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牙肝泰田教授提醒肝病治療的誤區

龍牙肝泰田教授提醒肝病治療的誤區

誤區一:肝病一定會傳染

肝病種類按照發病機理可以分為病毒性肝病和非病毒性肝病。病毒性肝病包括我們常說的甲肝、乙肝等,傳染性較大;非病毒性肝病有酒精性肝病、藥物或毒物性肝病、脂肪肝等,這類肝病一般不具有傳染性。

誤區二:大三陽一定比小三陽嚴重

大三陽、小三陽病情輕重不能直接判斷,要視具體情況而定,臨床上沒有研究直接表明小三陽一定比大三陽症狀輕。與大三陽相比,小三陽只是乙肝病毒不活躍,但如不進行有效治療,小三陽向肝硬化、肝癌轉化的概率有時甚至比大三陽更高。因此,面對小三陽更需要提起重視。

誤區三:丙肝沒那麼嚴重

很多人聽到自己患了丙肝就感到慶幸,但事實是,丙肝並不如它鮮為人知的名稱那樣“低調”,相反,在全球導致死亡的十大感染性疾病中,丙肝與乙肝雙雙位列其中,每年全球有25萬人因丙肝而死亡。慢性化程度高、隱藏性強、無預防疫苗是丙肝這個“沉默殺手”的三大法寶。

誤區四:飲食越補越好

肝病患者的飲食強調均衡合理、營養全面,一味地進補,如服用人參、燕窩、蜂王漿等補品,很可能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建議遵守醫囑,按照個人具體情況進補,不要吃得太過精細,粗細糧合理搭配。

龍牙肝泰田教授提醒肝病治療的誤區

肝病治療的誤區不僅僅在於上述方面,還在於用藥方面的誤區。目前合理用藥問題越來越突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資料,全球每年約有1/3的病患死於藥物不良反應。在我國不合理用藥的情況更為嚴重,約佔用藥人群的12%至32%。而在我國,肝病患者數量不小,肝病安全用藥問題備受社會關注。

實際上,很多肝病專家均認為,就目前肝病患者的治療狀況而言,可能由於各種因素的限制,定期接受肝功能檢查的患者為數不多。特別是病情得以基本控制的患者,很多聽信虛假醫藥廣告宣傳,私自濫服“保肝藥”和“轉陰秘方”,大約有20%的肝炎肝病患者因用藥不當而導致肝功能損害,普遍存在著以下三種誤區:

誤區一擅自用藥換藥

肝臟是進行藥物生物轉化和代謝的最重要器官之一。肝病時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各種進入肝臟的藥物,常造成肝代謝負荷過重,發生內環境紊亂,加重肝臟損害。目前,經常有一些肝病患者,總是在大量服藥,這些藥物,對肝病的恢復並無太多益處,相反,反而加重肝臟的負擔,損傷了肝臟的代謝,同時給患者帶來不小的經濟負擔。

由此可見肝炎患者用藥過多,用藥不合理或盲目用藥,往往弄巧成拙,影響病情甚至加重肝損害。所以肝病患者在自我療養中,在治療肝病及其合併症或治療同時存在的疾病時,應在正規醫院的專科醫生指導下注意藥品的服用劑量,切忌擅自用藥。

誤區二過分迷信進口藥

有部分患者在治療疾病的過程當中形成一種固有的觀念,始終認為國外的醫療水平及製藥技術要遠遠高於國內,國外製藥廠商研發的肝藥製劑的療效一定超越國內肝藥產品,過分地信賴進口藥物。這種過於信服進口藥的觀念也是一種誤區,專家介紹,西藥在國內經常也會出現“水土不服”,目前常用的西藥有三十多種,絕大多數為“進口轉內銷”,這些藥物在國外認為有效,但在國內的臨床應用效果並不理想。這是因為乙肝病毒有不同的亞型,歐美人不同於中國人,而中國的大江南北又有不同的亞型,所以適合西方人的藥物未必適合中國人。

誤區三迷信高價藥及虛假宣傳

在肝病治療中,還存在一些肝病患者錯誤地認識 “藥價越高,療效越好”。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是患者的固有認識,一方面是某些醫生在治療過程當中的誤導,另一方面一些低價偽劣藥品攪亂了患者的判斷力。

龍牙肝泰研發組田教授提醒:藥物是一把雙刃劍,它能治病也能致病。隨著藥物的廣泛使用,藥源性疾病對人類健康的危害也越來越大,理性看待藥源性疾病,合理使用藥物是降低肝病患者用藥危害的重要前提。對於藥物產生不良反應的現象應當加強和普及教育,使患者能夠及時的瞭解和掌握出現藥品不良反應的現象,引起對藥物產生不良反應的重視,並及時通過有效途徑防止意外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