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武帝为何传位给傻太子,做出如此糊涂的事情呢?

司马炎是西晋的开国皇帝,史称晋武帝。晋武帝司马炎,纵横沙场,果敢英武,为晋王朝耗尽了自己的半生心血;但令人费解的是,他最后却将辛苦打下的江山交给一个傻儿子继承,致使宫廷内外血雨腥风,西晋王朝昏暗动荡。那么英明的晋武帝为何做出如此糊涂的事情呢?

从史料看,司马衷的痴愚朝野皆知,司马炎更不可能不知晓。有关专家分析,司马炎之所以要选一个白痴做接班人,大概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晋武帝为何传位给傻太子,做出如此糊涂的事情呢?

第一,坚持嫡长子继承制。司马衷是嫡长子(之前有个哥哥天折),长子继位符合传统儒家思想。废长立幼也不是不可以,但由此引起宫廷内乱、手足相残的例子在历史上比比皆是,况且当时朝中王公贵卿都倾向于立长,因此司马炎不得不“顺从王公卿士之议”。

第二,维持朝廷势力的均衡。首先,司马衷的生母杨皇后一系,是当时的大士族弘农杨氏,而妻族一系,则是贾氏家族,在当时朝中都很有实力,其他人未必竞争得过;其次,让司马衷继位,也就笼络住了两大势力集团,形成政权格局的一个平衡。

晋武帝为何传位给傻太子,做出如此糊涂的事情呢?

第三,父凭子贵。司马衷虽傻,儿子司马却自幼聪慧,一次宫中失火,司马炎登城楼观望,五岁的司马通过去拽住司马炎的衣角,说“暮夜仓猝,宜备非常,不可令照见人主”(通鉴》,司马炎当时就感觉这个孩子很不一般,感叹“此儿当兴吾家”。所以司马炎虽知“太子不才”,然而“恃适明慧,故无废立之心”,坚持让司马衷继位。

最后,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那就是司马衷之所以能顺利继位,和他的生母杨皇后的力挺不无关系。杨皇后姿质美丽,娴于女工”,不但“甚被宠遇”,司马炎还很尊重杨皇后的意见。在给司马衷选太子妃时,“帝欲娶卫瓘女”,杨后则“称贾后有淑德”,“上乃听之”司马炎充实后宫,看上了卞氏女,杨后不同意,“帝乃止”。所以当司马炎“以皇太子不堪奉大统”,和杨皇后商量想换立太子时,杨皇后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杨皇后临死怕司马炎立胡夫人为后,而“虑太子不安”,于是向司马炎推荐了自己的堂妹,目的无非就是想保住司马衷的太子位,司马炎“流涕许之”(以上均见《晋书》),对司马衷的接班做出了承诺。正是杨皇后的力保,才让司马衷的太子位变得稳固,最终得以继承大统。

晋武帝为何传位给傻太子,做出如此糊涂的事情呢?

太熙元年四月,晋武帝司马炎病死,其子司马衷即位,是为晋惠帝。但不过一年,皇后贾南风发动政变,杀死总揽朝政的大臣杨骏;接着又发生了“八王之乱”。建兴四年,刘渊的侄子刘曜攻破长安,俘获末代皇帝司马邺,西晋亡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