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聯汽車商會建議:北京應對取消新能源汽車限購政策帶好頭

為鼓勵消費,有效拉動經濟增長,今年年初,發改委同工信部、民政部、財政部、交通運輸部等10部委聯合印發了《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重點提出六條針對汽車消費的刺激措施,其中就包括對汽車限購政策逐步放開的要求,提出不得增加新的限購,不得對新能源汽車進行限購。並提出在2019年和2020年,擬將已實施限購地區的車牌增量指標數量在2018年的基礎上分別增加50%、100%,取消對無車家庭購車的限制,對小客車更新指標的申請不得設置數量限制。這樣的內容意味著,北京、上海、深圳等對汽車限購的城市,被鼓勵針對家庭首輛購車和新能源汽車的購買取消限制。

針對此項政策,廣東、深圳帶了好頭,迅速反應抓好了落實。

工商聯汽車商會建議:北京應對取消新能源汽車限購政策帶好頭

今年5月,廣東率先出臺《廣東省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其中提出了為促進汽車消費優化升級,將逐步放寬廣州市、深圳市汽車搖號和競拍指標,擴大準購規模,其它地市不得再出臺汽車限購等規定。放寬廣州、深圳市汽車搖號和競拍指標相當於加大了供給,而擴大準購規模也將刺激潛在消費力進入市場。可以說是國家宏觀層面提出解禁汽車限購政策之後,地方政府在落地層面的跟進與實施。

而在去年,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印發的《深圳市小汽車增量調控管理暫行規定》及《深圳市小汽車增量調控管理實施細則》就提出,個人名下只有一輛汽車的個人,還可申請一輛新能源汽車指標。

除了解禁汽車限購之外,廣東省此次出臺的《廣東省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還針對新能源汽車消費提出:重點推廣新能源汽車應用,加快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並對全省高速公路服務區、城市新建公共停車場、社區等充電設施的建設作出明確要求,為新能源汽車無憂上路提出了更具體的措施要求和更有力的支持。

工商聯汽車商會建議:北京應對取消新能源汽車限購政策帶好頭

廣東省針對促進汽車消費,解除限行限購的政策,有著深刻的背景:2018年中國車市遭遇“寒冬”,據中汽協數據,2018年全國汽車銷量2808萬輛,同比下降2.8%;其中乘用車銷量2371萬輛,同比下降4%,為1990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而進入2019年,車市寒冬仍未退潮,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上半年全國汽車銷量同比下滑12.4%。

基於以上政策可以看出,國家的目的是“不得對於新能源汽車限行限購”。國家之所以如此大力倡導新能源汽車的普及,根本原因在於國家能源戰略安全以及環境保護問題。

工商聯汽車商會建議:北京應對取消新能源汽車限購政策帶好頭

從上面表格可以看到,從嚴格意義上說,只有北京對新能源汽車進行了指標管理每年限制6萬輛。(其他燃油車限購城市上海、天津、廣州、深圳、石家莊、貴陽、杭州、海南對新能源汽車均不限購)考慮到北京的實際情況,有規劃性取消對於新能源汽車的限購成為大勢所趨,也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北京作為首都城市,應該積極響應中央號召,帶頭響應發改委、工信部、民政部、財政部、交通運輸部等10部委聯合印發的《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在針對新能源汽車限購方面,應該儘早有所動作,給其他地區帶個好頭,起到示範引領作用。具體建議有以下幾點:

1、應該加大新能源汽車購買指標的供應總量。

根據《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修改〈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的決定》及其《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2019年小客車指標年度配額為10萬個,其中燃油汽車指標占4萬個,新能源汽車的指標占6萬個。鑑於目前新能源車指標的個人申請量已突破43萬,新能源汽車牌照的佔比和供應總量應適當提升,可以考慮2019年、2020年兩年由目前的年度配額6萬個升級到每年12萬個。

2、引導無車家庭購買新能源汽車。

目前,很多京戶家庭多年搖號難中,只能上外地牌照的車應急使用,這其中的諸多限制與不便讓無車家庭十分困擾和苦惱。所謂無車家庭,應當指所有家庭成員不擁有汽車的戶口單位。雖然我國汽車保有量十分巨大,但是無車家庭的數量還是十分巨大的,他們的用車出行需求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為剛需,應當得到滿足,因此政策應對這類群體有適當傾斜和照顧。此外,針對符合搖號資格且全家無車的群體,也應當視同無車家庭給予政策傾斜。

工商聯汽車商會建議:北京應對取消新能源汽車限購政策帶好頭

面對北京巨大的汽車保有量,想要解決交通擁堵與環境問題,單純的限行限購併非真正的對症下藥。“堵不如疏”,要探索新的公共出行方式,也要切實解決無車家庭的實際和緊迫的用車需求。新能源汽車,無疑是當下複雜矛盾交匯中出現的有諸多可能性的關鍵點。

3、對京郊各區(房山、大興、昌平、密雲、懷柔、平谷、延慶、門頭溝)單獨設置新能源汽車號牌,可在各區使用,不能進入五環內使用。

京郊各區日常生活工作基本在轄區內,很少去五環以內,如劃定單獨號牌,如“京J D12345”,限定在五環外使用,購買人限定無車家庭且戶口在京郊各區。可有效緩解無車家庭的用車困擾,而且不增加五環內的交通壓力。

4、加大外埠牌照和“京牌外用”管控力度,為京牌“剛需指標”騰出空間

北京市目前的汽車保有量超過600萬輛,按北京市公安交管部門的數據計算,目前在京外地車約有70.9萬輛,平均每週辦理進京證91萬張。五環內停在居民區的外地車也達到了5-13%,五環外達到15-29%,城市快速路中行駛的外埠車佔比為10%。

工商聯汽車商會建議:北京應對取消新能源汽車限購政策帶好頭

而今年11月份實施外地牌照車輛進京的新政策後,外地車的進京證將有申請次數的限制,在此政策的作用下,外埠車輛將無法長期在北京市內通行,所以,在此政策下的70.9萬輛外地車車主的需求將會出現明顯缺口,在緩解首都交通壓力的同時,也給新能源汽車指標配額的提升留出了活動餘量。

2019年7月2日,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在海南博鰲召開,大會提出重要指示:當前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孕育興起,新能源汽車產業正進入加速發展的新階段,不僅為各國經濟增長注入強勁新動能,也有助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應對氣候變化挑戰,改善全球生態環境。

與會領導人指出,中國堅持走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道路,願同國際社會一道,加速推進新能源汽車科技創新和相關產業發展,為建設清潔美麗世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

因此,北京逐步有規劃的放開新能源汽車限購,是正確且緊迫的任務。在現有情況下,如果創新性地解決相關問題,既服從中央的相關政策,又不會帶來更大的交通擁堵,從而響應國家引導消費、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點的戰略目標的實現。北京作為首都城市的示範引導作用的重要性將更加突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