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舟文摘 之 墨的選購 中國書畫國際大學常務校長推薦閱讀

墨是文房四寶中的重要一件,據說黃賓虹外出畫畫時,紙和筆都可以用別人的,但墨絕對不能馬虎,只用自帶的古墨。由此可知墨的重要性。因為好墨不便宜,許多學書畫的朋友想買好墨又不敢買,一不瞭解價格,二怕遇到假貨。便宜的墨也不想買,擔心使用效果太差。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獨孤舟文摘 之 墨的選購 中國書畫國際大學常務校長推薦閱讀

中國墨的主要產地是安徽南部的徽州。徽墨是最有名的墨,在宋代徽州一帶就成為中國墨的製造中心。現在我們在市面上可見到墨的產地,基本上都是皖南屯溪、歙縣、績溪等地,古代屬於徽州。在明朝後期至清朝前期,徽墨製造空前繁榮,出現了很多制墨名家,如胡開文、曹素功、程君房等。但在清朝後期,由於太平軍長期在安徽作戰,致使徽墨生產幾乎停滯,很多制墨手藝失傳。民國時期,徽墨生產空前低落。解放初期,由於很多國家領導人喜歡毛筆寫字,加上國際交往的需要,周總理親自指示恢復徽墨生產,因此在新中國五十年代出現徽墨生產的一個小高潮,開發出不少新品種,一些失傳的工藝得到恢復,制墨質量也保持了相當高的水平。如今在市場經濟影響下,徽州地區到處都是制墨的大小工廠,水平良莠不齊。

以老字號“胡開文”為例,目前比較有影響的胡開文墨就有安徽歙縣老胡開文墨廠、屯溪胡開文墨廠、績溪胡開文墨業有限公司、績溪上莊胡開文墨廠、績溪德記胡開文墨廠、績溪承文堂胡開文墨廠等等。這些還都是有名氣、有規模的正規墨廠,那些小廠就更多了,如果再加上作坊式的專門生產假貨的地下工廠(沒有註冊廠名)更是不計其數了。大家都知道“胡開文”的招牌是塊寶貝,所以不管與歷史上的胡開文有沒有關係(如果向上追溯,多少都能拉上關係吧),都相中了這個金字招牌,有些時候在廠名上只有一字之差,但完全是兩碼事。那麼我們不禁要問:究竟哪家是正宗呢?其實誰是正宗這個問題在當今沒有意義,誰的墨好就用誰的,必須看產品質量。

現在說說墨的品種、特點、質量。簡單地說,從用途區分墨可分為實用墨與觀賞收藏墨兩大類,觀賞收藏墨一般外型比較特殊,圓形、菱形、不規則形或動物人物造型,裝飾華麗,這類墨屬於文房把玩品,古代也經常做為贈品,如定親、小孩滿月、週歲等,比送別的顯得高雅一些。

實用墨按原料成分大致可分為油煙墨(漆煙墨)、松煙墨、精煙墨、青墨、茶墨、硃砂墨、彩色墨等。成品墨一般都會標註“某某煙”的字樣,所謂煙,就是構成墨的主要成分,是燃料經過化學燃燒後形成的碳黑,煙粉中摻入動物膠、香料、麝香、冰片等,經過無數次捶壓(古代制墨法有“十萬杵”之說),再放到墨模中,壓出造型文字,乾燥後描上金銀圖案文字,加上包裝就是成品了。整個制墨過程都是手工操作的,具體方法和配料比例等一般屬於廠家的核心商業秘密,外人不得而知。

所謂油煙,其燃料是桐油、菜籽油、胡麻油等植物油,桐油煙與漆煙基本相同。因油類燃料燃燒後蒸發的碳黑含有脂類成分,因此墨的磨口有光澤,比較適合書畫創作,書寫行書、楷書筆畫流暢,畫山水、花鳥,墨色鮮潤而有神采。高檔油煙墨每兩價格一般在40到50元以上。

所謂松煙,是專用黃山一帶的松木做燃料,取其煙製成的墨。松煙與油煙相比,烏黑但無光澤。古時取黃山多年的松木為燃料,木料中有一定松脂,所以早年的松煙墨比純油煙的墨色更有另一番味道,這也是徽墨之所以聞名於天下的原因。但現在黃山不許可砍伐松樹,因此現在的純松煙墨往往是松樹枝燃燒的,雖烏黑但神采要差很多。一般松煙墨比油煙墨便宜,但遇到好的松煙其實應該比油煙更貴。松煙墨無光澤,因此一般多用於繪畫,如畫山水畫的遠山有蒼茫之感,畫人物的鬢髮有特殊質感等等。當然,書法創作也完全可以使用松煙墨,容易表現墨色的濃淡變化或古樸蕭遠之感。適合書寫大草、魏碑、摩崖刻石等蒼茫之氣的作品。較好的純松煙墨價格在每兩20到30元以上。

