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通往成功的路,都被格式化思維堵死了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玩一個“腦筋急轉彎“的小遊戲,一般很難一次性回答正確,甚至怎麼思考都答不上來,直到答案揭曉才恍然大悟:原來可以這麼想啊!

當然可以這麼想,因為腦筋急轉彎,考察的就是你的逆向思維能力,你總是在業已形成的格式化思維裡兜圈子,自然找不到答案了。

常有跟著家長來我書店的孩子,對腦筋急轉彎類的書籍表現出濃厚興趣,想讓家長給買,一般十之八九會遭到嚴詞拒絕。家長們的理由也是驚人的一致:少看這種沒用的書,看多了會影響你的邏輯思維。

瞧,正是這種怪異的想法,這種格式化思維,也把我們的孩子慢慢地訓練得和他們一樣庸常。

據說有人就做過這麼一項測試,找了100個人,讓他們回答這樣一個問題。

公安局長在路邊同一位老人談話,這時跑來一小孩,對公安局長說:“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來了!”老人問:“這孩子是你什麼人?”公安局長說:“是我兒子。”請回答,這兩個吵架的人和公安局長是什麼關係?

結果這100名被測試者中,只有兩人答對,而且是兩孩子。答案很簡單:局長是個女的,吵架的一個是局長的丈夫,即孩子的爸爸。另一個是局長的爸爸,即孩子的外公。

為什麼這麼多成人都沒有回答出來?因為按照他們慣性的思維,公安局長應該是男的,而那兩個小孩恰恰還沒有被格式化。

多少通往成功的路,都被格式化思維堵死了

有這麼一個故事,說某國有兩個傑出的木匠,技藝難分高下。國王閒著沒事,非要讓他們比試一下,於是要他們三天之內各雕刻出一隻老鼠,誰雕得更逼真就重獎誰,並宣佈為“技術最佳木匠”。

三天後,兩個木匠都交活了,國王叫來大臣一同評判。

第一位木匠雕刻得栩栩如生,連老鼠的鬍鬚都會動。第二位木匠的作品只有老鼠的神態,顯得有些粗糙,遠沒有第一位木匠雕得那麼精細。一切似乎沒有什麼懸念了,大家一致認為第一位木匠勝出。

此時,第二位木匠提出了異議,他說:“到底誰雕得更好,不如交給貓來檢測一下,因為貓對老鼠最有感覺。

國王想想有道理,你小子既然想輸得心服口服,我們也沒有理由反對。

於是國王叫人弄來幾隻貓,神奇的一幕出現了,這幾隻貓竟不約而同地撲向了第二位木匠雕刻的那隻略顯粗糙的老鼠,而對第一位木匠那隻栩栩如生的老鼠視而不見。

事實面前,國王只好宣佈第二位木匠獲勝,但他很納悶,就問第二位木匠:“你是如何讓貓誤以為你雕刻的那隻老鼠是真的呢?”

“其實很簡單,我只不過是用混有魚骨頭的材料雕刻老鼠罷了,貓在乎的不是像與不像老鼠,而是有沒有腥味。”

原來,打破慣性思維,才是他獲勝的法寶。

多少通往成功的路,都被格式化思維堵死了

也許你會說,你說的這些不過是腦筋急轉彎、小故事一類的東西,能說明什麼呢?

好,那下面我就跟你講一個真實的案列。

2008年,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計劃將自己的《激盪三十年》一書拍成紀錄片,為拍攝成功,請了曾在央視工作過的羅振宇做策劃。紀錄片準備拍30集,預算只有300萬,需要在4個月內完成。

《激盪三十年》中寫的都是中國當代知名企業家、政治家、經濟學家,在預算這麼少,時間這麼短的情況下,要完成對這些人物的採訪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正在團隊一籌莫展陷入絕望之時,羅振宇說出了一句讓大家頗感意外的話。

“為什麼非要採訪當事人?不能採訪旁觀者嗎?“

在沒有其它辦法的情況下,這個打破格式化常規思維的想法被付諸實施。

節目拍攝按時完成,《激盪三十年》中的知名人物一位也沒有出現在片中,甚至有機會採訪到的也被拍攝組有意繞過了。結果,節目在東方衛視播出後,獲得空前成功。

在幾乎所有人都在按照慣常思維考慮怎麼採訪知名人物之時,羅振宇這種另闢蹊徑式的想法真可謂神來之筆。

多少通往成功的路,都被格式化思維堵死了

可是現實生活中,像羅振宇這樣能夠打破習慣思維定式,善於變通思考問題的人還是不多的,絕大多數人都跳不出自己常規思維的籠子。

究其原因,無非是從小就從家庭、學校的耳濡目染中慢慢形成的慣性思維模式。

這種程序化的東西很容易讓我們一看到公安局長四個字,腦中立馬浮現的就是男性形象;一說要雕刻老鼠,本能地就去尋找木料來雕;一說要採訪,就不假思索只能是去找書中提到的知名人物作為對象。本來並沒有一個強制性的前提在那兒,我們偏偏就採用了默認模式。

我們太習慣邏輯思維了。可嘆的是,這種思維並沒有幫助我們一路披荊斬棘,相反,我們卻為此處處碰壁,弄得灰頭土臉甚至鼻青臉腫。

曾有人做過這樣一個著名的試驗:把六隻蜜蜂和六隻蒼蠅裝進同一個玻璃瓶中,將瓶子平放,讓瓶底朝著窗戶。結果是什麼樣的情況呢?

你會看到,蜜蜂不停地想在瓶底上找到出口,一直折騰到力竭而亡;而蒼蠅則會在不到兩分鐘之內,全部穿過另一端的瓶口逃逸一空。

由於蜜蜂對光亮的喜愛,它們執著地以為,出口一定是在光線最明亮的地方,它們不停地重複著這種合乎邏輯的行動,沒有絲毫的懷疑。

而那些“愚蠢”的蒼蠅則對事物的邏輯毫不留意,全然不顧亮光的吸引,四下亂飛,結果都誤打誤撞碰上了好“運氣”,重獲新生。

多少通往成功的路,都被格式化思維堵死了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遇上這樣或那樣棘手的問題,很可能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兩種或者更多,遺憾的是,我們總是習慣於在一條道上走到黑。

多少通往成功的路,就這樣被格式化思維堵死了。我們常常連那些蒼蠅也不如,卻還沾沾自喜自己是一隻有思想的蜜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