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寧願拿死工資,也不願意做小生意或創業?

在行諮詢的時候,很多人問過我這個,幫助一些人一步步創立自己事業,也給很多人潑過冷水,談談我的看法。


先說結論:

做生意是比上班難度高的遊戲,如果你不知道該不該做生意,就不要做。


具體來說:

  1. 成本不一樣。上班工作對個人來說主要是時間成本和很小的機會成本,真的對行業、公司、職業、職位、上司不滿意,大不了換一個工作。做生意就沒這麼容易,從籌備開始,時間、資金就開始不斷投入,選生意,選地址,選人,選供應商,設計產品,交房租、買設備、買原材料,培訓員工,賣出產品,回籠資金。這還是一帆風順的情況,真實世界中上述這些過程中最少一半會有問題,很多想象的很好的生意,選址上就卡住一兩個月,好的位置租不起,不好的位置人流太差。最可怕的其實不是生意失敗,而是微虧,放棄呢不捨得沉沒成本,努力呢沒法立竿見影,吊著一口氣,不只虧錢,還虧了時間和機會。
  2. 競爭不一樣。職場上講權責酬統一,你幹3000塊的工作,你願意上進,努力奮鬥當然好,一時不順,上司和老闆也不會用年薪百萬的標準要求你。換句話說,和你競爭一個崗位的競爭對手不會差很多,衡量你工作成果的標準不會太離譜。做生意就不一樣了,你手藝不錯又踏實肯幹,選擇了一個幾乎是最簡單的產品,開了一家山東餃子館,看上去一切都很好。不過,你的競爭對手可能是擁有100萬員工的全球500強,營銷策劃和管理流程可以寫進商學院的經典案例,店面寬敞明亮,服務連員工笑起來幾顆牙都說的清清楚楚。這不是一個對等的競爭,想靠勤奮努力,踏實肯幹磨平這些真金白銀,長年累月堆積出來的優勢非常困難。
  3. 收益不一樣。上班工作大概率,到月領工資,績效、獎金不一定,但是工資還是確定性很高的。做生意想預期就難多了,大概率來說5虧/3平/2賺,即使賺到錢了,如果不是像茅臺、喜詩糖果這種有護城河的印鈔機,利潤的很大一部分還是繼續投入到生產中,更新的產品,更高效的設備,更優秀的人,否則的話很容易在競爭中被淘汰。中國民營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2.9年,如果不能在競爭中殺出一條血路,做生意賺錢沒有想象中那麼容易。

總的來說,工作是一個相對確定性的選擇,有多少能力吃多少飯;做生意是一個相對不確定的選擇,絕大多數成了炮灰,少數贏家通吃所有。


想知道自己是不是贏家,很簡單。

贏家瞭解行業、瞭解競爭對手、瞭解自身優勢,瞭解競爭過程,當你不知道是不是的時候,你就不是。


如果你不知道該不該開團,就不要開。如果你不知道該不該做生意,就不要做。

等到你手裡的籌碼足夠多的時候,你已經不需要問這個問題了。


為什麼很多人寧願拿死工資,也不願意做小生意或創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