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健身機構構築異業聯盟關係的幾個要點


最有利的蛋糕,其實最難吃

與健身機構構築異業聯盟關係的幾個要點


整形美容機構做異業聯盟,起步較早,但成效較為緩慢。異業聯盟興起前身,是醫美自身進行渠道分銷的變體。以美容院、女裝店等兩個網絡前時代的主要對接渠道為起點,到今天網絡科技發展後,百花齊放。中間不少人都走過這條路,但是這條路,走好,頗為艱辛。

從異業形態的理論邏輯上來講,任何女性消費的產品,都可以和“整形美容”產生關係,因為對於我們來說,我們的客戶性別96%為中青年適齡女性,男性顧客不足3%。但是,我們所選擇的異業合作形態,也正因為如此,才在合作中趨向於被動。

其中,以健身館、美容院等近似型業態最為明顯。

大家利潤點有很強的相似性,美容院之前違規擴列操作,為自身拉攏到巨大流量,但由於操作明顯超綱,引來了一輪國家的強勢打壓,導致美容院的生活美容、科技美容與醫院對流水的需求量非常對口,但也造成了競爭加劇。

由於大家對長效利益的短視,以及職業經理人對業績流水的盲目擴張需求,導致醫美機構面向生美企業傳達長久合作優勢的概念,從技術層面上產生了缺失。加之很多生美機構,自身仍然採用小作坊式整形作業,導致他們在合作中趨向以高利潤反向驅動整形醫院。

而健身行業,則稍顯不同。


健身與瘦身,如何分辨蛋糕與毒藥?

與健身機構構築異業聯盟關係的幾個要點


人們選擇健身,大抵是處於三個目的。

從整形美容的角度來看健身,其一,當然是為了減肥塑美,其中,肥胖者希望解除健身減肥,是龐大的減肥大軍中一股重要力量,故而每到歲末年初,總見到些許發單的人員,四處找尋我這種死胖子搭訕。

其二,是希望自己局部得到外形的改善,例如男子鍛鍊器械,是為了讓肱二頭肌看上去如同明星,還有一些人,對腹部的肌肉塑形,有著偏執般的怨念,總是希望自己恨不得一夜之間有永久6塊腹肌。

其三,就是非常篤信健身,相信健身能為自己帶來健康和生命力。

而對於整形行業來說,前兩點洽洽都是整形能為人們帶來的改變,所以,整形和健身的天然親緣關係形成。

但不少從業人員抱怨,整形和健身似乎也因此成了冤家。首先,健身房擔心整形醫院的吸脂、中藥減肥項目,搶走了自己的顧客,他們認為,顧客一旦做了整形,似乎就會告別健身。

而部分整形醫院也很無奈,我沒有想搶走你的客戶,只是幫你快點實現顧客的願望,從而加速建立融洽的客情與中顧客忠誠度,實際上,有很多的胖子,就算不到整形醫院吸脂,他們家裡也堆著厚厚的一摞健身卡,束之高閣呀。

這個問題出在哪?

利益點:要從利他的方向去考慮

與健身機構構築異業聯盟關係的幾個要點


問題肯定出自我們。因為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態度。首先,整形醫院的市場經理一定要描述清楚,醫院的宗旨,是幫助健身房去維護顧客,我們不是來搶流量,而是在做鎖客,幫你們鎖客。

顧客做了吸脂,買了中醫,並不會影響他到健身房的頻率。一個人喜歡擼鐵,和一個人喜歡愛美之間,沒有任何衝突的環節和必要。

其次,整形和健身相結合,可以消弭健身帶來的不利影響,可以舉肉毒素為例子。

瘦腿針,以幫助健身者解決“如果腿越練越粗,還要不要練”,而且,肉毒素還可以預防肩頸勞損,作為鍛鍊負影響的祛除藥劑來使用。

宗旨,做所有異業聯盟的基礎,就是我們的市場人員在出門談及這些問題的時候,一定要站在為地方“拓鎖維留”的方向上,介紹但不完全介紹我們的產品與其的必然關聯性,畢竟在這個後疫情時刻,多一次共贏的機會,就是一分生的保障。

要聯盟,那就是生死相依!現在,我們各個行業要跨行報團取暖,爭取實現最大的利益,在提升自己我競爭能力的同時,為其他行業提供更多的扶助機會,大家共商、共創、共享、共贏!為開創新型的跨網跨界新零售服務業態積極做出適合於自身商業模式的嘗試,以全新的商業建模思想來改良自身傳統營銷匯中的弊病與誤區,也唯有此,才能在日新月異的商業生態變革中,真正實現一套理論指導不同模式下的商務實踐,立潮頭,而不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