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倉伊利、茅臺、格力7年大賺10倍,蕭楠是怎樣投資的?

“明智的人,在經歷各種沉浮時,始終盯緊穩健的基本面。輕浮的人,則是跟著感覺走,對熱門的東西一擁而上,不熱的時候又馬上放棄。”

重倉伊利、茅臺、格力7年大賺10倍,蕭楠是怎樣投資的?

如果用這段話作為參照,歷經沉浮、緊盯基本面、業績優秀,均符合它的投資大佬,大家會選誰?


我想我會把我這一票,投給蕭楠。


主要的,有這麼三個角度的分析:


第一,歷經沉浮,13年消費老司機。2006年蕭楠加入了易方達基金,開始從一名消費行業研究員做起。

2012年,蕭楠管理消費主題基金。再到現在2020年,蕭楠的投資路,從未偏離過消費這個賽道。


歷經沉浮的13年消費老司機,一點也不為過。


第二,緊盯基本面,風格不曾漂移。投資中,蕭楠會以足夠的安全邊際,買入並持有優秀的消費公司。在投資中,他不會因為行業處於上行週期,就買入行業中的三流公司。也不會因為行業處於下行週期,就拋棄一流的公司。


“股票投資唯一的收益,是來自於企業的盈利。”


“猜心遊戲玩家的潛在假設是‘我比市場聰明’,但事實顯然不是這樣的。”


蕭楠是這麼說的,有沒有這麼做呢?


回首2015年,市場上上演著各種擒牛傳奇。蕭楠管理的易方達消費行業,在2013、2014、2015年,分別上漲17.4%、8.46%和26.85%。

在擒牛傳奇中,是被“忽略”的存在。

因為在2014年-2015年的行情中,沒有跑贏大盤,易方達消費行業的持有人,由2013年的6.3萬戶,降至2015年末2.6萬戶,跌超一半。

對於蕭楠來說,可謂是壓力山大了。

蕭楠當時的態度,特別像個檸檬精。

為啥這麼說呢?這話可是有依據的。在易方達消費行業的2015年的基金中報裡,蕭楠是這麼寫的:


紡織服裝行業各個公司,在一連串眼花繚亂的併購重組中,漲幅翻倍;

傳統電視廠商不甘淪為代工廠,“轉型”互聯網電視之後,漲幅也能接近翻倍;

被電商衝擊得七零八落的連鎖龍頭,依靠變賣家底,估值也能超越行業龍頭;


相反,蕭楠重倉的食品飲料、汽車等行業,無論估值多低、分紅多麼慷慨,始終得不到市場青睞。


重倉伊利、茅臺、格力7年大賺10倍,蕭楠是怎樣投資的?

在字裡行間流露的心情,躍然紙上!

重倉伊利、茅臺、格力7年大賺10倍,蕭楠是怎樣投資的?

雖然業績壓力山大,雖然自己的投資者不斷流失,雖然“眼紅”別人的業績,但是,蕭楠沒有因為市場一時的行情上漲,就盲目追逐。

然後,就要說到蕭楠的投資業績了。

當時鐘敲過了2015年、2016年,到了2017年裡,業績優秀的白馬股迎來了春天。

易方達消費行業,也在2017年淨值增長64.97%,在近200只普通股票型基金中,業績排名第一。

從各個業績區間來看,蕭楠的收益都大幅跑贏了同期滬深300。短、中、長期業績,都非常豐厚。

即便在2016、2018年,市場整體的行情表現不好,蕭楠依然跑贏了大盤。


重倉伊利、茅臺、格力7年大賺10倍,蕭楠是怎樣投資的?

簡單的,也來聊聊蕭楠的投資策略。

蕭楠在投資的時候,首先選擇自己最熟悉的行業,也就是消費。由於做研究員時,對消費的長期跟蹤和研究,因此消費一直是蕭楠的重倉賽道。

對於消費,蕭楠是這麼說的:


消費股是價值投資的沃土,因為消費中,存在著大量可提供內生增長、長期穩定的預期回報的公司。


然後,蕭楠會在公司低估時買入,並做中長期的投資。專注自己的能力圈,不做波動率的追逐者。


從擇時的角度來看,蕭楠在易方達消費行業的資產配置上,倉位連續7年在85%以上,幾乎不擇時。


重倉伊利、茅臺、格力7年大賺10倍,蕭楠是怎樣投資的?

簡單查了查:


蕭楠管理產品以來,歷年基金報告裡面的重倉股,都是消費公司。比如2013年中報,第一大重倉股是貴州茅臺,然後是伊利股份、格力電器。


重倉伊利、茅臺、格力7年大賺10倍,蕭楠是怎樣投資的?

記得塑化劑風波,是2012年的事。在白酒大跌後,2013年中報,貴州茅臺就成了基金第一大重倉。

這樣的逆向投資、重倉壓進,需要很大的魄力!

蕭楠的投資特點是:專注於大消費領域,同時對於食品飲料認識深刻,對於認準的公司,敢於重倉!

不知不覺,蕭楠已經管理易方達消費7.5年。

對於伊利股份、貴州茅臺、格力電器、美的集團、五糧液這些消費公司,蕭楠也至少重倉了7年。


重倉伊利、茅臺、格力7年大賺10倍,蕭楠是怎樣投資的?

