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孩子精神迴歸的港灣,父母千萬不要把家變成了“課堂”!


家是孩子精神迴歸的港灣,父母千萬不要把家變成了“課堂”!

家是孩子精神迴歸的港灣,父母千萬不要把家變成了“課堂”!

現在,很多人都提倡家校共育,那麼這就意味著,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需要共同努力,相互扶持。

雖然,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存在相互的聯繫,但是他們之間並不是完全一樣的。

教育的內容、教育的重點、教育的方法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異。

家是孩子精神迴歸的港灣,父母千萬不要把家變成了“課堂”!

有一次,我在一本書上,看到這樣一個案例:

有一對夫妻,兩個都是高校的教授。他們都來自農村,但通過自己的努力拼搏,都留在了大城市。因此,他們非常希望他們的兒子能像他們一樣,努力、拼搏。

可結果,他們的兒子,就是不如他們的願,不爭氣,成績差。為此,倆夫妻每天憂心忡忡。

為了能讓兒子像他們學生時代一樣,努力學習。他們常常為孩子補課。無論孩子放學回來,還是週末,夫妻倆幾乎輪流值班,不停地向孩子灌輸各種知識,給孩子做各種練習。

於是,家就變成了課堂。

但是,夫妻倆這樣用心,兒子的成績還是提不上去。直到,一次很偶然的機會,改變了夫妻倆對待兒子學習的看法。

那次,兒子學校開聯歡會,兒子表演的節目,是學狗叫。結果,夫妻倆感到很驚訝,沒想到兒子學狗叫學得非常像,跟他生活在一起這麼多年,從來不知道兒子還會這一套。

回到家後,就問兒子。兒子說,每次到農村親戚家去都會聽到雞叫狗叫,仔細聽,發現它們發音都很有特點,就會跟著學,慢慢地就掌握了一些小竅門。

兒子的話令夫妻倆深思:兒子在學習上不上心,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倒是很主動。看來, 對孩子的教育要以興趣為主。濃厚的興趣,是孩子學習的動力。

從那以後,夫妻倆改掉了以往的教育方式,在家裡主要以培養孩子興趣為主。發現孩子愛下圍棋,他就給兒子報了圍棋班。把以前,逼著學的毛筆課給停掉了。

過一段時間,夫妻倆驚奇地發現,兒子不僅在圍棋方面獲得了證書,而且,他的習慣、性格也都發生了變化,學科學習也比以前認真主動了,成績也有所進步。

家是孩子精神迴歸的港灣,父母千萬不要把家變成了“課堂”!

其實,在生活中,像案例中的夫妻一樣的家長,蠻多的。孩子從學校回到家以後,他們關注的不是孩子的興趣、習慣、性格,而更多地關注孩子的成績,老師的評價。

因此,導致了很多孩子叛逆,親子關係很糟糕。

如果,父母能換個看法和思維,或許結果就會大不一樣。

家是孩子精神迴歸的港灣,父母千萬不要把家變成了“課堂”!

家不是教室,不是課堂。家是溫暖的“港灣”,是放鬆的地方,是孩子堅強的後盾。

孩子的天性、興趣,應該在家裡得到大幅度的舒展。

在家裡,孩子需要受相應的規則、規矩教導。但,不需要那麼多條條框框來約束孩子。

營造自由、溫馨的家庭氛圍,比耳提面命、三令五申地教訓,更有助於孩子健康的成長。

家是孩子精神迴歸的港灣,父母千萬不要把家變成了“課堂”!

有一個小女孩,住在大山裡,每天上學都要走幾公里的路。放學回家,還要燒晚飯,做家務。但她的成績一直保持全年第一,在學校,和同學們、老師們相處的也特別好。

班主任特別好奇,想去小女孩子家家訪,瞭解一下她的父母給她提供了怎樣的一個學習環境,讓她的成績如此的優秀。

週末的一個早上,小女孩的班主任帶著其它科的老師,來到的小女孩的家。見到了小女孩的父母,不見不知道,一見嚇一跳。

小女孩的父母都是傻子,除了會呵呵笑,其它一問三不知。老師們,很無奈,只好問正在給雞鴨餵食的小女孩:“你父母這種情況,你每天除了要照顧自己,還要照顧他們,為什麼你的成績還能夠一直保持年級第一?”

