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村宁次炫耀武力,120名军官的战地观摩团,被王近山全歼

1943年10月,日军出动第37、62、69三个师团下属的16个大队,总计2万余人,由华北方面军第1军司令官吉本贞一亲自指挥,以“三光”与所谓的“铁壁合围”“梳篦战术”,对八路军在太岳抗日根据地实施疯狂“扫荡”。

为了彰显日军“铁滚”战术之优越性、推广“山岳围剿实验区”计划,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专门从华北地区调来军官、参谋120余人,组成“战地观摩团”,乘坐13辆汽车,浩浩荡荡地开赴太岳一带“观战”。让他做梦都没想到的是,这支军官“精锐”,会被装备简陋的八路军团灭!

冈村宁次炫耀武力,120名军官的战地观摩团,被王近山全歼

甲级战犯,侵华日军华北最高司令官冈村宁次(1884-1966)

10月21日清晨,洪洞县北卦底村出现一群身着灰布军装的战士。他们来自八路军第386旅第16团。按照调令,该团奉命前往延安,执行保卫陕甘宁边区的任务。只是路过卦底村。但村里的百姓一看见八路军来了,纷纷忙着腾出屋子,烧开水、劈柴做饭。

当天,洪洞县武委会主任孙明烈、韩略村村长王命秀来到第16团团部,提供了一条重要情报:“日军的许多军官,后天要乘坐汽车经过这里,上东山去。”得知此事后,386旅长王近山当即召开作战会议,经过一番分析后,决定在韩略公路上一举吃掉这帮日军。

韩略村,乃洪洞通往潞安大道上的一个大村。此地地处临屯公路京山要冲,是兵家必争之地。早在1939年,日军便在韩略东垣上修筑起了工事群、炮楼,还驻有一个小队的兵力。

王近山派出战士化装成农民,摸清了相关地形后,于22日晚10点自卦底开拔。抵达韩略村后,战士稍作休整,继续前进。在距离韩略村炮楼仅剩1华里的位置,第16团的战士们悄悄地分向公路两侧,在预定地点埋伏起来,静候日军上门。

冈村宁次炫耀武力,120名军官的战地观摩团,被王近山全歼

【韩略村一战伏击日军处。两边是陡壁,高低起伏不定,进出仅能容一辆汽车。同时此地又是日军碉堡死角,便于埋伏】

冈村宁次炫耀武力,120名军官的战地观摩团,被王近山全歼

王近山(1915-1978)

战士们整装待发,隐蔽在阵地中,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天色逐渐放亮,连太阳都出来了。可日军“战地观摩团”迟迟没有现身。有些战士沉不住气了,表示“灭不掉日军车队,就去炸了鬼子炮楼”。

一直等到上午10点,哨兵突然来报,前方隐隐出现发动机的轰鸣声。王近山知道,日军车队到了。他下令,不把日军放进伏击圈,任何人不准开火!1辆,2辆,3辆……足足有13辆汽车!待日军全部进入伏击圈后,数发爆炸声响起,这是约定的攻击信号。

霎时,喊杀声、枪声、手榴弹爆炸声交织在了一起。日军汽车纷纷中弹起火,未受损的汽车也被夹在其中,动弹不得。参战民兵配合第16团的战士一同扑向日军汽车。他们从日军死尸上夺来枪弹,将其来不及拆卸枪衣的重机枪扛回己方阵地,随后架好扫射。

日军拼死抵抗,战士们便用扁担、枪托、刺刀甚至是拳头来教训他们。有些负伤的日军,干脆吓得钻进汽车底下不出来。还有的集结起来,妄图从斜堰坡一带杀出去。不料,刚一冲上去,迎头就撞上八路军架好的机枪。日军好不容易重组的队形,又一次乱成一锅粥。

八路军16团5连的一个排长,领着全排杀下去,夺过日军一把指挥刀后,接连劈死数名日寇;另一群残敌向西突围三次,先后被八路军手榴弹、机枪打退。

经过一小时的激战,除个别逃脱外,这帮“战地观摩团”的军官,全部命丧第16团之手。

冈村宁次炫耀武力,120名军官的战地观摩团,被王近山全歼

冈村宁次炫耀武力,120名军官的战地观摩团,被王近山全歼

《亮剑》中,李云龙全歼“华北战地观摩团”的故事,改编于韩略村伏击战

冈村宁次炫耀武力,120名军官的战地观摩团,被王近山全歼

韩略村伏击战要图

此战,日军毙命1名少将,8名联队长,10余名大队长。八路军炸毁13辆汽车,缴获轻、重机枪3挺,掷弹筒2部,步枪45支。

而在此战前,负责压制韩略村村东碉堡的八路军支援部队,故意将“维持会”村长王福林捆了起来,让他拖着绳子去给日军报信。当这个汉奸跑到日军碉堡向“太君”汇报时,日军小队长却说

:“八路,大大的。我的,小小的。不行。”

就这样,这帮日军始终龟缩于碉堡内,一枪不发,使得伏击部队得以集中兵力,全灭日军“战地观摩团”。

冈村宁次炫耀武力,120名军官的战地观摩团,被王近山全歼

如今的韩略村战役旧址纪念碑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