒-1.25分.兩人相遇,也就是合起來跑了一個周長的行程.小張的速度是

500÷1.25-180=220(米/分).

(2)在環形的跑道上,小張要追上小王,就是小張比小王多跑一圈(一個周長),因此需要的時間是

500÷(220-180)=12.5(分).

220×12.5÷500=5.5(圈).

答:(1)小張的速度是220米/分;(2)小張跑5.5圈後才能追上小王。

例7 如圖,A、B是圓的直徑的兩端,小張在A點,小王在B點同時出發反向行走,他們在C點第一次相遇,C離A點80米;在D點第二次相遇,D點離B點6O米.求這個圓的周長.

小學數學:行程問題三種經典類型,學起來!

解:第一次相遇,兩人合起來走了半個周長;第二次相遇,兩個人合

起來又走了一圈.從出發開始算,兩個人合起來走了一週半.因此,

第二次相遇時兩人合起來所走的行程是第一次相遇時合起來所走的

行程的3倍,那麼從A到D的距離,應該是從A到C距離的3倍,

即A到D是

80×3=240(米).

240-60=180(米).

180×2=360(米).

答:這個圓的周長是360米.

例8 在一條路上往返行走,與環行路上行走,解題思考時極為類似,因此也歸入這一節.例11 甲村、乙村相距6千米,小張與小王分別從甲、乙兩村同時出發,在兩村之間往返行走(到達另一村後就馬上返回).在出發後40分鐘兩人第一次相遇.小王到達甲村後返回,在離甲村2千米的地方兩人第二次相遇.問小張和小王的速度各是多少?

解:畫示意圖如下:

小學數學:行程問題三種經典類型,學起來!

如圖,第一次相遇兩人共同走了甲、乙兩村間距離,第二次相遇兩人已共同走了甲、乙兩村間距離的3倍,因此所需時間是

40×3÷60=2(小時).

從圖上可以看出從出發至第二次相遇,小張已走了

6×2-2=10(千米).小王已走了 6+2=8(千米).

因此,他們的速度分別是

小張 10÷2=5(千米/小時),

小王 8÷2=4(千米/小時).

答:小張和小王的速度分別是5千米/小時和4千米/小時.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這裡,更多相關問題,請持續關注小張老師頭條號,你想要的小學知識我都有!

後面分享1-6年級應用題歸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