獨孤舟文摘 之 墨的選購 中國書畫國際大學常務校長推薦閱讀

所謂精煙,看似一個好名字,其實是最便宜的原料。精煙的主要成分是工業碳黑,是石油原料經過化學分析提煉出的制墨原料,特點是墨色烏黑,有微弱光澤,但蒼白無力,價格便宜。質量較好的精煙墨一般每兩也只有不到十元錢的價格,是練習書畫的良好材料,起碼比墨汁好用。不僅精煙是碳黑原料,還有“特煙”“選煙”“全煙”“淨煙”也是以碳黑為主要成分的,只不過比例不同,價格都不會很高。

獨孤舟文摘 之 墨的選購 中國書畫國際大學常務校長推薦閱讀

另外說一下青墨和茶墨。青墨是松煙墨中摻入了少量花青等顏料,墨色不黑,無光澤,略帶青色。茶墨是松煙墨中摻入少量硃砂等顏料,墨色略帶茶色。這些墨主要是用來修補古舊書畫,價格也不貴,但我們進行書法繪畫創作一般不用。至於硃砂墨、彩色墨,使用極少,略去不提。

獨孤舟文摘 之 墨的選購 中國書畫國際大學常務校長推薦閱讀

獨孤舟文摘 之 墨的選購 中國書畫國際大學常務校長推薦閱讀

再說一下制墨原料的編號問題。如果我們去選購墨錠,就經常會看到墨的頂端標註“油煙101”、“油煙102”等字樣。這種編號是指制墨原料,從101到107,這是文革期間原有的古法稱呼不適用而改的。這七種墨的編號與古法名稱對應關係如下:

101:五石漆煙

102:超貢菸

103:貢菸

104:頂煙

105:松煙

106:上中單

107:下中單

其中最好的是101,最差的是107,從101-104屬於油煙墨,105是松煙,106和107是碳黑。

徽歙胡開文幾種墨的一般價格:

純桐油煙墨 75克 70元

胡麻油煙 75克 70元

松煙墨 45克 40元

唐墨 75克 70元

李廷圭 65克 110元

油煙貢墨 60克 100元

造一塊好墨,要傾注制墨人的極大心血,從研究工藝配方、精選原料、加工,到雕制墨模、適用改進、描金繪銀等等,都要一絲不苟。為改變墨的氣味,其中摻加的香料、麝香、冰片等也要選擇上等原料,可以說好墨都是上等的工藝品。明末徽墨製造家程君房曾自信地說:“吾墨百年可化金”,的確,現在如果存有當年程君房所制墨,價格豈止同體積的金條可比!

好墨的特點:

質細:墨沒有雜質,結構緊密。

膠輕:墨中配入之膠質適中。

色黑:墨色黑中透亮,有神采。

聲清:研磨或敲擊時,聲音清脆而不粗濁。

味香:好墨要加入麝香、熊膽、冰片等名貴藥材,因此聞起來有一股淡淡的香味。

新制造的墨含膠較重,拿來就用火氣比較大,存放幾年後膠性會減退。質量好的墨是不怕長時間存放的,時間越長越好用,乾隆年間的上等墨放到現在二百多年了依然是神采飛揚。最後說一下墨的重量問題,我們購買墨錠時,墨都是以兩為單位衡量的,這裡的“兩”並不是50克,而是32或31克。現在墨錠的重量沿用的是古代每斤十六兩標準,即每兩31.2克。而墨工稱時乃溼墨的重量,墨晾乾後重量有所出入,屬正常現象。

現在新生產的墨的質量據說明顯不如以前,因此在書畫圈裡很多人到處求陳墨、老墨,九十年代的不如八十年代的,八十年代的不如五十年代的。就書畫創作來講,研的墨的確比任何墨汁都好用。練習書畫,可以用幾大墨廠的精煙墨,如“氣葉金蘭”“千秋光”等。初期創作可以選擇上海墨廠的“鐵齋翁書畫寶墨”、藝粟齋的“大好山水”、“魯迅詩”、屯溪胡開文的油煙“三友”等等,屬於質量有保證的中檔油煙墨,價格一般在每兩15-25元。正式創作,可使用每兩50元以上的高檔墨。不妨買幾塊高檔墨保存著,反正也放不壞的,年代越久越好用。

研墨方法:

墨色要細潤,正確的研墨方法很重要。研墨要用清水,倒水要適量,不要太多。好墨研時細潤無聲,差墨研時聲音粗糙。

拿墨時,食指要放在墨的頂端,拇指和中指夾在墨條的兩側。磨的時候要輕,按下去時稍微重一點。磨墨要慢,用力要勻。過去有一種說法叫磨墨如病,好象生病的樣子,其實它不是生病,為什麼呢?因為太快了打滑,磨不下來。

開始磨墨,先將清水滴入硯面,磨好的墨汁推入硯池,反覆研磨。如須大量墨汁,可將磨好的墨汁移另外容器,硯池的宿墨腐敗要倒掉洗清,不可加水再磨造成浪費。執墨研磨方式可分為三種,一以垂直推拉前後磨,一則以斜的角度前後或圓旋轉磨,另一種是不規則的隨便磨,無論那一種磨法,都不可太用力,用力過猛就無法磨出光澤。古人說,磨墨叫閨秀少女來磨最為合適就是這個道理。所使用的水,最好是井水、泉水,要新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