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利虎散文詩歌:承縣話詩——走進文學(二)


秦利虎散文詩歌:承縣話詩——走進文學(二)

雙龍湖夜泳

(一)月夜泳

酷夏起伏風,

雙龍湖水清。

星稀明月夜,

乘興邀友泳。


(二)夏夜泳

雲遮月色夜濃,

游泳避暑雙龍。

動時浪濤拍岸,

靜立荷葉亭亭。

嬉戲水中游魚,

指數天上星星。

最是岸上情侶,

雙雙對對呢噥。


(三)秋夜泳

秋高氣爽星星稀,

涼風習習寒蟲啼。

百草無心變色彩,

路上行人著長衣。

夜泳來到雙龍湖,

暖水圍我浪搏擊。

驚醒鴛鴦巫山夢,

攪亂游魚夜難息。

北望古城燈火明,

似聽大戰炮聲急。

運河航道千帆競,

吾輩秋泳強身體。

(四)夜泳雙龍湖遐想

夏秋相交

酷熱難熬

邀上好友

踏著夕陽

到雙龍湖溼地游泳

溼地是地球之腎

水是生命之源

她孕育眾生

她把萬物包容

置身於清涼的運河水中

所有的煩悶與苦惱被河水帶走

只留下心靈的暢快與寧靜

在雙龍湖上行走

聽百鳥琴瑟和鳴

在運河水中嬉戲

看雪白浪花

像白兔在水面上追逐

在滔滔河水中

伴著歡快的音樂起舞

星星數著游泳的速度

拂面的晚風和皎潔的月光

記下美好的身影

人生苦短

要好好體驗

冬天去爬黃邱高山

夏天去遊京杭運河

春天去祥和莊園看花

秋天走在濤溝橋的稻田間

去感受最美的事物與風景

去給自己放放假

也給心靈充充電

永遠精力充沛

永遠熱愛生活

願我們健康成長

生活在幸福的臺兒莊

泉 城

夏暑到泉城

複檢為防病

等醫我有閒

濟南遊學研

搖船大明湖

尋祖五龍潭

省市博物館

歷史輝煌展

曲水芙蓉街

美食口水涎

來到英雄山

鮮花祭烈賢

身為作協人

牢記好初心

泉城領獎

高鐵到泉城

領獎臺上登

《香山槐花》篇

人氣獎項第一名

講好山東故事

妙筆生花繼續


大走了

九十六歲的大走了。

給我們生命,給我們靈魂的大走了。

天天關愛、時時牽掛我們的大走了。

大走了,我們心中的天塌了。

大走了,我們生命裡的擎天柱倒了。

大走了,我們的情感碎了。

大走了,我們的眼淚流乾了。

大走了,我們的嗓子哭啞了。

大走了,我們根上的家沒了。

大走了,走在五月榴花紅似火的季節,榴花是天地獻給大的鮮花。

大走了,走在麥子收割的季節,普天的麥子是天地獻給大的糧倉。

大走了,走在感恩父親的節日裡。

大走了,大的高大,固定在他一生奔忙的身影裡,固定在他呼兒喚孫的笑語中,固定在子孫後代的心中,固定在豐收的糧倉裡,固定在五月的榴花上,固定在閏年閏月的百歲裡。

大很正直,一步一個腳印,不走斜路,不偏心眼。

大很堅強,鬼子、國軍、土匪的兵荒馬亂沒嚇退他,缺衣少食的日子沒難住他。

大很孝敬,侍奉年邁的爺爺奶奶,侍候生病的母親,參加五五年續譜,引領族人熱愛家族事業,敬仰祖先。

大很善良,扶貧濟困,捨己為人,樂於助人,一生尊敬師長、親戚、鄰居、同事。

大很勤勞,起早貪黑從不閒,吃苦受累從不怨。

大很偉大,他省吃儉用供我們兄妹六人去上學。教育我們做正人、好人、對社會有用的人。勤讀書,讀好書;“凍死迎風站,餓死不低頭”;“人行好事,莫問前程”;社會主義好,社會主義人民地位高;南北燒香,不如在家孝敬爹孃……”大的教育,在我們幼小心靈裡奠定了真、善、美。大是平凡的,大又是偉大的。

好根育好苗,我們兄妹六人,都有了工作,有了家,有了後代。如今是兒孫滿堂,成為百口之家。

大,!您放心地走吧!

看,多少賢達、親友來為您送行!

看,秦家七世同堂為您瞌頭送行!

看,豐收的麥子向您招手!

看,滿山的石榴花為您開放!

看,天堂裡的母親在歡迎您:來吧!不要再為兒女們牽掛,兒孫自有兒孫福!


