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課堂“問答”的老師,應該知道的基本操作法

青年教師在常態教學中,“對話法”依然為課堂教學的主流方法。

教師運用對話法教學,勢必涉及的兩個問題:如何提問?如何應對學生的回答?我們將這兩個問題簡稱為:如何“提問”與“理答”。

特別是青年教師,無法清晰知道提問的技巧,更對學生回答後如何接招感到茫然。我們一直在尋找一些基本的操作法,讓提出的問題趨於有效,讓應對的方法相對可靠。根據美國學者吉姆·奈特博士的《高效教學:框架、策略與實踐》,我們為青年教師提煉出易於操作的基本方法。

首先:釐清問題的類別。

從形式上來說,課堂提問大概分為開放式問題,封閉式問題;從類型上來說,分為是非型問題和真實型問題;從認知層面上說,有關於知識的問題,關於能力的問題,涉及人生觀世界觀的思想性問題。這些問題,按照布魯姆所提出的六個層面的教育目標來歸屬,即關於知識、理解、應用、評價、分析、綜合。例如,封閉型問題,問在知識層面,思想性問題,問在綜合層面,考量的是綜合素養。

啟發隨即來了。明確了問題的分類之後,青年教師在設計問題時,可以嘗試兼顧與側重並舉的方式。一節課中提出的問題,不應該完全是開放式或者全封閉式的,也不能是簡單的對不對,好不好等是非性問題,更不能動不動就拋出一個問題“巨嬰”,雖然具有探索價值,但當堂無法完成。問題的設計兼顧各類,又根據文本以及教學目標有所側重,合理搭配,這是問題設計的第一步。

其次,提問要有所思“量”。

一節課,要提出多少問題,“量”的控制是有講究的。在《高效教學:框架、策略與實踐》一書中記在學者薩斯坎德做過的專項研究,很有意思。這項研究中,專家向老師提出四個問題。讓其根據過往經驗回覆:1.在三十分鐘的課中,你認為應該問多少個問題?2.有多少個問題是有效的,可取的問題?3.有多少個問題是學生自己可以問的?4.有多少個問題是最合適的?參加測試的老師給出答案:一節課應該提出15個左右的問題比較合適(經過測量發現,老師提出的問題達到了50.6個,遠遠超出了15個)學生可以提出5-6個問題(經過測量,學生自己提出的問題才1.8個,遠遠低於預估的量)

因此,提問的技巧又可以總結出一條:老師提出問題與學生提出問題要適當控量,教師不要成為問題霸主,學生不要成為答題機器。具體執行時,可以參考以下三條:

1.在提出問題之後到下一個問題之間,要留下思考和回答的時間。不要連續追問,也不要用簡單的問題串講。

2.問的形式和思考容量可以設計。有的問題是向所有學生提出的,引發大家思考;有的問題可以簡單舉手示意,口頭快速回答;有的問題適用於個別優等生爭論,思辨,其他同學是分享的;有的問題可能引導出錯誤答案,這是最可貴的,錯誤將引導全體進一步去了解真相。

3.最好有“大問題”領銜。一節課,也可以圍繞一到兩個最適合學習目標達成的“大問題”。這樣一來,問題的設計,就成了確保課堂有效的教學推進器。之後,攜帶小問題,形成問題關聯,課也就串聯起來了。

很抱歉,此外暫時無法給出更為具體的指導,因為問題的設計務必根據教學的需要,教材的特質才有具體的內容。以上3條建議,只能算是基本的問題設計思路。

喜歡課堂“問答”的老師,應該知道的基本操作法

第三,關於回答的應對

青年教師更關心的,是接下來問題:問題提出後,學生予以回答。教師如何應對呢?妙問+妙答,才是我們理想中的課堂。此處,我們也給出3條建議:

1.對學生予以相當的尊重。尊重學生,就是要捍衛其言說的權利。相對同一問題,每個學生的理解層次、知識水平不同,回答道的理性與完美程度自然有差異。但只要是回答,都必須予以尊重。所以,理答最優雅的姿態就是側耳傾聽。學生回答,老師不要插著手冷眼旁觀,面對兒童,你可以拿出超過一百分的熱情,從姿態上讓學生感受到你在傾聽,你很認真對待他的回答。傾聽,傳遞給學生一種友好的信息,也有助於他儘可能地發揮。

