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什麼讓一代明君萬曆帝,從勵精圖治到荒廢朝政?

中國古代皇帝大都擁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這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無人不知的事情。但是,對於一天連娶九個媳婦的風流皇帝就很少有人知道了。這個風流皇帝就是明朝的神宗皇帝朱翊鈞。由於明神宗年號萬曆,因此也稱萬曆皇帝。

一,明宗何許人也?

明神宗朱翊鈞,明穆宗第三子。隆慶二年,立為皇太子,時方六歲。隆慶六年,穆宗駕崩,十歲的朱翊鈞即位,次年改元萬曆。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萬曆前十年,大學士張居正輔助明神宗處理朝政,社會經濟發展較快,黎民百姓也能安居樂業。十年後,張居正去世,明神宗開始親政,有一段時間勤於政務,後期因和文官集團的矛盾而罷朝三十年。公元1620年駕崩,傳位皇太子朱常洛。死後葬於十三陵定陵。

究竟是什麼讓一代明君萬曆帝,從勵精圖治到荒廢朝政?

二,好酒成風,好色成習,好財如命的神宗

明朝晚期社會好酒成風。清初的學者張履祥記載了明朝晚期朝廷上下好酒之習:明朝晚期對於酒不實行專賣制度,所以民間可以自己製造酒,又不禁止群飲,飲酒成風。喝酒少的能喝幾升,多的無限量,日夜不止,朝野上下都是如此。明神宗的好酒,不過是這種飲酒之風的體現罷了。明神宗在十七歲的時候,曾經因為醉酒杖責馮保的義子,差點被慈聖太后廢掉帝位。

說到好色,偏寵貴妃鄭氏,這是明神宗十分得意的一件風流事。說起來明神宗雖然似乎不及他的先祖文治武功,但卻一點使他的先祖望塵莫及。他在萬曆十年,即公元1582年的三月,就曾效仿他的祖父明世宗的做法,在民間大選嬪妃,一天就娶了“九嬪”,也就是一連娶了九個媳婦。這鄭貴妃就是這“九嬪”之一。

究竟是什麼讓一代明君萬曆帝,從勵精圖治到荒廢朝政?

至於貪財一事,明神宗在明代諸帝中可謂最有名了。他在親政以後,查抄了當朝重臣馮保、張居正的家產,還讓太監張誠全部搬入宮中,歸自己支配。為了掠奪錢財,他派出礦監、稅監,前往各地四處蒐括民脂民膏。

三,罷朝三十年,有名無實的皇帝

明神宗罷朝三十年,史學家稱之為 “醉夢之期”,並說這段時期明神宗“怠於臨朝,勇於斂財,不郊不廟不朝者三十年,與外廷隔絕”。那麼,明神宗是什麼時候從一個立志有為的皇帝變成一個荒廢朝政的皇帝呢?又是什麼事情讓這位曾經雄心萬丈的大明天子墮落得如此厲害呢?表面看起來,明神宗荒於政事、不願臨朝的原因,先是因為寵幸鄭貴妃,後是因為厭惡大臣之間的朋黨之爭。但是,究其主要原因,還是由於明神宗之身體虛弱,行動不便。當然,其身體虛弱的背後,無疑是酒色財氣的過度。

究竟是什麼讓一代明君萬曆帝,從勵精圖治到荒廢朝政?

明神宗先是不肯上朝,又不肯“召對”大臣,於是慢慢地就連內閣的大學士們也很少見到他的面了。後來更是發展到不批奏章,臣下們的奏章一概“留中”不發。明神宗心裡明白,對於那些他不喜歡的奏摺,只要加以貶斥,馬上就會給朝臣們找來更多的上奏理由。現在乾脆給他一個不理,讓這幫“忠君愛國”的臣子們面對皇帝的影子作戰。

四,朝廷制度荒廢,皇帝無動於衷

明神宗荒廢朝政的情形,有著前後兩個階段:前一階段是不願意上朝聽政。後一階段是連大臣們的奏章也不批覆,直接“留中”不發。

據有關史料記載,到萬曆三十年,即公元1602年,明朝定製官員空缺的現象已然非常嚴重。這一年,南、北兩京共缺尚書三名、侍郎十名。各地缺巡撫三名,布政使、按察使等官六十六名、知府二十五名。按正常的編制,南、北二京六部應當有尚書十二名,侍郎二十四名,這時總共缺了近三分之一。到萬曆三十四年,即公元1606年,朝廷中央九卿要員中空缺一半,有的衙署竟然一個人也沒有。到了萬曆四十年,即公元1612年,內閣僅剩下了葉向高一個人,六部九卿僅趙煥一人,都察院已經連續八年沒有正官。

究竟是什麼讓一代明君萬曆帝,從勵精圖治到荒廢朝政?

從這樣的情形,可以想象萬曆後期朝政運作的效率。神宗萎靡委於上,百官黨爭於下,這就是萬曆朝後期的官場大勢。官僚隊伍中黨派林立,門戶之爭日盛一日,互相傾軋。東林黨、宣黨、昆黨、齊黨、浙黨,名目眾多。大明王朝幾乎癱瘓,已是到了崩潰的邊緣。因此《明史》在明神宗的蓋棺定論時說:“論者謂:明之亡,實亡於神宗。”

五,成也神宗,敗也神宗

朱翊鈞在位初之十年,內閣首輔張居正主持政務,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會經濟有很大的發展,人民生活也有所提高。親政後,勵精圖治、生活節儉,有勤勉明君之風範,開創了“萬曆中興”局面。期間主持了著名的“萬曆三大徵”,鞏固了漢家疆土。執政後期荒於政事,因無像張居正的人可以督導、國本之爭等問題而倦於朝政,自此不上朝,國家運轉幾乎停擺,強徵礦稅亦是在位期間被稱為一大詬病,使大明王朝逐漸走向衰亡。

究竟是什麼讓一代明君萬曆帝,從勵精圖治到荒廢朝政?

萬曆帝曾作為一代英主,在張居正的輔佐下,使大明王朝的經濟得到了空前的繁榮,他也曾窮奢極欲,橫徵暴斂,揹負了千古罵名,在他五十八歲的這一年,他終於回到了天上,他終於可以擺脫心中善與惡的鬥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