碑(百)橋 百姓

清朝乾隆年間,連降暴雨,嶧縣運河兩岸一片汪洋,洪水淹沒田廬,莊稼棵粒無收,百姓捱餓,苦不堪言。

嶧縣張知縣,連連奏摺,上報災情,封封石沉大海,杳無音訊。災情越來越嚴重,草根樹皮全吃淨。張知縣募捐搭粥棚,維持月餘救眾生。眼看籌款己花完,急壞張知縣。

大堂上,張知縣想著災民無粥濟,座椅似針氈,人如螞蟻熱鍋煎。正在無計施,忽聽聖旨到。知縣心中樂開花,定是皇帝接縣報,賑災錢糧快發到。感恩朝廷救命錢,地方災民有救了。

張知縣急忙迎到縣衙大門外,整整衣冠忙跪下,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欽差大臣清清嗓子來把聖旨念:“上天承運,皇帝詔曰,朕登大寶,恩披九州。為察民情,明春沿京杭運河,江南一遊。兩岸州縣,道路橋樑,該修則修,該建則建,務必保暢通。所用款項,地方自籌,工程浩大者,奏報朝廷,予以補助……欽此”

張知縣接聖旨,如同五雷轟頭頂。百姓受天災,生死懸一線。吾皇啊!吾皇!我的奏摺你看了還是沒看,救災如救火,沒有救命錢,哪裡來錢修橋又修路。張知縣越想越難過,失聲痛哭淚連連。我這當的什麼父母官,眼看百姓餓死在眼前,還要出官(公)差。我用什麼來修路,我用什麼來修橋;我用什麼救百姓,我用什麼來救百姓命。想到命,張知縣,一計生,用我自己命,來換百姓命。

張知縣伏案寫奏摺,“為迎吾皇南巡,本縣急需皇銀,修建一百一孔橋……”他來了個假借修橋,欺騙皇銀,救命百姓。

春暖花開又一年。乾隆帝座龍船,順著京杭運河到嶧縣,他微服私訪上了岸。看到一孔“羅鍋橋”,大橋孔兩端連著兩孔小耳橋。橋上,牛車、驢車、獨輪車,你追我趕;挑擔的、揹包的、步行人,你來我往。橋頭豎塊“萬民碑”,上書:“嶧縣運河兩岸遭水淹,田地家園洪水卷,萬人捱餓大災年。朝廷撥來賑災銀子五十萬。若無朝廷救命錢,嶧縣運河兩岸百姓死大半。朝廷救災民再生,吾皇恩情比山重。

乾隆帝看罷心犯難,久座金鑾殿,不知嶧縣運河兩岸受水淹,也沒撥過賑災錢。是誰替我恩澤撒,我要細問找根源。

乾隆帝見一老婦喊大嫂:“你們嶧縣運河兩岸遭大水,誰把賑災銀子發,我怎麼不知道。”老婦說:“你一定是個外鄉人,當然不知道。去年我們受水淹,縣太爺村村來發救災糧,幫助我們度災荒。要不是朝廷下撥災銀五十萬,我老婆子早就去陰間。”

龍船停靠萬年閘,乾隆御見地方官。張知縣五花大綁上龍船,跪倒地上喊萬歲。罪臣欺君罔上該死罪,騙取皇銀救災民。一碑(百)一孔橋,一孔橋通路也通,餘錢購糧賑百姓。我用一命換眾生,雖死也猶榮。

乾隆揮筆寫御書:“碑(百)橋救百姓,有罪官也升”。

至今民間有流傳,大清有個張知縣。乾隆盛世太平年,官場報喜把功添。不報憂愁官不煩,受災奏摺難上傳。眼看災民餓死無糧救,修橋一碑(百)單一孔,騙取皇銀救眾生。百姓感恩張青天,傳唱“碑(百)橋 百姓”贊清官。

自由職業者來到新階聯

不愁吃、不愁喝

一部智能手機、一輛車

周遊列國

畫畫寫寫

自由職業也快樂

自由職業也快樂

我想找組織,我想有個家

自由職業沒有家,我的心裡怕

自由職業太自由,自由太多出紕漏,自由太多出紕漏

2018年12月4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個憲法日

在中共嶧城區委統戰部的領導下

嶧城區成立新階聯

我是新階聯會員

自由職業者有了家

家裡兄弟姐妹多

大家一起學政治、學文化、自身素質提高啦

進社區、進鄉村、進學校、走進福利院

有活動、有活力

獻愛心,做公益

服務他人有意義

烈士陵園去掃墓

接受愛國主義再教育

接受愛國主義再教育

2019年12月4日國家第六個憲法日

嶧城區新階聯一週歲

今天還是嶧城區新階聯自由職業 同心薈誕辰日

在這莊嚴日、週歲日、誕辰日

我宣誓、我行動

跟上統戰部,愛國愛進步

圍繞新階聯,畫好同心圓

永遠跟黨走,共築中國夢

永遠跟黨走,共築中國夢


我有一個家

我有一個家

一個讓我牽腸掛肚的家

父母老

孩子小

春節來到了

家家貼春聯

戶戶購年貨

毒品害了我

我住戒毒所

我有一個家

一個讓我牽腸掛肚的家

家中爸媽己白髮

過年淚婆娑

盼兒戒掉毒

早日回家孝爸媽

我有一個家

一個讓我牽腸掛肚的家

嬌兒手拉媽(爸)

哭喊想爸爸(媽媽)