2.用激勵繼續思考的方式來鼓勵。從學生個體而言,他能夠參與回答,並用自己的理解來應對,這行為本身就應該得到表揚。即便是錯誤的答案,也為大家提供了參考,也應值得鼓勵。關鍵是鼓勵不要停滯於表揚,要激勵學生繼續思考,觸發超越自我。在《實用想象力》(1953年版)一書中,亞歷克斯·奧斯本提出“集思廣益”。如今也有人譯作頭腦風暴。集思廣益,是一種簡單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一群人就某一特定的主題,紛紛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在集思廣益中要求得好的效果,取決於集思廣益的數量。即想法越多越好;同時來自於對批評的剋制,避免批評,才能無拘無束地說出想法。面對學生的回答,教師要對學生給予正面關注。正面關注,教師就是通過教學,彰顯善行,傳遞一種“要交往”的信息。這如同向學生髮出“情感投標”。

3.教師的作用是努力發現關聯。老師在學生回答時,大腦要處於告訴運轉狀態,試圖發現學生回答的前後間各種關聯,起到串場的作用。這有助於在學生的回答之間形成一種微小的系統。一個問題的幾個答案成為一個小系統,幾個小系統組合成較大的系統,共同建構起整節課的教學系統。每一個小系統都是有價值的,對大系統的問題解決,提供了多元、周全的信息。教師還要控制個體回答的時間。不要無限制地允許學生“一邊想一邊說”或“漫無邊際地拓展”。在《明明白白的影響》一書中,“對話”被視為一種自由和控制之間達到平衡的方式。太多的自由將導致混亂。所以,教師在傾聽學生回答時,尊重的體現還在於面向全體,為了實現教學目標而控制回答問題的整體節奏。例如:給出時間限定;給出限時的提示;打斷後組織其他同學增補;暫停後由其他同學介入回答,之後再找機會請該同學繼續回答等。課堂的教學要有效,教師是不能失職的。

喜歡課堂“問答”的老師,應該知道的基本操作法

其實以上的做法都是“技”的層面,背後支撐的,應該是“道”的力量。具體說,教師應有三個意識:

第一,有兒童意識。教師要充分的認識兒童,提問也好,理答也好,都儘可能站在兒童的立場,以兒童的思考為基礎,適度引導,緩步提升到最近發展區。有人說,小孩學不好,都是因為怕老師,這是有道理的。有兒童意識,就要用兒童的方式提問與回答。問題的設計有兒童話語,回答時給予同伴式的關心。哥特曼認為,建立情感的基本技巧,就是處理好外顯的言行。例如,在提問中,教師的手勢,眼神,給予學生的觸碰等,任何一個簡單表達,都可以傳遞“我想和你建立聯繫”的意思。所以,在提問時,教師和學生不應冷冰冰地對立,應該有所接觸,實施正面關注。

第二,有過程意識。要明確地瞭解問題,知道問題提出的意義以及回答的價值。提問,不在於得到答案,而在於思考的過程。教師可以重視從問題發出,到觀察學生,選擇回答,組織討論,形成結論,整個過程中學習的發生。相信只要有過程意識,就能調整心態,擁抱課堂上一切生成的資源。

第三,有目標意識。提問與回答,可是視為一種特殊的課堂對話。教學中的對話,教師不能迎合學生,取悅學生,更不是為了單純娛樂,而是要達成目標。戴維·伯姆在《論對話》(1996年版)中就告訴我們:對話,就是共同的思考。他從詞源學的角度揭示了“對話”的含義。對話一詞來自希臘語,有“意義”和“通過”的疊加意思。對話,就是人們相互表達和交流意義的一種溝通方式。因此,有效的提問與回答,就要設置一定的目標,讓問題成為困難,用回答迎難而上。妙問與妙答,其實就是通往目標的一塊又一塊的基石。石頭鋪得穩不穩,石頭與石頭之間的聯繫是否得當,是否緊密,這都將決定著踏石前行的人能否走得穩健。因此,最後一個提示:教師要有目標意識,提問與回答都不要放任自流,要主動且充滿智慧地給予明確的引導。教師,應該是具備教學智慧的人,學生才能藉助教學增長智慧。

歡迎關注 ,更多教學方法可點擊專欄獲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