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是不是洪洞大槐树?脱袜看脚就知道


老家是不是洪洞大槐树?脱袜看脚就知道

据史料记载:元朝末年,统治者对外用兵,很多人都死于战乱,中原地区(也就是河北、河南等地)人口锐减;与此同时,再加上黄河流域水灾不断,大多田地村庄都被淹没,另外还有旱蝗闹灾,瘟疫不断,致使人口更加稀少,最后基本上所有的村庄废墟,田地荒芜。

明朝洪武初年,因为劳动力的严重不足,影响到了中央的财政收入,甚至威胁到了明王朝的统治,为此,统治者不得不做出“移民”的决策。于是,一场持续50年,浩浩荡荡的移民便开始了。

老家是不是洪洞大槐树?脱袜看脚就知道

关于移民,大家能够想象到的,大家谁愿意离开自己的家园呢?为此,当时的明朝政府不得不动用了武力,派遣了很多官兵进行押解。像现在一个词“解手”就是那时候流传下来的。

在押解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常有人要小便只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手,我要小便。”次数多了,这种口头的请求也趋于简单化,只要说声“老爷,我解手”,就都明白是要小便。此后“解手”便成了小便的代名词。补充阅读:认祖归宗是中华民族最大的信仰

至于和大槐树的关系,就是因为大家要背井离乡,都依依不舍。想寻找个能记住的东西作为标记,一回首,正好看到广济寺门前有棵高耸入云的大槐树(相传汉代就有了)和大槐树上的老鸦窝,于是也便有了这样一首诗:

“要问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要问我家哪里住,大槐树下老鸦窝。”


老家是不是洪洞大槐树?脱袜看脚就知道

关于大槐树到底有多大,主要有以下记载:

1、民间传说,这课大槐树在汉朝的时候已经有了,如果按照明朝移民时间计算,至少也有1000年了,1000年能长多大,作者也不好说,只有读者大人们自己想象了。

2、史书里记载,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很多,香客不绝。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树身数围,荫遮数亩’”,我们也能感受到大槐树当年的标志性。

3、去过大槐树景区的人,可能都见过现在的“大槐树”。其实,所见的大槐树,已经是第二代和三代大槐树了,第二代大槐树,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由二代同根滋生的第三代大槐树也有近百年的历史。

老家是不是洪洞大槐树?脱袜看脚就知道


“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传说当年移民时,很多移民不舍得离开故土,对家乡难舍难分。官兵为了防止移民偷跑,用刀把集合到大槐树下移民的小脚趾甲划成了两半。很多移民后人都知道“脱袜验甲”的说法,如果小脚趾甲像是一划两瓣的瓣状甲,就是当年从山西大槐树底下移民出来的。


老家是不是洪洞大槐树?脱袜看脚就知道


关于移民后人小脚趾甲为两瓣形状的另外一个版本是:当年的山西洪洞大槐树下聚集德很多移民,为了后世子孙认祖归宗的时候有个证据,于是就相互在每个人的小脚趾甲上划了一刀,一分为二,于是移民后代的小脚趾甲便是瓣状甲了。


老家是不是洪洞大槐树?脱袜看脚就知道


“举目鹳窝今何在,坐叙桑梓骈甲情。”如今来到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的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的游客,游览至此处,可以站立在官兵中间扮演移民,把脚伸入铜铸的脚模,亲身体验当时移民被迫划甲的无奈(乐趣),以解乡愁。


老家是不是洪洞大槐树?脱袜看脚就知道


一些人的小脚趾甲分成两瓣,这是一种普通的生理现象,医学上称为瓣状甲,是一个常染色体显性性状。在有瓣状甲的人群分布图中,其比例的确是从山西开始向东南方向延伸递减的。而且瓣状甲是显性遗传,其在汉族人群中普遍存在。偶然的一次外伤也是不会代代遗传的。


老家是不是洪洞大槐树?脱袜看脚就知道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专家在2005年调研结果表明,河南有63.74%的人小脚指甲分瓣。国内另有研究数据表明:我国至少有60%以上的人是小脚趾甲有两瓣的。瓣形甲只是一个生理特征,与健康无关。


老家是不是洪洞大槐树?脱袜看脚就知道


根据专家推测,瓣状甲其实在整个东亚地区都是普遍存在的,只是其可能起源于某部分中国先民的基因突变,由于其具有显性遗传的特性,因此在中华大地后续的民族融合之中,也依然得到了很好的保留。这也意味着每个民族的人都可能出现瓣状甲。


老家是不是洪洞大槐树?脱袜看脚就知道


可见,用“脱袜验甲”来确定是不是山西大槐树下移民出去的,是很不严谨、不准确的。瓣形甲如果长得突出了并不会影响身体的健康,稍加修剪即可,从根上剪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不久还会长出来,别问我为什么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