就要過年了

我昐爸爸(媽媽)快回家

看看我的成績單

團圓吃好年夜飯


致敬劉永琦

嶧城新階層

同心戰疫情

整車消毒液

出魯起征程

致敬劉永琦

負重向鄂行


自我隔離

宅在家

不外出

看看書

寫寫字

自我隔離自防疫

不出門

不亂竄

不走親朋

不聚餐

不給社會來添亂

不給政府添麻煩

咱為防疫做貢獻

宅在家

練廚藝

全家高興吃好的

一把屎一把尿

父母養我累彎腰

自我隔離不忙啦

我陪父母說說話

我給父母捶捶背

宅在家

陪陪娃

娃娃問我一句話

爸爸(媽媽)時間去那了

自我隔離我在家

陪陪娃娃做遊戲

輔導娃娃來學習

娃娃學出好成績

宅在家

學文化

寫點小說和散文

咱也學做文化人

宅在家

學專業

你幹啥

就學啥

乘這機會充充電

助你成功掙大錢

全國上下一盤棋

聽從號召防好疫


居家隔離

新型冠狀病毒生

相互傳染要人命

醫療專家提醒咱

居家隔離防疫情

一年一度大春運

各省各市疫情生

防止毒疫大擴散

不出家門不聚餐

居家隔離有時間

一覺睡到自然醒

全家動員搞衛生

牆角旮旯掃一掃

沙發床下清一清

咱把小家整乾淨

細菌病毒不滋生

居家隔離防染病

居家隔離有時間

大師廚藝不一般

雞魚肉蛋要煮熟

海鮮生食有病毒

多吃雜糧和蔬菜

素食有益沒有害

不要貪婪吃野味

免得親鄰受連累

葷素搭配營養好

一日三餐八分飽

可口飯菜吃得香

身體健康免疫強

居家隔離有時間

書房雖小天地寬

古今名著任我翻

心與方家交朋友

神與哲人來握手

讀到會心文思動

泉湧擊鍵開夜燈

讚美一線戰疫情

真言直抒真英雄

湖北武漢疫情重

中央發出號召令

三軍將士打先鋒

除夕之夜降江城

八十高齡鍾南山

殲疫衝鋒第一線

帶領醫療專家組

科研攻關找疫源

病毒不能再擴散

決然封鎖大武漢

各地組織醫療隊

白衣天使逆向行

克強總理坐武漢

深入疫區做調研

精準施策解困難

牢記使命在心間

人民生命大於天

各級政府共參戰

整體管控保平安

全國人民心相連

一家有難八家援

捐款捐物多貢獻

齊心協力戰疫險

人民抗疫有力量

萬眾一心緊跟黨

眾志成城來防控

阻斷疫魔在眼前

堅決打贏防疫戰


隔 離

隔離不出門

靜心做筆耕

擊鍵電腦前

文思如泉湧

耕讀上半生

走進故事中

白衣逆行者

譜寫英雄歌


嶧縣星火

巍巍抱犢崮

滔滔大運河

二十年代老嶧縣

軍閥拉鋸戰

列強分資源

北洋腐敗官

百姓缺吃穿

工農要反抗

嶧縣來了共產黨

建了支部和工會

書記名叫紀子瑞

工會主席張福林

帶頭歡迎北伐軍

蔣汪聯手反革命

嶧縣黨人遭血腥

郭子化到嶧縣

開設藥店聯絡站

成立特委蘇魯豫皖

領導周邊二十縣

黨的組織都建全

特委進駐抱犢崮

北莊建起黨支部

黃邱棠陰石頭樓

遍撒火種到心頭

郭子化到延安

林伯渠來接見

特委中央存檔案

郭子化在延安

參加蘇區黨代會

總結白區鬥爭好經驗

百萬群眾緊跟黨

強化民族統戰線

革命進入新階段

事變盧溝橋

囚蔣在西安

新編八路新四軍

日寇犯嶧縣

成立嶧縣委

紀華撐起天

工抗 婦救 農救會

抗敵後援 兒童團

抗宣 民先 義勇隊

嶧臨郯費四邊聯

民眾抗日總動員

郭子化籌辦青抗班


李宗仁大運作

依託屏障大運河

暮春血戰臺兒莊

挖公路 斷鐵路

切斷敵人運輸線

炸燬泥溝彈藥庫

送情報 送彈藥

送軍糧 抬傷員

國共合作結碩果

臺兒莊抗戰鑄大捷

一一五師到嶧縣

抱犢崮山區紮營盤

毛主席發來指示電

大放縣長和區長

可能條件放專員

成立政府在王灣


縣長潘振武

喝小米 吃山芋

睡杆草 鋪地鋪

發展壯大我隊伍

鐵道大隊得組建

開炭場 打洋行

扒火車 炸橋樑

微山湖 鐵道線

打的鬼子魂飛散

組建運支和嶧支

黃邱山套文峰山

賈汪礦 棗莊窯

鬼子頭上敢跳舞

鏖戰幾百次

魯南蘇北喪敵膽

戰淮海 強渡江

南下急 精英選

紅旗插上舟山島

嶧縣星火燃江南

革命傳統是瑰寶

世世代代要記牢

(依據中共棗莊黨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