小女孩說:“因為,每天我的家裡都充滿了歡聲笑語。”

情緒的好壞,也是影響孩子學習和成績的因素之一。愉快的家庭氛圍本身就是一種教育。

家是孩子精神迴歸的港灣,父母千萬不要把家變成了“課堂”!

那麼,好了,知道家庭氛圍的重要性了,具體父母該怎麼做呢?

1、多多關注孩子的非智力因素

我們很父母總以為孩子的學習好,是靠天賦,是靠智商。這並不是不對,但不是全部。

其實,影響孩子學習的關鍵因素是非智力部分。如,自信、動機、方法、興趣、習慣、情緒、專注力等等。

而這些非智力部分是在家裡,由父母去引導和激發的。

因此,父母平時更應該多關注孩子是否有自信,是否有一個好的學習習慣,是否掌握了高效的學習方法等等。

家是孩子精神迴歸的港灣,父母千萬不要把家變成了“課堂”!

2、多鼓勵

孩子,在學習上和生活中,遇到困難、挫折是不可避免的。父母的鼓勵,無疑能夠讓孩子在無助中,找到了前進的力量。

所以,在家裡,父母要以鼓勵為主。孩子考試,考得不好,在學校,已經被批評過了,或者已經被比較過了,自信心受到過打擊了,他的心裡比誰都難受。

我在《 》的文章中寫到過,人都是要上進的,都希望自己好的。

所以,回到家裡,父母就不要在孩子的“傷口”上撒鹽了。你應該做的是,幫助孩子“療傷”,引導他勇敢面對自己的失利,讓他發現自己的優勢,找到正確的方法,勇往直前。

讓孩子覺得,不管他在外面遇到多大的困難和委屈都沒事,因為,他背後有一個總能給他前進力量的父母。

家是孩子精神迴歸的港灣,父母千萬不要把家變成了“課堂”!

3、多陪伴

陪伴是真愛,你願意花時去陪孩子,說明你是真的愛他。你願意全身心地陪伴孩子,孩子能感覺到自己的重要性。

陪伴能增進親子關係,讓彼此有更多、更深地瞭解。

說到這個,我想,肯定有父母會說:“誰不想陪啊,但是要工作啊,沒有工作哪有錢養家啊。陪了娃,就沒法生活。”

這是很現實的問題,也是大部分父母正在面臨的問題。

但是,我想說的是,

當你真的想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滿腦子想的都是方法;當你不是真的想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滿腦子想得都是藉口和理由。

不是外在的壞竟限制了你,是你限制了你自己。真想解決一個問題,你總能想到辦法。

《 》

家是孩子精神迴歸的港灣,父母千萬不要把家變成了“課堂”!

4、營造學習氛圍

人是環境的產物,一個人做一件事,有時是需要氛圍的。

在家裡,給孩子營造一個學習的氛圍,孩子自然會受這樣的環境影響,而自覺學習。

父母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看書,和孩子一起評價一本書

,和孩子一起討論一本書。

這樣做,不但可以跟孩子養成一個溝通的習慣,還能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體驗到閱讀的樂趣。

與此同時,通過對書中內容的評價和討論,你還能更進一步瞭解孩子的想法,價值觀。發現問題,可以及時疏導和指正。

家是孩子精神迴歸的港灣,父母千萬不要把家變成了“課堂”!

作者:劉樺,一位積極向上、有點兒叛逆、努力修行的80後單親媽媽。同時,也是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研究生、少兒諮詢師、家庭教育高級指導師,專注做以愛為底色的家庭教育、父母課堂;分享養育乾貨、做睿智媽媽、過幸福人生!

如果你有困惑,歡迎隨時私信我,交流有助於解惑!

家是孩子精神迴歸的港灣,父母千萬不要把家變成了“課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