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揍印度”,就為吃口糖?歷史真相讓人吃驚?


大唐“揍印度”,就為吃口糖?歷史真相讓人吃驚?

比起煌煌史冊上,諸多讓人吃驚的軍事政治“歷史真相”,今天不妨聊一下另一類:那些中國科技生活文化史上,許多讓人大開眼界,更發人深思的“歷史真相”。

一、大唐“揍印度”,就為吃口糖?

大唐外交一樁給力大事,正是“揍印度”:唐貞觀二十一年(647),大唐使節王玄策率團出使印度大陸的摩伽陀國,卻正趕上摩伽陀國爆發叛亂,殺成一團的亂兵們,順手搶了大唐使團的財物。這可把王玄策大人氣得夠嗆,憤然率領使團自衛還擊,不但把作亂的摩伽陀國王子抓了俘虜,斬殺了一萬三千多亂兵,還抓了一萬兩千多俘虜回長安彙報工作。從此“天竺震懼”,一頓大揚國威。

大唐“揍印度”,就為吃口糖?歷史真相讓人吃驚?

可問題來了,好端端的,王玄策大人跑到印度幹啥去?其實,就為了“吃糖”——學習印度的製糖技術。

中國雖是糖果的故鄉,但隋唐年間,印度製糖業早已跑在前頭。產自印度的“石蜜”,自三國年間起,就是“中國貴之”,公認貴族享用的高檔奢侈品,素來以產量稀少價格金貴著稱。晉朝時就有特殊法令,只要有人能增產二升石蜜,就能獲得十斛穀子的重賞。可重賞之下,製造“石蜜”的熬糖技術,當時依然可遇不可求。直到大唐年間,唐太宗嚥著口水拿定了主意:天竺有,那就派王玄策去瞧瞧?然後就誤打誤撞,有了一樁中國古代外交史上空前的“揍印度”奇事。

當然,締造奇蹟的王玄策,正事兒也沒耽擱。隨著“天竺震懼”,印度大陸先進的熬糖技術,陸陸續續傳入大唐,並與中國本土蔗糖業完美對接,終於造就了中國古代蔗糖業的突飛猛進。從唐宋年間起,中國糖果的產量越來越高,質量也越發精美,

明代時更出現了“黃泥水淋糖法”,使製糖的成本大大降低。糖果,不但從貴族的專享,變成了民間的美食,更隨著陸海絲綢之路走出國門,暢銷世界各地。

大唐“揍印度”,就為吃口糖?歷史真相讓人吃驚?

直到鴉片戰爭前,中國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糖果出口國。1804年至1829年,中國僅輸往美國一國的糖果,就從每年幾百擔暴漲到上萬擔。甚至“遠如不列顛島,亦有華糖蹤跡”。與其說,是當年王玄策的憤然一擊,換來了“熬糖法”這個吸金神器。不如說,是那時中國人開放學習的精神,造就了這青出於藍的逆襲。

二、宋朝窩囊,全因愛吃羊?

北宋為何積貧積弱?一個流行的說法,就是缺馬。特別是燕雲十六州的丟失,讓大宋失去了良馬產地,以至於馬匹稀缺,無力組建強大騎兵軍團。“大宋運氣差”的感慨,也一度長期流傳。可如果細較真歷史,“缺馬”這事兒,真不能背鍋。

北宋前期時,馬匹真心不缺,單是宋初討伐北漢時,就一次性調度十七萬匹馬。後來與遼國的戰爭裡,彪悍的宋軍騎兵,也打了一堆漂亮仗。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全國僅飼養的官馬,就有二十萬匹以上。大宋能夠打出《澶淵之盟》的和局,養馬業的功勞也同樣大。

那為啥到了後來,大宋的騎兵就越發稀缺了?一個宋朝貴族的特殊愛好,確實“神助攻”:吃羊。

大唐“揍印度”,就為吃口糖?歷史真相讓人吃驚?

