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先生带您了解睢县地名之匡城乡(五)

轩辕先生带您了解睢县地名之匡城乡(五)

睢县地图

轩辕先生带您了解睢县地名之匡城乡(五)

张馒头:在县城西南13.9公里,匡城南1.8公里,东近周塔河,西近碱场沟。据《张氏族谱》载:明初,张氏由山西洪洞迁睢州北十八里张大庄。明嘉靖时,张绍春由张大庄析居于此,建祠堂,村称张家堂。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睢州知州马世英下乡巡视,避雨该村,赞村人所蒸馒头雪白,村遂改为今名。明属锦翠乡,清属朝郭里,民国属四区长岗,解放初属一区长岗,1958年属长岗公社,1974年属范洼公社,1977年后属匡城公社、乡。张馒头村委会驻地。44户,210人,汉族。皆张姓。

后许:在城西南13.8公里,匡城南1.5公里,北临解庙沟。明初,赵氏居此,称赵庄。清康熙时,许氏十一世林安携子贞由许天寺投亲至此落户。子孙遂渐兴盛,更名许庄。以地处前许北,称今名。属张馒头村委会。165户,659人,汉族。居:许、刘、任、何、李、杜、曹7姓。

夏庄:在城西南13.5公里,匡城东南1.8公里,东近周塔河。明洪武二年(1369年)春二月,夏开荒由山西洪洞迁杞县南陈子岗。明万历时进士松江府知府夏思成致仕居此,筑圆筒形楼,村称夏楼筒,楼圯称今名。属张馒头村委会,108户,481人,汉族。居夏、郑、蔡、肖、樊、干、邓7姓。睢杞战役时,为支前模范村。

蔡庄:在城西南15公里,匡城西南2.4公里,西南为碱场沟入祁河口处。据《蔡氏族谱》载:明末,蔡得贵由孙聚寨析居于此,建南海大士庙,庙以琉璃瓦覆顶,称村蔡琉璃庙。清光绪时,庙圯,简称今名。明属锦翠乡,清属朝郭里,民国属四区长岗,解放初属一区长岗,1958年属长岗公社,1974年属范洼公社,1977年后属匡城公社、乡。蔡庄村委会驻地,140户,629人,汉族。居蔡、黄、张、占、马5姓。

薛杨:在城西南15.3公里,匡城西南2.5公里,南为祁河、祁河西支渠交汇处。据《薛氏族谱》载:永乐十五年丁酉(1471年)进士兵部都事薛谦致仕,居杞县薛楼。明末,薛百山避兵由杞县西薛楼迁此,名村薛庄(今村东部)。据《杨氏族谱》载:明末,杨德新由平岗析居于此,名村杨庄(今村西部),清末,二村并合称今名。属蔡庄村委会,160户,679人,汉族。居薛、杨、曹、史、宋、王6姓。

王四黑:在城西南14.8公里,匡城南3.3公里,西临祁河。明初,王四黑由山西洪洞迁此,村以人名村称王四黑。明属锦翠乡,清属朝郭里,民国属四区长岗,解放初属一区长岗,1958年属长岗公社,1974年属范洼公社,1977年后属匡城公社、乡。150户,680人,汉族。居王、刘、韩、杨、许5姓。1926年12月,中共河南省委派于秀民来睢开展工作,曾住该村。村人王明伦为县红枪会著名首领之一,1926年曾率红枪会攻打军阀牛朋。1927年组织农民武装三千余人以配合北伐进军。武汉《国民日报》予以报道。1932年5月王明伦遭杞县反动分子李朝鉴诱杀。

边庄:在城西南14.8公里,匡城南3.1公里,西临祁河。据《边氏族谱》载:明万历时,边氏由杞县东关外边庄迁此,以姓名村。属王四黑村委会,35户,137人,汉族。居边、王2姓。

虫王庙:在城西南14.5公里,匡城南3.1公里。清康熙时,王峰顶携子太平由王四黑析居于此,村东建庙,祭祀虫王,以庙名村。属王四黑村委会,44户,170人,汉族。居王姓。

石头陈:在城西南14.1公里,匡城南3.2公里,东临英王沟。明初,陈氏由山西洪洞迁此,建庙称陈堂。清初,村东凿井,井旁有石槽,更名为石槽陈,演称今名。属王四黑村委会,22户,99人,汉族。居许、陈、张3姓。1948年睢杞战役时,系支前模范村。

苏岭:在城西南13.2公里,匡城北1.3公里,东临县城---匡城公路。古时,襄邑城西有南北二岭,匡人居南岭,苏氏居北岭,名村苏家岭,1958年简称今名。明属锦翠乡,清属匡墙社,民国属五区榆厢,解放初属八区尚屯,1958年属西陵公社,1977年属匡城公社、乡。苏岭村委会驻地,168户,691人,汉族。居苏、王、周、马、袁、史、张、刘8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