不難看出,家電、食品飲料、白酒等消費行業的龍頭公司,是蕭楠長期跟蹤,並長期持有的公司。


“如果你問我明天、下週、下個月等,這些消費公司的短期股價的表現,我的答案永遠是不知道。但如果問更長時間段的表現,比如3-5年,我就對我選出來的股票很有信心。”


說起易方達,說起蕭楠,我們很難不提起,易方達的另一位優秀基金經理:易方達中小盤的張坤。


蕭楠和張坤,也有太多相似的地方:


比如兩人在同一天管理基金,都在2012年9月28號任職;兩人的投資風格,都是自下而上;投資中,都是精選個股、長期持有,並且高倉位運作。

易方達中小盤的倉位,長期在90%。


重倉伊利、茅臺、格力7年大賺10倍,蕭楠是怎樣投資的?

從持倉角度來看,兩人也都長期於重倉白酒公司,專注於大消費領域。


那麼,蕭楠和張坤的差異,在哪呢?


相對於張坤,蕭楠對白酒公司的配置比例更重一些,行業集中度更高。可以認為,蕭楠對於白酒股,甚至於消費行業,有更深刻的理解。


張坤的能力圈,相對於蕭楠,又更大一些,除了白酒的其他行業,不屬於消費的行業,亦多有涉獵。


蕭楠的投資特點是專注於大消費領域,同時對於食品飲料認識深刻,對於認準的東西,也敢於重倉!


其實在2013年,張坤就撰文總結過:


A股的投資者,喜歡小公司,邏輯是小公司基數小、增速快,符合經濟轉型方向;而海外投資者,更欣賞大公司,因為大公司行業地位更穩固,議價能力強,增長持續性好。


隨著我們A股的國際化進程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外資投資中國,蕭楠的消費賽道、行業龍頭公司、業績優秀的白馬公司,和國外成熟投資者的審美,其實是一致的,也容易走長期慢牛。


對於外資,蕭楠的態度也讓人深思:對於外資,從宏觀上,我是歡迎的。從微觀上,我是牴觸的。


因為外資有成熟的分析框架和投資體系,他們的投資,也更加偏基本面。這樣的投資者對於A股的價值發現、合理定價,是大有好處的。


但是,作為一個靠業績吃飯的基金經理,外資的投資策略有一部分是和我重合的,也就是說他們和我們是競爭性策略。


某種程度上,搶走了屬於我的收益率。


很多人把外資,看作是來“抬轎子”的,這恰好理解反了。你志同道合的朋友,才是分你錢的對手。


其次,外資的偏好相對來說比較簡單。


大致就是投資盈利能力強,且比較穩定的公司,財務報表在決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這和A股主流投資者有很大區別。所以,只要中國的上市公司能帶來好的股東回報,對外資就有吸引力。


最近外資撤退,是由於外圍大跌導致的交易行為。那麼外資走了以後,會不會回來?


短期取決於外圍市場流動性危機是否解除,長期,取決於全球資產配置視角下A股資產的相對吸引力。短期不好說,但經過這次疫情,中國資產的長期吸引力一定會凸顯出來。


中國龐大的市場,是消費牛股輩出的天然土壤。但消費經歷了這些年高速增長以後,很多龍頭公司的體量非常大,蕭楠怎麼看這件事?


蕭楠的回答如下:


先談大方向,我是非常看好中國消費行業的。


從總量上說,中國人均GDP目前差不多一萬美元,已經有一個巨大體量的消費市場。消費行業中的很多公司,具有高頻、剛需、痛點等特徵,內生增長動力強,受宏觀和外部因素影響小。


如果我們未來,有美國和日本人一半的富裕程度,那麼消費的增長,將會是怎樣激動人心的前景?


我相信,“一半富裕”只是個小目標,中國經濟增長的潛力和前景都很大。到那個時候,各個細分行業都會有龍頭公司,作為投資者是非常幸福的。


重倉伊利、茅臺、格力7年大賺10倍,蕭楠是怎樣投資的?

同時呢,我們在選擇比較具體的公司的時候,我們要儘可能的拋棄標籤思維,迴歸到事物的本質。

舉個通俗的例子:有兩個人追你,一個是山東人,一個是廣東人,怎麼選?根據出生地選擇伴侶是不理智的。既然選伴侶不能通過貼標籤,用自己的真金白銀做投資,又怎麼能去貼標籤呢?

“天然土壤”、“中國消費”、“龍頭公司”,都是標籤。天然土壤裡,也有做假賬的騙子;中國消費,每年都有品牌淘汰;龍頭公司有的強者恆強,有的走向沒落。歸根到底,需要我們不斷的紮實研究!

投資者的收益率,來源於認知。超額收益來自於超額認知,來自於深度研究為基礎的價值發現,來自對公司的盈利模式,及可持續性的深入理解。

面對風雨莫測的A股市場,蕭楠依然維持著自己的初衷:不猜市場走勢,專注研究,耐心持有。


我的公眾號【南山之路】專注於對銀行、家電、食品飲料、白酒、地產、保險等行業的龍頭公司,以及細分行業的隱形冠軍進行解析,並及時分享相關股票的投資機會。

我的文章同步更新至雪球、今日頭條,ID都是【南山之路】。目前我雪球粉絲 3 萬,今日頭條粉絲 1.2萬,我的公眾號自成立以來,由於文章乾貨很多,更是在不到 1 年內已獲得超 4.1 萬粉絲認可,非常值得關注。

強烈建議長按二維碼關注我

重倉伊利、茅臺、格力7年大賺10倍,蕭楠是怎樣投資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