在兩宋王朝的餐桌上,羊肉公認是最受歡迎的奢侈品。

宋朝宮廷就有“御廚止用羊肉”的規定。待到宋遼和平後,那更是撒開歡了吃。《宋會要》記載,北宋中期時,宮廷每年要吃掉四十四萬斤羊肉。許多北宋皇帝更是羊肉的“鐵粉”。比如宋仁宗時期,每天御廚就要宰殺二百八十隻羊以供皇室。就這宋仁宗還吃不夠,有次半夜醒來流口水,近臣慌問咋了,答:“思食燒羊”。

皇室如此帶頭,羊肉在民間的身價,當然也就暴漲。官員們宴請客人,常見“會客食羊肉”。民間大小城市裡,羊肉充斥在各個酒樓飯鋪,宋代羊肉菜餚,竟有數十種之多。價格當然水漲船高,有些地方的羊肉價格,竟賣到每斤九百多錢。就連“弟弟”遼國,就借這事佔大宋便宜:宋遼榷場貿易,每年遼國賣給大宋的幾萬只羊,常見老弱病羊扎堆,運到汴京時就要死一堆。就這大宋也得咬牙照買:沒法子,金貴啊!

病羊都這麼吃香,何況好羊。放在商品經濟發達的北宋,養羊業也迅速膨脹起來:宋仁宗年間,昔日的產馬重地陝西,每年就要牧羊一萬六千多口。刑州洺州等地都設立“牧羊監”。大片原先養馬的草場,從此全改成養羊。大宋的戰馬數量,也就從此急劇萎縮。被羊“驅趕”得沒地方的馬匹,就算存活下來,也是“急有徵調,一不可用”。

待到宋夏戰爭爆發,乃至後來金兵南下,北宋統治者不止一次驚奇發現:大宋竟然沒幾匹馬了。

大唐“揍印度”,就為吃口糖?歷史真相讓人吃驚?

如此慘狀,宋仁宗在位時就嘆息“戰馬乏絕,何策可使足用”。其實,您少吃兩口羊,或許就能多活幾匹馬。

對戰略資源的肆意侵佔,忘戰必危的悲慘後果,才是積貧積弱的北宋,留下的觸目驚心的教訓。

三、救國的明清桐油

明清年間,隨著西方科技文明的高速發展,許多中國領先世界的傳統工藝,都被無情“超車”。但一樁唐代起就越發火熱的產業,卻是身價暴漲:桐油業。

大唐“揍印度”,就為吃口糖?歷史真相讓人吃驚?

中國人提煉使用桐油的歷史,是從唐代開始。但長期以來,桐油產業都是“小眾”產業。直到明朝洪武年間,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設立官辦“桐園”,大量種植桐樹。桐油的產量從此暴增,應用也越發廣泛。應用在雨傘、造船、建築、醫藥等各個產業,到清代時已是“功用日宏,婦孺皆知其利。”

16世紀時,葡萄牙人驚見了塗有桐油的中國船隻,在海上破浪的雄姿。桐油的身價也在歐洲攀升,從明代中期至鴉片戰爭前,桐油,亦是中國對外的出口物資之一。

而隨著鴉片戰爭轟開中國國門,許多中國昔日強大的傳統產業,都被西方商品衝得七零破碎。比如曾暢銷世界的中國製糖業,就在近代“洋糖”的擠兌下一度生存艱難。但同是中國本土產業,桐油業卻逆風而上。19世紀末,隨著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廣,中國桐油成了電機電纜電線等高科技產品必須的“寶貝”,

身價也水漲船高。

在落後捱打的近代史上,從晚清至民國年間,中國長期是世界上最大的桐油出口國,桐油的出口量更連年暴增,幾乎獨霸國際桐油市場。特別是20世紀30年代,西方列國軍備競賽加劇,桐油更成了稀缺商品。抗戰前夜的國民政府,可以每年通過桐油賺取數千萬元法幣的財富。1937年中國桐油的出口額更突破八千萬元法幣。全面抗戰爆發前夜,中國的“本錢”,相當多都是桐油賺來的。

大唐“揍印度”,就為吃口糖?歷史真相讓人吃驚?

甚至,在抗戰最艱苦的年代裡,也正是強大的桐油產業,成為當時中國與歐美列強談判的本錢,以桐油為抵押,一次次換來急需的軍火與糧食,支撐中國度過最艱苦的抗戰相持階段。古代史上,作為塗料的桐油,在20世紀那場衛國戰爭裡,確實有著救國的意義。

核心技術對於國家命運的價值,近代史上逆風而上的桐油產業,就是最好的註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