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習慣用語言表達?有智慧的家長用這2招來應對

凱凱剛上幼兒園,老師發現他不愛講話,什麼事都用動作來表達。連想小便時,他都是用手指指自己的襠部來示意老師。

通過了解發現,凱凱的爸媽工作比較忙,一直是奶奶在帶凱凱。很多事不需要孩子說,奶奶就幫他做好了。媽媽曾經為有這樣會照顧孩子的老人感到幸運,但沒想到奶奶的做法反而影響了孩子語言的正常發展。其實孩子什麼都懂,只是不想說而已。

孩子不習慣用語言表達?有智慧的家長用這2招來應對

有些家長,特別是祖輩家長,把孩子照顧得太周到了。他們總能很快猜到孩子的想法,在孩子還沒有用語言表達要求時,就已經幫孩子把問題解決了,既使孩子失去了練習語言表達的機會,又使他錯失了語言與思維鏈接的發展階段。

久而久之,孩子的思維與動作建立了鏈接,養成了用動作表達的習慣,就更少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了。

孩子不習慣用語言表達?有智慧的家長用這2招來應對

針對孩子不習慣用語言表達,家長只需要做到這2點

1. 做“不太善解人意”的家長,引導孩子更多地用語言表達

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要注意的是不能焦慮和著急。習慣用動作表達的孩子,一般語言表達能力不強,因此家長要給孩子時間,耐心地等待孩子尋找合適的詞語清晰表達。需要的時候,家長也可以給孩子做出正確的語言示範。

孩子不習慣用語言表達?有智慧的家長用這2招來應對

2. 和孩子玩“我做,你猜”遊戲

玩法:媽媽把自己當做一個小朋友,和孩子面對面坐著。其中,一個人做動作,另一個人猜這個人做的是什麼。這個遊戲藉助了孩子用動作表達的習慣,對孩子來說沒有太大的難度。

此外,在這個遊戲過程中,家長可以多做孩子平時經常做的動作,以引導在遊戲中練習用語言表達。

孩子不習慣用語言表達?有智慧的家長用這2招來應對

———文章選自《幼兒成長揭秘——常見問題分析與家園共育策略》

王普華 王明輝 王愛忠 著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作者簡介:王普華:華東師範大學畢業,教育碩士,濟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副教授,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出版《幫孩子適應幼兒園》、《幼兒成長揭秘——常見問題分析與家園共育策略》、《幼兒家庭教育與指導》、《家庭與社區教育》等著作和教材十餘部,20年來致力於兒童心理、家庭教育、家園共育等課題研究,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及諸多創新性研究成果。王普華兒童心理,每天一篇,分享0-16歲兒童及青少年科學教育理念,為家長答疑解惑,願每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贏在起跑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